宋朝先后爆发过数百次起义,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宋徽宗时期的宋江和方腊两次农民起义。
北宋末年,蔡京等奸臣当道,宋徽宗耽于玩弄书画,不理朝政。
在《水浒传》中,黑暗的朝代逼着一个个好汉走向了梁山,落地为寇。
真实历史中,也差不多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北宋朝廷对外唯唯诺诺,献上白银,对内极力压迫,增加赋税,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能够多收点税,朝廷规定梁山泊都是自己的,但凡是要去里面都要收税,不管是打渔还是种植。
当时梁山泊附近的渔民和农民对于朝廷的压迫非常不满,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因此,才会爆发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
他们最初的根据地确实是梁山泊,但是由于这地方太小,大概八百里左右,没法长期发展。
因此,这伙人去往山东等地各处流动打游击。
方腊的农民起义爆发原因也是朝廷的压迫,但是就方腊本人来讲,他是做生意的,家中有漆圆,不至于活不下去,只是对于官府的压迫不甘心罢了。
方腊比宋江的梦想更大,宋江可能只想活下去,最终的土匪数量大约一万人左右,小头领有三十六个,而方腊却想要当皇帝。
《水浒传》中,宋江部下在投降前已经到达十万人,一百单八将非常有名。
真实历史上,方腊的起义军有三十多万人,大部分是农民。
方腊是利用教会进行洗脑宣传,涉及了很多鬼神之说,通过演讲让受到剥削压迫的人们能够站起来反抗,因而号召了很多人。
方腊起义的名义是苏州那位为了给宋徽宗献上奇异花石而不断压迫百姓的朱勔。
宋江的农民起义军造成的影响较小,朝廷一直都不太重视,刚开始只有当地的军队对付宋江,使得宋江及其属下一直未被战败。
后来朝廷派来了海州知府张叔夜来对付宋江,张叔夜先进行谋划了一番,打算设计诱之。
张叔夜靠张贴榜文,悬赏剿匪“拿宋江者,赏钱万贯”,而征收了一千名不怕死的壮士。
随后,便在海州岸上派出一小波士兵进行引诱,而那一千名壮士则提前埋伏好。
果然,宋江等人中计,在坐船的时候看到这波士兵,便打算劫掠些船只钱财,好去远处躲藏。
此时宋江已经知道张叔夜要派人对付他,他也害怕被剿灭,才想着最后干一票提前跑路。
没想到,反倒中了埋伏,最终只好投降。
而方腊的起义有一定的天时地利在,他起义的前两个月,由于地方官员怕惹事,都没有上报给皇帝知晓。
导致规模扩大后,朝廷才知道,可是朝廷仅仅用了一个月,就组织了浩浩荡荡的十五万禁军前来镇压起义军。
这时候的方腊已经占领江南多座城市,但凡是方腊起义军抓住的官员,都会被狠狠的折磨,将内脏取出、万箭穿心、剥下皮肉等等刑罚。
他们抢掠财物和妇女,杀人放火,做了很多坏事,影响重大,北宋朝廷才不得不重视。
北宋禁军武器装备充足,再加上军事素质较强,最终剿灭了起义军,首领方腊被俘。
《水浒传》中说,是宋江打败了方腊,其实,宋江的起义军能力没有那么强,不然也不至于让一千人给打败了。
宋江的起义发生了在宣和元年,于宣和三年二月投降。
方腊的起义爆发在宣和二年,于宣和三年四月被俘,八月被处决。
先不说宋朝廷能否信任宋江这个刚投降的匪徒,即便是像小说中描述,为了以毒攻毒对付方腊,在时间上已然是来不及。
因为在宋江投降的时候,方腊部队已经被打得节节败退。
就算宋江投降后立刻率军赶去对付方腊,也不可能起到主要作用。
因此,打败方腊的这个功劳不能安到宋江头上,宋江的起义规模也无法和方腊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