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权利没有皇帝大,他凭什么敢逼李渊退位?李渊:打不过

李世民权利没有皇帝大,他凭什么敢逼李渊退位?李渊:打不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余小斌 访问量:3498 更新时间:2024/2/24 9:29:00

两虎相争,必有一死

李世民帮助李渊打下天下以后,李渊的一个操作让李世民目瞪口呆。

李世民原本帮老爹打仗天经地义,在他眼里这也是在给自己铺路,父子俩达成协议以后,李渊承诺:

如果将来我坐上皇位,就封你为太子。

因为这句话,李世民更加不要命地南征北战,为李渊出谋划策,很快隋朝被反,李渊建立了唐王朝,坐上了皇位。

此时的李世民还满心欢喜地等待自己被立为太子,但他做梦也没想到,李渊竟然单方面毁约,转眼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这个操作让李世民十分不爽,随即便预谋布下天罗地网,先射杀太子,再逼迫老爹退位。

而作为皇帝的李渊,在知道儿子此举以后,竟然也没有反抗,乖乖退位让贤了。

当时的李世民作为秦王,权利肯定是没有皇帝大的,那么他凭什么敢逼迫皇帝退位呢?李渊又为何没有反抗呢?

关于李渊为什么舍弃李世民,转眼立了李建成为太子,后世学者做了这么几个推测:

首先唐朝的兵权几乎都握在李世民的手中,倘若再立他为太子,那么用不了多久,李渊就会彻底无法掌控他。

但是李建成就不一样了,李建成功勋较小,朝中势力也稍弱,他的手中既没有政权也没有兵权,自然好掌控。

当然了,这个可能性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此时的李渊已经开始忌惮李世民了。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推测:

在《资治通鉴》中,李建成的形象是胸无城府、贪恋女色之人,李渊常常想让李世民取代太子之位,所以李建成心中不安,与弟弟李元吉合谋陷害李世民。

然而在这其中,李建成的形象争议比较大,有学者认为,太子李建成跟随李渊南征北战,在唐朝的开创过程中功不可没,能力并不比李世民差。

李渊本着立嫡立长的原则,就选了李建成为太子,也就是说李建成既然能被立为太子,就说明他也有足够的能力。

当然了,李建成的形象究竟有没有被篡改我们不做讨论,总之李渊没有遵守承诺是真,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嫌隙开始了。

我们知道,此时的兵权牢牢把握在李世民的手中,再加上当初起义的时候,很多兵马也是出自李世民之手,所以他在朝中的势力不可小觑。

这就导致朝堂的势力逐渐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帮派,并且李世民的地位逐渐开始威胁到李建成。

要说为什么最后李建成败于李世民之手,其实就一个原因,他相比起这个二弟来说,心太软了。

当初有人给李建成献策除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优柔寡断,他犹豫了良久都没有下手,这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

平心而论,此时的李建成还没有看清局势,他与李世民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他对李世民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果然,没过多久李世民下手了,他精心准备了良久,成败在此一举。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先是杀了亲哥亲弟,又逼迫李渊退位,最终坐上了皇帝宝座。

太子被杀,高祖拍手叫好

我们来看一下玄武门事变的经过,在这其中看似轻松的成功,其实已经展现了李世民不可低估的能力。

昔日太子与秦王争斗的过程中,三弟李元吉也倒向了太子。

6月29日这天,太白金星突然在白天出现,并且位于正南方午位,这是要“变天”的征兆,说明天下恐怕要易主了。

李世民将一众幕僚都召集到自己的府中,开始商讨事宜,此时李世民的幕僚中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恭等人。

根据《新唐书》中的记载,事变之前,幕僚们曾数次劝谏李世民除掉太子,但是李世民却屡屡不忍,认为“骨肉相残,罪恶至极”。

后来在众幕僚的劝谏下,表示兵马早已集结完毕,此时正是大吉,起事已经刻不容缓,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终于决定出兵。

3日之后,李世民率领众将在玄武门设下埋伏,静静等待着李建成的到来。

这天李建成与李元吉同往常一样上朝,正骑马走过玄武门。

然而,李建成刚刚踏入门口,顿觉气氛不对劲,随即大喝一声就掉头逃跑,此时的李世民哪能让他跑呢?于是骑着马边追边喊。

李元吉慌乱之下回头朝李世民射箭,但是奈何几次都没能射中,随后李世民搭弓指向李建成,一箭就将他穿心,李建成当场就没了气息。

在混乱中,李元吉也没能逃脱,最终跟随李建成命丧黄泉。

李世民成功以后,大摇大摆地进了皇宫,尉迟恭扮作侍卫跟随在李世民身后,只见此时的高祖李渊正在池中悠闲地划船,

李渊看到李世民的模样顿时大惊,忙问发生了何事,李世民说道:“太子与齐王作乱,我已经将他们就地正法了。”

李渊听到这话心思百转千回,随即大声叫好。

尉迟恭表示:太子祸乱,秦王将其诛杀,可谓功盖宇宙,如果将秦王立为太子,那天下就再也没有祸事了。

李渊忙点头道:“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

就这样,李渊当即就让人颁布敕令重立太子,并且一再表示早就怀疑自己之前的决定,李世民跪在李渊面前一顿痛哭,算是抒发了一直以来的“委屈”。

假如我们细细分析玄武门事变不难看出,李世民已经从上到下彻底渗透了皇宫,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知道,玄武门的守卫都是禁军,禁军的权利可不是由李世民掌控的,他们只听命于皇上,李世民能够在此地设下重重埋伏,可见禁军早已被买通。

随后大摇大摆地走入皇宫,竟无一人阻拦,甚至李渊明知李世民早已有野心,在他射杀亲兄弟以后,竟然也默许了这一行为。

李渊为什么这么怂呢?归根结底就一个原因,他打不过!

一代战神,从无败绩

李世民的能力与势力都是相当恐怖的存在,这从他为李渊打天下的时候就不难看出了。

隋朝末年时期,因为百姓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所以各地掀起了数场起义,而李渊只是其中的一支。

当时陇西还有一支队伍,领导者叫做薛举,薛举的势力与唐朝并不相上下,在唐王朝刚刚建立没多久,薛举就趁机进犯了。

此时的李渊就派出李世民前去迎战,李世民连连告捷,一举攻下整个陇西, 陇西打下以后,北面刘武周又来进犯,李世民又一举拿下山西。

这还没完,随着李世民一点一点地收复各地势力,唐朝区域不断壮大,他手中的兵力也在逐渐加强。

在这之后,李世民又开始攻打洛阳,洛阳被一步步拿下以后,开始与山东地区的窦建德联手对抗李世民。

此时对方的兵力有十万,但是李世民手中只有三千五百的精锐。

他兵分两路,先将洛阳围困,随后亲自生擒窦建德,北方的割据势力进一步笼络,李世民一战成名。

这个这个消息传回长安的时候,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轰动了,要知道,这几个地方的割据势力都是最强壮的,甚至在这之前,李渊曾亲自出征窦建德都没能将其击败。

李世民成为了百姓心中的战神,他从未有过败绩,堪称枭雄。

要说李世民是如何敢逼迫李渊退位的,这还要从李渊册封他为天策上将开始说。

李世民一举收拢北方势力,他的功绩已经大到不能再大了,不过遗憾的是,他依旧只是秦王,论职位,永远在太子之下。

李渊为了奖赏这个二儿子,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天策上将”的职位。

这个职位不可小觑,它不仅有独自开府的权利,还拥有自主招募官员的权利,而除了天策上将之外,能拥有这个权利的就只有皇帝与太子了!

此外,李世民不仅是三公之一,更是众王之首,同时还身兼尚书令、凉州总管、左武侯大将等职位。

这些职位全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中牢牢掌握着军权,可以随意调动唐朝的大军,再加上后来收复了北方势力,更是管辖了整个北方地区。

可以说,虽说名义上有天子压着,伦理上有父皇压着,但是平心而论,实则大唐大部分的权利都在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能成为赢家还有最后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足够狠心。

李渊对于这个儿子的脾性也是心知肚明,他敢杀哥哥就敢杀老子,最重要的是现在军权都在李世民的手中。

如今李世民要的不过是“名正言顺”,反正太子已死,事情已成定局,自己与其做无用的反抗,还不如顺势而为,保住性命才重要。

此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太子监国短短2个月的时间,就立即登上皇位,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可以说,李世民身上的权利,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李建成虽然是太子,也曾是帮助李渊打天下的参与者之一,但是他的能力比起李世民远远不及。

李世民对于皇位,早已是志在必得。

标签: 李渊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伍先生话史V标签:李渊

    李世民已经走在谋反的道路上了,还有什么好怕的!李世民想当皇帝,必须完成两年事一,干掉太子李建成,二,李渊让位。李渊会主动让位吗?想都别想!正常情况下,历史上哪个皇帝是主动让出皇位的?不都是驾崩之后太子才能登基吗?所以李世民只能用暴力手段!李世民已经无法回头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

  • 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晚年生活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李渊

    导语: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晚年生活得如何?在历史上,一般都是在皇帝驾崩后,才会有人来继承皇位的,但在历史上,也有被迫退位的皇帝,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唐高祖了。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其在位期间稳定中原,进取天下,任用贤臣猛将,逐步统一江山,正在奋发图强,君临天下,做一个好皇帝之时,却发

  • 他是李渊女婿,有勇有谋,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却深得李世民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控标签:李渊

    收到李渊即将起兵造反的密信,柴绍没有惊慌,反而有一丝窃喜。那是隋朝大业十三年的四月份。柴绍和妻子李夫人商议后,为了不引起朝廷怀疑,决定自己快马加鞭赶往晋阳,李夫人则继续留在长安。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他传檄天下,说自己率领的3万大军是“义兵”,目的是帮助隋炀帝清除叛军,维护天下安定。柴绍就

  • 李渊真的想过杀掉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李渊

    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家政权内没有真情可言。若是真有这么残酷,不晓得那些王公贵族的一生应该是多么的小心翼翼,无自由可言。但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只要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主人公,任谁都没有发言权。若为父子,儿子夺了老子的皇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隋唐英雄演绎历史兴衰成败,李渊李世民父子在这一段历史上打上了一

  • 李渊退位后生下30多个孩子,李世民头疼不已,武则天仅用一招解决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李渊

    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退位后的生活,却让人感到惊讶。他在退位后的十年里,竟然生下了30多个孩子,这让他的儿子,李世民,感到非常头疼。然而,武则天,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却用一狠招,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滋润。他深居简出,不再干预政事

  • 玄武门兵变之后李渊退位,是李世民兵谏逼迫,还是李渊无奈隐忍?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李渊

    秦王李世民虽然在大唐建国上立功颇多,但威望实力比之老爹唐高祖李渊还有不如,为何敢逼迫父皇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呢?主要原因有三个:1、“玄武门之变”后,太穆皇后窦氏所出嫡子只剩李世民一人,也是唯一的最理想的大唐帝国继承人。2、李世民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立即派遣手下大将尉迟恭带兵入宫,表面是保

  • 都是儿子谋权篡位,李世民能逼李渊退位,为何朱棣没逼朱元璋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李渊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的明君圣主出现过。这些明君圣主中,有一些是通过自己打天下得来的皇位比如刘邦和朱元璋。有一些是靠谋权篡位得到了他人的天下坐上了龙椅,诸如赵匡胤,石敬瑭等。还有一些皇帝是通过谋取自己人的天下来登上权力的高峰,这其中就有杨广,李世民和朱棣。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李世民与朱棣两个人!两个

  • 自古皇家多无情,兄弟争权夺利很正常,李渊这个道理都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李渊

    自古皇家多无情,感觉挺悲催的,但也容易理解。古代毕竟就是封建王朝,成为了皇帝代表什么谁都清楚。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兄弟间的情谊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所以,围绕着太子这个位置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就连大清一代明主康熙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还爆发了九子夺嫡。可见,这在古代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大唐从李渊起兵开始就

  • 玄武门之变,李渊不处罚李世民,最大原因是只剩下一个嫡子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科霖标签:李渊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政变,发生在626年7月2日,由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发动,杀死了他的两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夺得了皇位的继承权。李渊为什么没有处罚李世民,而是立他为太子,后来又禅让给他呢?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和看法,但是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李渊已经无力回天。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控制了军队

  • 李渊被离职后干啥去了?李渊晚年生活是否如意?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李渊

    在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唐砖之中,李世民为了让李渊晚年顺心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云烨用麻将讨得太上皇的欢心。而在电视剧之中,李渊对李世民的政绩是肯定的,晚年在深宫之中看看美女打打麻将,偶尔提点一下李世民帝王之道,算是十分逍遥。而历史上的李渊晚年过得如何呢?李渊退位之后搬出了皇宫,搬到了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