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原起兵时候,李渊只有三万人,为什么李渊能够一统天下呢?

太原起兵时候,李渊只有三万人,为什么李渊能够一统天下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雨说史 访问量:4983 更新时间:2023/12/15 14:28:16

就因为战略战术的正确。

战略上,李渊采取先集中力量夺取长安,巩固关中。然后交好关东群雄,甚至不惜在书信中称瓦岗军李密为兄。然后坐视关东群雄争霸,自己只是埋头清扫关西,积蓄实力。

战术上他家出了个李世民,总能打胜仗,所以就算三万人开局,只要每战皆胜,兵力自然越打越多,最后就成了三十万,甚至百万众。

实际上,如果真有正规战兵三万,在真实古代战争中已经是一支了不得的力量。

先讲兵力,那么李渊起兵时究竟有多少兵马呢?

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拥有太原兵马调度权力,但并不能真正完全掌握太原地区所有隋军正规军兵马的!

因为隋军驻太原地区兵力,分散掌握在副留守,及各郡县府兵鹰扬府校尉间。而李渊起兵前,他自己能直接掌握调动,直属于留守府军队,兵力不过一二千。

李渊起兵的契机:

首先始于太原治下的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反叛,这给了李渊借讨伐叛乱为名,公开招兵买马的机会。才得于大规模招慕新兵,勉强凑齐万人。

然后又借机斩杀了太原副留守王威与太原鹰扬郎将高君雅,夺了他俩麾下的兵马,这时候的总兵力也最多二万。

等到竖起实“名为清君侧实质反隋”的大旗,自称大将军之后,周边豪杰盗匪等民间武装纷纷慕名来投,这才凑起了三四万人。

而新招兵马虽多,却未经整训磨合,战斗力是堪忧的。

李渊起兵后,真正有战斗力的正规军精兵,仍为起兵前留守府直属兵力、与夺来副留守与鹰扬郎将麾下兵力,加上李氏精锐私兵,正规军总兵力最多一万左右。

李渊起兵后蓄力与扩张。

李渊起兵后,关东群雄各自称王称霸,天下已经大乱。

而李渊的策略是“先不与关东争锋、暂缓称王、埋头发财”。

于是仍然假意奉隋为主,先命李世民率军扫清西河,然后西进南下,歼灭收服沿途隋军,直取长安,当时叫大兴城。

然后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而自领大丞相。

当其时,隋境内群雄四起,但对李渊构成真正威胁或潜在威胁的,天下最有战斗力军队有三:

一为隋炀帝带到江都的五万骁果军。

二为王世充统帅下,东都洛阳的隋军。

以上两部已为李渊的死敌!

三是李密麾下的瓦岗军,瓦岗名将云集,兵马精锐,风头正劲。

关键是,瓦岗军与隋军也是死敌,正是李渊可以拉拢的对象。于是,李渊给李密写了封信。

李渊对李密说:

“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意思是,愿推李密为天下之主。

李密见信大喜,好不得意,对左右说道:“

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

从此,李密专心只盯着江都隋军与洛阳王世充,与李渊信使往来不绝,让李渊没有了东部之忧,可以埋头巩固关中。

李渊对突厥的策略。

大隋分崩离析,曾被隋军打服的突厥当然也不安份了,屡屡寇边抢掠。

而李渊既然称李密为兄了,那么对突厥当然也是以兄弟相称,不吝金银重宝,赎回被抢人口、采购良马、招募骑士等等。做的全是收取人心的大事。

由此,李渊也是个善于韬光养晦的人。

但是大唐天下决不是捡来的,归根结底还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

有交好示弱的,必有坚决打击的——对于割据甘凉地区的薛举、薛仁杲父子,那就是坚决与之打到底,直到彻底消灭为止。

李渊可以坐视关东群雄争霸,先让他们相互分个胜负。

然而对割据了甘凉、自称西秦的原金城校尉薛举,则是决不容忍,坚决对着干!

西秦多精兵战士,骑兵剽悍,那是出了名的!

唐立国之初,与西秦的仗,互有胜负,其间败多胜少,是打得最艰难的!

最终,李世民在浅水源之战大破西秦军,彻底击败了薛仁杲,尽皆收服了西秦的精兵猛士,使之统统成了唐军。

李世民班师时,瓦岗军已败亡。李密已降唐,并奉李渊之令,迎接大军入城。

素来心气极傲、自喻为英雄之首的李密见了统率服利之师凯旋归来的李世民,也不由自主的对亲信感叹道:真英雄也!

再往后的事,就是驱逐刘武周、宋金刚,扫平王世充,生擒窦建德了。

以上几股群雄剪灭,天下已定。

北方再无可以与唐军相抗衡的重兵集团,李孝恭李靖扫南下,基本是势如破竹。关键仗一打,大多就是传檄而定。

然而硬仗恶仗,却都是李世民打的!

由此,李渊为何能一统天下?

说白了,岂不就是多亏了他家的二小子!

标签: 李渊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权利没有皇帝大,他凭什么敢逼李渊退位?李渊:打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李渊

    两虎相争,必有一死李世民帮助李渊打下天下以后,李渊的一个操作让李世民目瞪口呆。李世民原本帮老爹打仗天经地义,在他眼里这也是在给自己铺路,父子俩达成协议以后,李渊承诺:如果将来我坐上皇位,就封你为太子。 因为这句话,李世民更加不要命地南征北战,为李渊出谋划策,很快隋朝被反,李渊建立了唐王朝,坐上了皇位

  •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伍先生话史V标签:李渊

    李世民已经走在谋反的道路上了,还有什么好怕的!李世民想当皇帝,必须完成两年事一,干掉太子李建成,二,李渊让位。李渊会主动让位吗?想都别想!正常情况下,历史上哪个皇帝是主动让出皇位的?不都是驾崩之后太子才能登基吗?所以李世民只能用暴力手段!李世民已经无法回头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

  • 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晚年生活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李渊

    导语: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晚年生活得如何?在历史上,一般都是在皇帝驾崩后,才会有人来继承皇位的,但在历史上,也有被迫退位的皇帝,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唐高祖了。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其在位期间稳定中原,进取天下,任用贤臣猛将,逐步统一江山,正在奋发图强,君临天下,做一个好皇帝之时,却发

  • 他是李渊女婿,有勇有谋,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却深得李世民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控标签:李渊

    收到李渊即将起兵造反的密信,柴绍没有惊慌,反而有一丝窃喜。那是隋朝大业十三年的四月份。柴绍和妻子李夫人商议后,为了不引起朝廷怀疑,决定自己快马加鞭赶往晋阳,李夫人则继续留在长安。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他传檄天下,说自己率领的3万大军是“义兵”,目的是帮助隋炀帝清除叛军,维护天下安定。柴绍就

  • 李渊真的想过杀掉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李渊

    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家政权内没有真情可言。若是真有这么残酷,不晓得那些王公贵族的一生应该是多么的小心翼翼,无自由可言。但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只要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主人公,任谁都没有发言权。若为父子,儿子夺了老子的皇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隋唐英雄演绎历史兴衰成败,李渊李世民父子在这一段历史上打上了一

  • 李渊退位后生下30多个孩子,李世民头疼不已,武则天仅用一招解决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李渊

    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退位后的生活,却让人感到惊讶。他在退位后的十年里,竟然生下了30多个孩子,这让他的儿子,李世民,感到非常头疼。然而,武则天,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却用一狠招,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滋润。他深居简出,不再干预政事

  • 玄武门兵变之后李渊退位,是李世民兵谏逼迫,还是李渊无奈隐忍?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李渊

    秦王李世民虽然在大唐建国上立功颇多,但威望实力比之老爹唐高祖李渊还有不如,为何敢逼迫父皇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呢?主要原因有三个:1、“玄武门之变”后,太穆皇后窦氏所出嫡子只剩李世民一人,也是唯一的最理想的大唐帝国继承人。2、李世民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立即派遣手下大将尉迟恭带兵入宫,表面是保

  • 都是儿子谋权篡位,李世民能逼李渊退位,为何朱棣没逼朱元璋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李渊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的明君圣主出现过。这些明君圣主中,有一些是通过自己打天下得来的皇位比如刘邦和朱元璋。有一些是靠谋权篡位得到了他人的天下坐上了龙椅,诸如赵匡胤,石敬瑭等。还有一些皇帝是通过谋取自己人的天下来登上权力的高峰,这其中就有杨广,李世民和朱棣。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李世民与朱棣两个人!两个

  • 自古皇家多无情,兄弟争权夺利很正常,李渊这个道理都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李渊

    自古皇家多无情,感觉挺悲催的,但也容易理解。古代毕竟就是封建王朝,成为了皇帝代表什么谁都清楚。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兄弟间的情谊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所以,围绕着太子这个位置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就连大清一代明主康熙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还爆发了九子夺嫡。可见,这在古代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大唐从李渊起兵开始就

  • 玄武门之变,李渊不处罚李世民,最大原因是只剩下一个嫡子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科霖标签:李渊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政变,发生在626年7月2日,由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发动,杀死了他的两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夺得了皇位的继承权。李渊为什么没有处罚李世民,而是立他为太子,后来又禅让给他呢?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和看法,但是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李渊已经无力回天。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控制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