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5年8月,巳丑日,辽帝国第七任皇帝,辽兴宗耶律宗真在巡游秋山的时候病死。同一天,他的长子燕赵王耶律洪基继位,为辽道宗。道宗皇帝,在兴宗一朝曾先后担任过总南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天下兵马大元帅等职。
耶律洪基是34岁继位的,他正当而立之年,有过文武方面的许多历练,也还很想有一番作为。当时皇宫内有一些鹰坊的人,借口要为皇帝猎鹰,趁机危害乡民。有一个臣子把这件事告诉了耶律洪基,他就马上下禁止令鹰坊使胡作非为。
耶律洪基年事已高,当皇帝的时间超过了他的父亲耶律宗真,就变得昏庸起来。
耶律洪基执政晚年,渐渐地把主要兴趣转向了钓鱼、游山玩水——在这方面,他倒是跟北宋徽宗赵佶有一拼,有时候还可以说是有过之而不无不及。
公元1090年,辽国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殿试的时间又要到了。负责科举之事的礼部主事和吏部官员,一起去皇帝住所,请示此次殿试的准备工作和细则。
正在专心钓鱼的耶律洪基非常不耐烦,而且表示不愿意去,在礼、吏二部的劝说之下,勉强答应。
次日,五更刚过,耶律洪基就已穿戴整齐,这种反常举动,连服侍他的宫女都感到奇怪。耶律洪基之所以显得这样兴致勃勃,确实是因为他想出了殿试的“新点子”。
耶律洪基其实非常清楚殿试是怎样的,但今天他却不想用老套子了。因为不久前,他微服出去玩,到过一家勾栏瓦舍那里边有三教九流掷骰子赌博。
耶律洪基灵机一动:我何不把我的朝廷当做一个大赌场,把一门心思想做官的士子文人看成是赌徒,让他们用掷骰子的方式赢得功名富贵?
其实耶律洪基从礼、吏二部官员请他的那一瞬间就萌生了“戏耍”这些人的想法,到了文华殿,大喝一声,“把骰子盒给我搬上来!”
一场掷骰子的比赛开始,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析津(北京)人李若思夺得总分第一。当场赐李若思以国姓----“耶律”,并为他改名为“俨”,从此以后李若思就以耶律俨的名字出现在《辽史》中。
耶律洪基御笔钦点耶律俨为一甲第一,实封大理寺卿。后来又封他为景州刺史、御史中丞、山西路都转运使,这个靠掷骰子当上状元的汉人,最后居然当上了辽国漆水郡王,您说这事儿上哪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