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耶律洪基,就想起萧峰。耶律洪基之前和萧峰的结拜完全是逢场作戏,直到最后关头,还要说刻薄的废话,让一生忠义无双的萧峰难堪,不得不自尽。历史上的耶律洪基也是先明后昏的混蛋皇帝,史官秉笔直书,这种印象永远逃不了的。
1032年,辽兴宗带了很多妃子巡游经过剌河源时,一位大腹便便的妃子,诞生了耶律洪基。生下来很平常,没有什么红光满天,异兽祥瑞,就是平平淡淡生下来。五年后,6岁的耶律洪基被封为梁王。所以说生于帝王家的有风险,也有与生俱来的荣耀啊,就凭你是元首的儿子,什么爵位都可以唾手而得。
1042年,10岁的耶律洪基,又被父亲加封为燕国王,总领中丞司事。
一年过后,辽兴宗好像意犹未尽,再次给他总理总理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封尚书令,进封为燕赵国王。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耶律洪基是辽兴宗重点培养的接班人。在这期间,朝廷猜测纷纷,还没彻底下结论,辽兴宗又提拔儒臣萧惟信、姚景行、耶律良等人做太子师傅,用全国最顶尖的资源,灌输在耶律洪基身上,四书五经,政治方针,帝王心术等等都教。
1052年,耶律洪基20岁,已经是成人了。他更进一步,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参与朝政。多年高级教育下,耶律洪基逐渐磨炼成了沉稳,喜怒不形于色的政治机器,是个扑克牌脸,一天到晚紧绷着脸,几乎不会笑。耶律洪基不爱开玩笑,也不爱多说废话,每次入朝,辽兴宗都要收敛笑容,变得严肃,父子俩之间没有任何亲密的互动,面对面都是机械化的只谈公事不闲聊。
三年后辽兴宗病危,唯一想到的就是耶律洪基,生前给了太多的高职,唯独太子名位没给。现在这个环节可以省略了。他召见耶律洪基,告诉他治国大纲,让耶律洪基继续贯彻下去。虽然是扑克脸,没有感情的他,看到自己最敬重的父亲,撒手西去,他极为悲痛,哭嚎不止,不肯听政,父子情深还是政治做戏,只有耶律洪基心里清楚。
他做了皇帝后,一下子人设崩塌,不再沉稳刚毅,不再扑克面孔,而是不断的内耗内耗再内耗,或者故意借着昏庸的名头,到处铲除他看不顺眼的人。
首先,耶律洪基开始重用奸臣。耶律重元和耶律乙辛。这两个家伙就相当于和珅一样,贪婪暴戾,耶律洪基当真看不出他们的真面目吗?非也,耶律洪基心里知道这两个家伙借着他的旗号为所欲为,耶律洪基在的时候,重元居然有弑君的想法,可见此人政治头脑实在太原始低级,弑君的风险高,收益不可能跟着水涨船高。他既然想出来了,就这么做了,1063年7月,他假称自己身体有恙,想要耶律洪基过来看望他,到了他家,立马宰了。耶律良最先发觉到耶律重元的阴谋,就让皇太后转告耶律洪基。耶律洪基脸色阴晴不定,他已经能把所有能给的权力都给了,除了皇位,这家伙真贪得无厌,想干嘛?莫非被人中伤?
耶律良又劝解辽道宗说,要么先叫耶律重元之子过来谈话,如果他不肯过来,说明此人肯定有谋反之心,耶律洪基答应了,派遣使者召唤儿子,结果图穷匕见的耶律重元之子不肯前来,反而扣留使者。使者在夜深人静,防备松懈的情况下,割破帐篷,飞马报信给耶律洪基。
这时候辽道宗才恍然大悟,他气歪了嘴,马上派兵捕捉耶律重元,不费吹灰之力平定叛乱,可见耶律洪基虽然昏庸,但是手上掌握的权力他一向抓得很紧,兵权在手,其他什么权力他都无所谓,想拿走随时都可以拿走。
一个权奸灭了,就剩耶律乙辛一家独大做权奸。
这个耶律乙辛的嘴巴够牛的,只要他开口杀谁,耶律洪基就杀谁,比狗还听话。为了篡权,耶律乙辛要铲除耶律洪基身边的亲人,踢开挡路石,才可以顺利上位。但他始终没搞明白,坐在至尊之位的耶律洪基才是他铲除的首要目标,光搞掉身边人有什么用,耶律洪基又不缺老婆孩子。
他开展了太多无用的工作,先诬告皇后萧观音与伶人私通,耶律洪基逼其自尽,拿下第一个人头,后又诬告太子耶律浚谋反夺位,耶律洪基把他囚禁,耶律乙辛派人暗杀太子,拿下第二个人头。最后将太子的妻子灭口,太子一家死光光,皇后也没了。耶律乙辛得意极了,一个皇帝被他牵着鼻子团团转,天下有这样牛逼的权奸吗?
但耶律洪基却真正保下了他的皇孙耶律延禧。原来是他早想清除太子和皇后,自己动手的话,只会背上虎毒食子的恶名,借耶律乙辛的手除去她们,最好不过了。1081年,耶律乙辛这脏手套已经没用了,耶律洪基就废黜了耶律乙辛及其党羽。根本没有什么兵变,就简单一个诏书就把耶律乙辛废为平民,逐出决策层。两年后假惺惺地追封原太子耶律浚为昭怀太子,用天子礼安葬。同年,耶律乙辛混不下去了,就想私藏武器潜逃到宋朝避难,耶律洪基早对他的行动了如指掌,轻轻一道诏书,将他逮住斩首。
两个权奸加起来不及耶律洪基一个手指头儿,这才是真正玩弄时局于股掌之间的牛逼人物,昏庸中带有君威,又满口道德,崇尚儒学的他,却干着一些杀人不见血的事儿。先崇尚儒学,后迷恋佛教,把脑子烧坏了。这皇帝精研佛经确实是可以说是大神级别选手,他可以亲自宣讲经书上的内容,他通晓佛法,熟悉梵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佛学高材生。房山石经的续刻和《契丹藏》的雕造全都是在他手里完成的。
寿昌六年(1100年)十二月,耶律洪基病倒。 寿昌七年正月初一日,耶律洪基勉强支撑病体在清风殿接受百官及各国使者朝贺。 正月初二日,耶律洪基来到混同江。正月十三日,耶律洪基在行宫去世,终年70岁,由孙子燕国王耶律延禧(昭怀太子耶律浚之子)继承帝位。
在位46年,除了两次雷声大雨点小的叛乱以外,耶律洪基都是在安稳无事中度过,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都没落下,治国却一点不上心。拼命读研,却没用在实处,大辽的鼎盛时期,就从他手里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