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存勖、柴荣、赵匡胤和赵光义,军事能力如果对比一下谁厉害?

李存勖、柴荣、赵匡胤和赵光义,军事能力如果对比一下谁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树人谈史 访问量:1222 更新时间:2024/1/15 22:58:11

后唐庄宗李存勖(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长子。三十九岁登基,在位三年,四十二岁驾崩。

有人说,李存勖是半世英明半世糊涂,当主帅的时候,战功赫赫。彻底平定南方,诛杀后唐世仇后梁朱温一族。了却李克用的遗愿。控制河东之地,使契丹一族不敢进河东一步。灭前蜀,汉中两川之地。在五代梁唐晋汉周五朝里,后唐的国土面积是最大的。但很可惜是。一做皇帝的李存勖立马转性了。无能,吝啬。沉迷酒色,不信任朝臣与将领,却与乐户伶人打得火热。当了皇帝成了戏曲家了。实在令人费解,简直像换了个人。

李存勖11岁就随父李克用领兵打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李存勖年少有为,屡立战功。在李克用去世以后。继承了李克用的晋王之位。与后梁激战好几年,打的大流氓朱温感慨道,李克用死而不死,有子如此。好比再生。对比之下,我的儿子犹如猪狗。朱温的预感不错,在朱温死后不到二年就平灭后梁。李存勖最终成为五代第二朝后唐的开国皇帝。李存勖二十年英明果敢,三年昏庸帝位。一句话,李存勖是半截英豪。

柴荣,后周世宗皇帝。(921年-959年)。是五代时期第二代后周皇帝。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后过继给后周太祖郭威为义子。三十三岁登基为帝,在位六年,驾崩时三十九岁。有五代第一明君之誉。

可惜啊,可叹啊,遗憾啊。柴荣一世英豪最终给赵氏兄弟做了嫁衣。可以说,若非英年早逝,焉有两宋三百余年基业。

柴荣出身寒微。十几岁就流落四方,最终陪伴在姑父郭威身边直到郭威驾崩。后汉隐帝刘成佑年幼无知。诛杀辅政大臣,把领兵在外的郭威和柴荣的全家都给诛杀了,导致郭威悲愤异常。在军营黄袍加身。登基为帝。这一幕给军中一个叫赵匡胤的小军官留下了深刻印象,日后才有二次黄袍加身。郭威回军汴梁。二十九岁的柴荣给郭威留守邺城。郭威驾崩以后,三十三岁的柴荣登基为帝。

有人说,如果柴荣不死,一定会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灭辽。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后周王朝。但这毕竟是揣测,柴荣和赵匡胤是一代人。在统一天下的战略上二人基本上一致的。都是先南后北。也就是先易后难。

柴荣的立鼎开基之战,就是高平之战。此战标志着柴荣真正掌控了国家和军队,当然也是赵匡胤出世之战。杀的北汉再也不敢南侵。取得北汉十一州,打的北汉只剩太原孤城一座。随后,三征南唐占领两淮富庶之地,占领后蜀要地,为以后占领蜀中奠定了基础。而且重新整顿国家军队,彻底做到军令一统。最关键的是柴荣凡事率先垂范,有时候甚至事必躬亲。柴荣五次亲自领兵出征,每次都吃苦在前,战斗在第一线。如此指挥战斗,空前激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后周的军力是五代时期最强的。柴荣十几岁从军,二十五岁领兵。三十三岁登基。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文武双全,既有武功,也有文治。

可以说,如果柴荣如果不死,日后必是第二个唐太宗李世民。惜哉。悲哉。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北宋朝开国皇帝。三十三岁登基(和柴荣一样)。在位十六年。四十九岁驾崩,也可谓英年早逝,死的很突然,有烛影斧声这说。

赵匡胤是官宦出身,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青年时代就四处流历。21岁的时候投奔郭威帐下,成为郭威麾下一名军官,参加了郭威的黄袍加身,这一幕一定给二十四岁的赵匡胤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学会了政治的厚黑。

赵匡胤出世成名是在柴荣登基以后的高平之战,在公元954年的高平这战中,面对后周即将全军溃败的时候,赵匡胤振臂高呼,率先杀入北汉军中,为柴荣最终战胜北汉立下不世之功。由此回师以后,赵匡胤被柴荣加封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正式进入后周军事和政治高层。面对柴荣的提携之恩,赵匡胤自是感恩戴德。随柴荣出征南唐。攻取南唐重镇寿春。南唐君臣很是畏惧。不仅如此,在柴荣驾崩仅仅半年,赵匡胤就陈桥兵变,二次黄袍加身。赵匡胤真是对得起柴荣啊,真正的尸骨未寒,就欺负孤儿寡母。有点缺德啊。

赵匡胤兄弟的基业是柴荣打下的地基。但发扬光大却是赵匡胤。赵匡胤登基以后,首先占领湖广之地,随后派兵攻取蜀地,不到40天就平定蜀中。后蜀主孟昶归降。最后平定两广,灭南唐。赵匡胤在世的时候基本统一了华夏本土。

在军事是实行杯酒释兵权,彻底铲除了军事政变的可能性。但由于矫枉过正,也使得北宋的军事实力大大的消弱了。再也没有能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和能力。

赵光义(939年-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宋太宗,三十七岁登基,在位二十一年。驾崩时五十七岁。

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完全是捡便宜的,先捡柴荣的,成为后周帐下一名小军官,进入军官阶层。后捡哥哥其兄赵匡胤的,成为北宋第二代君主。是否篡位登基。不在讨论之列,但我认为赵光义得位不正。

在赵匡胤在位的是时候,赵光义为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被赵匡胤加封为晋王,在宰相之上。有当接班人培养的意思。

公元976年赵光义登基以后,就开始平定四方。但在帝位二十一年也就占领福建半省之地,吴越之地属于归降。攻取北汉太原一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两次征伐大辽燕云十六州都以失败告终,也彻底丧失了进取心。从心理上有了畏惧心理。从此以后,北宋再也没有陈兵幽州,北宋的军事力量的衰落从赵光义始。

纵观李存勖、柴荣、赵匡胤,赵光义。四个五代宋初时的帝王,都可以说是马上皇帝,都有过灭国之功,也有经典成名之战。都是年少成名。历经沙场。如果就军事水平对比如下:

赵匡胤>李存勖>柴荣>赵光义。

如果就政治军事综合实力评比的话对比如下:

赵匡胤>柴荣>赵光义>李存勖

可以说李存勖是半世英明毁于一旦。赵匡胤是一世精明果敢,但英年早逝,半道而逝。柴荣最让人扼腕叹息,绝对是天妒英才。若多活十年。华夏必然是他的。但历史永远不能假设。唯独赵光义是捡现成,捡便宜。完全是站在柴荣和哥哥赵匡胤的基础和肩膀上成事的。就算如此最后也是半途而废。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柴荣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在皇宫发现柴荣的孩子,群臣劝他寸草不留,他是如何处置?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柴荣

    谈到宋太祖赵匡胤一生发家的历史,必然绕不开周世宗柴荣。正是在柴荣的手下干起,赵匡胤一步步向上爬,最终成为了执掌天下的皇帝。可是不久,他就在皇宫中发现了柴荣的孩子,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是如何处理的呢?说来话长,在赵匡胤即位后,他将原先柴荣后人的后续安置问题都做得比较令人满意,稳住他们的同时也为自己

  • 柴荣见方面大耳的武将都要杀掉,却遗漏赵匡胤,果然丢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柴荣

    赵匡胤是一个很"浪"的皇帝,至少种种史料中都这么记载。他很喜欢微服私访,忽视自己的防备。有人劝说赵匡胤,赵匡胤就说自己是天命所归,别人伤害不了他。赵匡胤还提到一件事:柴荣非常忌惮方面大耳的武将,看到就要杀掉,而却放过自己。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柴荣的疑心周世宗柴荣被视为一代英

  •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对柴荣年轻的妻子做了什么,为何最后她会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鉴己标签:柴荣

    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的皇帝,他黄袍加身坐上了皇位,作为执掌兵权的大将,赵匡胤自己的武功也是人尽皆知。他在做了皇帝之后,对于柴荣十分愧疚,因此他对于柴荣的子孙后代都是很好的,还赐给他们免死金牌。柴荣死后留下了自己的妻子符太后,她长得十分漂亮,他的姐姐也成是后周的皇后。那么赵匡胤即位之后,是怎么对

  • 五代最强武将,远胜柴荣赵匡胤,独占七成天下,却没逃出武将宿命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柴荣

    五代十国短短72年,中原大地的战火便烧了72年,所谓乱世出英雄,和东汉末年的三国一样,五代十国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乱世奸雄朱温、打虎英雄李存孝、一代权臣郭威,这些响当当的名号都是五代十国的标签。然而,在小编心中,他们都无法跟后唐建立者李存勖一较高下,李存勖可以说是五代十国中最强的武将,就连公认的

  • 后周柴荣:42天取三关三州,统一在即英年早逝,让赵匡胤捡漏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柴荣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而中国历史上每个不同的混乱时代总会出现这么一两个无比耀眼的人物,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均有着属于自己的伟大成就。纵观整个五代十国时期,最著名的人当中必定有柴荣的一席位置。虽然相比于他,人们更能记得住篡夺了他大半辈子基业的赵匡胤,但无论如何,如果没有柴荣在前面的生死拼杀和励精图治,北宋

  • 五代郭威为何将皇位传给异姓柴荣?因为爱情,爱屋及乌,关键是它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柴荣

    导语:五代郭威为何将皇位传给异姓柴荣?无亲儿子,因为爱情,爱屋及乌,最关键因素是他!翻开历史的史书,你会发现但凡大一统朝代或者富裕强盛的朝代,前面都有一个短命朝代为其做嫁衣,秦始皇合六国,统一天下,却开启了400多年的两汉大一统朝代,隋朝修大运河,战高丽却被盛唐摘了果实,无独有偶,我国历史上经济最富

  • 宋真宗坐稳皇位,结束了纷乱的五代史,还要多亏了柴荣的粗心大意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柴荣

    后周的皇帝似乎运气都不是很好,首先就是开创者郭威同志,他虽然十分有作为,但是自己没有子嗣可以继承他的霸业,只能将皇位传给他的养子柴荣。而柴荣更是一位杰出的帝王,被称之为五代第一明君,可惜死的时候才不过三十九岁,他的儿子还没成年就被推上了继承人的位置,最终让赵匡胤捡了漏,建立了宋朝。其实我们知道柴荣是

  • 难道柴荣没留下一些心腹忠臣吗?为什么赵匡胤如此轻易就得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柴荣

    这话就矫情了。难道阁下不知道赵匡胤就是柴荣最直近的心腹吗?当初发现军中有木牌示警,言说检点当作天子。柴荣马上采取断然措施,急切从都检点的位置撤下了忠心耿耿的张永德,又远远打发了手握重兵的李重进,然后换上了赵匡胤。这所有的举动都说明:赵匡胤是他亲自栽培的心腹力量,已然完全可以抗衡老皇帝留下的班底,故而

  • 周世祖柴荣的厉害,如果再多活几年,就没有赵匡胤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小倪说史标签:柴荣

    人之英伟方能驭乱世之力,君之有为方能治安平之国。世有英才贤俊,皆出于乱世之中。而乱世之端,俱始于盛世之末。史之盛世,莫如唐之贞观开元,史之乱世,莫如唐之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之时,政权割据,纷争不断。值此乱世之际,当然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君王和豪杰,但据我们大部分人能够学习到的历史而言,对此描写的却十分繁复

  • 柴荣就没有留下一些心腹忠臣吗,为什么赵匡胤如此轻易就得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柴荣

    忠臣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好词,但是在宋朝初年的朝堂之上,忠臣是个很尴尬的词,这个词最好不要轻易提起来。但凡提到谁谁谁是忠臣,肯定没问题的时候,立马就会有一句,最强烈的反驳,我们的皇帝也是柴荣的忠臣呀。这句能让赵匡胤脸上感到货拉拉的话,说的的确是事实,柴荣的确是有心腹忠臣的,而他的心腹忠臣就是赵匡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