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陵“三大盗贼”,除温韬、黄巢还有一个更厉害,被写进皇家档案

唐陵“三大盗贼”,除温韬、黄巢还有一个更厉害,被写进皇家档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虾扯闲谈 访问量:1809 更新时间:2024/1/16 15:12:16

盗唐陵第一人——朱泚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来说点唐朝的事情。

唐朝帝王陵分布于关中,民间称“十八陵”。

十八陵,自古至今都是盗墓者觊觎的对象,历代盗墓直接导致随葬极为丰厚的唐陵被破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物质与文化损失。

唐让皇帝李成器惠陵陵区

提到盗唐陵,不少一点号网友可能会想到温韬,温韬确实是唐陵克星。但唐陵有“三大盗贼”,除了温韬,还有唐德宗时的节度史朱泚和反唐起义将领黄巢

这里来说说朱泚,扒扒他的历史。

唐末五代时期,是中国盗墓史上又一盗墓高发期。五代诗人颜胄曾写下了一首诗《适思》,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疯狂的盗墓现象——

日本人足立喜六晚清拍摄的昭陵北司马门

芳岁不我与,飒然凉风生。

繁华扫地歇,蟋蟀充堂鸣。

感物增忧思,奋衣出游行。

行值古墓林,白骨下纵横。

田竖鞭髑髅,村童扫精灵。

精灵无奈何,像设安所荣。

石人徒瞑目,表柱烧无声。

试读碑上文,乃是昔时英。

位极君诏葬,勋高盈忠贞。

宠终禁樵采,立嗣修坟茔。

运否前政缺,群盗多蚊虻。

即此丘垄坏,铁心为沾缨。

当其崇树日,岂意侵夺并。

冥漠生变故,凄凉结幽明。

悲端岂自我,外物纷相萦。

所适非所见,前登江上城。

倚楼临绿水,一望解伤情。

唐顺陵前石兽,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成员何正璜考察石兽

走进古墓群,满眼都是被盗墓者挖出的白骨,扔得乱七八糟,盗墓者多得如蚊蝇。此情此景,引起了诗人无限的哀思——可怜啊,死后惨遭此罪;可恨啊,盗墓者!

朱泚就是唐末大盗之一。

朱泚之“泚”,念c ǐ, 通“玼”,指美玉的疵点。也许泉泚从小有美中不足,父母才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而成年后的朱泚身上的不是疵点,而劣迹斑斑。

朱泚是唐幽州昌平(今天北京昌平县)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祖父朱思明曾做过太子洗马,就是太子出行时的前导人员。安禄山史思明叛乱时,其父亲朱怀珪多次任管兵将。

桥陵陪葬墓钻探场景(2008年)

朱泚人长得不错,小时候个子长得比一般人高大,外表看起来很宽厚,但内心却很残忍。

朱泚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靠父亲的关系和影响参军的。其笼络人心的一大手段,就是收买,经常给别人施以小恩小惠。每次出征时所得的赏物,他都分给下属。但朱泚这一手,与单位发奖金,不好意思独吞,塞点给同事,或是将同事请到大酒店嗟上一顿不同,他笼络身边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搞好关系,而是有野“以图大事”。

朱泚这一手很管用,竟然受到部众了的推崇。

崇陵发掘现场(2007年)

与一般有野心的人不同,朱泚除了走下层路线,更重视上层路线。他不只讨好下属,还很会拍皇帝的马屁,有一个“猫鼠同处”的典故,就是因为他拍皇帝的马屁而来。

“猫鼠同处”,本意是猫和老鼠睡在一起或生活在一起,比喻上下串通一气,狼狈为奸。

唐“让皇帝”李成器惠陵地宫

《旧唐书》记载,当时陇右汧(qiān)源县军士赵贵家的猫鼠“同乳不相害”,时为节度使的朱泚听说后,觉得是拍马屁的好机会,便将老鼠和猫一起装进笼子,献给当朝皇帝李豫。称这是“和谐社会”的信号。

时宰相常衮还率百官朝拜祝,认为是一种祥瑞。实际上猫不逮老鼠是一大祸害,“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当时有正直的大臣认为变是天大的笑话,不只不是祥瑞,还是祸害,此闹剧才罢。

建陵南门石柱拓片现场(2007年)

朱泚的仕途中的“贵人”是安禄山的副将李怀仙。朱泚是李怀仙的得力干将,李怀仙归顺朝廷后,上奏荐举他为蓟州刺史、平卢军留后、柳城军使,朝廷同意了。朱泚从此开始在唐末高层舞台上,展露身手。

真正的机会是李怀仙的部将朱希彩给朱泚创造的。

朱希采也是心怀鬼计的人,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六月,朱希彩谋杀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李怀仙,自立为留后。留后是官名,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当时朝廷无力讨伐,只得在当年十一月任命朱希彩为幽州节度使。

贞陵南门牵马人清理现场(2007年)

但朱希彩“为政苛酷,人不堪命”,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又被心怀怨气的下属杀掉了。这时候,朱泚的小恩小惠起作用了,部众一致拥立时为经略副使的朱泚为“老大”(留后),朝廷竟也同意了。

其实,这里有一个阴谋,当朱希彩被杀后,朱泚让自己的弟弟朱滔暗中制造舆论,叫一百多名士兵在军营中高喊——“拥护朱泚做王”。

桥陵南门蕃酋殿遗址进行三维扫描(2008年)

握有重兵的朱泚从此发迹。不久被唐代宗李豫封为检校户部尚书,这相当于名誉户部尚书,有点类似现代的财政部名誉部长,或是顾问,这是一种褒奖,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到了唐代宗长子李适当皇帝(唐德宗),又加授朱泚为太子太师等职。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其弟朱滔谋反,朱泚这才官运要阻,因此被软禁在京城。

崇陵南门发掘场景(2008年)

次年十月,发生了“泾卒之变”,泾原军队哗变,皇帝李适仓皇逃往奉天县(今陕西乾县),叛军迎朱泚为主,并动员他称帝。就如清末袁世凯一样,朱泚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虽然假意推辞了一下,但很快点头,另立“大秦”国,自称“大秦皇帝”,把李适的年号也废了,改元“应天”。

次年正月,又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但朱泚这伪皇帝心里做得不踏实,因为真皇帝李适还在奉天呢。

献陵南门门址发掘现场(2012年)

朱泚便亲自率兵前去围攻,但久攻未下,在腹背受唐军夹击的情况下,朱泚被迫罢兵,退守长安。后来唐军攻克长安后,朱泚出逃到宁州彭原县(今甘肃庆阳西南)途中,被自己的部将梁廷芬等人杀掉了。

朱泚盗毁唐陵,就是在另立称帝的前后。

元陵西门门址发掘现场(2017年)

朱泚是个反唐逆臣,其当年侵犯唐陵的事件影响很大,以致于皇帝都不能赦免他死罪,公开予以遣责。朱泚也因此成了惟一一位被在位皇帝点名、并写进皇家档案的墓盗者,这在中国盗墓史上十分罕见。

因为后两位行盗行为发生在100年之后,朱泚是盗唐陵的首犯,“第一人”。

唐让皇帝李成器惠陵区,石人断首,石兽缺头,在夕阳下显得万分无奈和凄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温韬

更多文章

  • 陕西有座大墓,比秦始皇陵更神秘,黄巢温韬头疼,今天让专家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温韬

    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后葬在了骊山,这座距今两千多年的大墓也成了世界公认的最大谜团;传说“骊山陵”藏有旷世宝藏,里面更是密布机关。虽然多年前,考古专家就已经利用高科技仪器定位了“秦始皇陵”的具体位置,但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至今都没能进行发掘,这反而使“骊山陵”显得更加神秘;其实在除了“秦始皇陵”外,还有一

  • 一代“盗墓王”温韬,疯狂的盗掘十几座唐代陵墓,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温韬

    中国几千年历史,王朝更迭、皇帝众多,而国人更有土葬的习俗,当王侯将相们去世后,都会修建陵墓埋葬,而权力越大的人物陪葬品也就越丰厚。这些陪葬品众多的陵墓,日后就成了盗墓贼惦记的目标。比如西汉的皇陵被赤眉军盗挖;北宋皇陵被刘豫盗挖;南宋皇陵被杨琏真伽盗挖;清朝的皇陵被孙殿英盗挖等等。而作为历史上辉煌的唐

  • 不良人5: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李星云硬抗尸祖焊魃,无敌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待爱标签:温韬

    不良人5: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李星云硬抗尸祖焊魃,无敌了不良人5: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李星云硬抗尸祖焊魃,无敌了不良人5: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李星云硬抗尸祖焊魃,无敌了我们知道,今天更新了《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五季动漫的第九集。在最新的一集中,大家心心念念的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他们并没

  • 盗墓王“盗圣”温韬,借助管理长安的时机,盗了18座唐代帝王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温韬

    《不良人》中那个拿着风水罗盘,帮李星云找“龙泉宝藏”的盗墓贼,他在历史上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盗圣温韬。温韬在长安担任行政长官时,借着职务之变,他在唐代帝王陵寝昭陵中盗了18座陵墓。《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温韬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何致力于挖掘唐

  • 《不良人》温韬凭什么敢背叛不良帅,大有来头,可能是他的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隐居生活标签:温韬

    《不良人》温韬凭什么敢背叛不良帅,大有来头,可能是他的后人在画江湖之《不良人》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角色其实最后都会给粉丝很大的惊喜,比如说一开始段位很低的黑白无常,现在已经成长到了中天位的实力,甚至成了BOSS候选人;再比如说之前非常神秘的镜心魔,已经官宣是不良人。而最让人感到惊讶的便是原不良人的天

  • “盗卖国宝”的皇帝,比古代的孙殿英和温韬还要可恨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温韬

    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物大盗,一个是把慈禧和乾隆两座帝陵,洗劫一空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另一个就是连挖17座唐代皇陵的五代军阀温韬,这些为了自己利益而损坏国家宝物的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但是还有一位文物大盗,他盗的宝物不比前两位少,对国家造成的损失也比前两位严重得多,可他却没留下千古骂名,难道只是因

  • 李世民怕被盗墓,在石碑上刻忠告教育盗墓者,温韬:不理他,挖!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温韬

    唐太宗李世民怕被盗墓,在石碑上刻忠告教育盗墓者,结果没人听,五代的温韬下令:不理他,挖!就把李世民的墓给挖了。李世民的墓是昭陵,在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李世民生前知道有很多盗墓者,特别是战乱年代,不少帝王墓被盗。他为了防止后人盗墓,就在墓前竖一通石碑,上刻他的圣旨,意思是说,他的

  • 一代盗墓王温韬,盗掘18座唐代陵墓,性格决定最终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温韬

    盗墓现象自古便有,这种行为不仅打扰死者安宁,为世人不齿,对文物的破坏性也十分巨大。虽然防盗技术一直在发展,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墓的招数仍然层出不穷,其中,五代十国的温韬,臭名最是昭著,是中国历史上最疯狂的盗墓贼,民国时期的所谓大盗孙殿英和他比起来简直是人畜无害。温韬,原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

  • 不良人:龙泉宝藏虽然找到,但难免有机关,盗圣温韬该回归了

    历史人物编辑:新时代de旅行标签:温韬

    不良人:龙泉宝藏虽然找到,但难免有机关,盗圣温韬该回归了《不良人III》的剧情已经到了发现龙泉宝藏,不过龙泉宝藏虽然被找到,但是里面难免有机关。按照龙泉宝藏的重要性,这里面的东西肯定非常重要,要么就是藏有大量的财宝。想要得到龙泉宝藏没那么简单,这时候就该盗圣温韬登场了。温韬下过的墓可不是一般的多,对

  • 不良人第五季:神秘强者慧觉回归,两大尸祖内战,温韬祭天,女帝宣战李嗣源!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旺标签:温韬

    尸祖萤勾和侯卿相认,李星云含泪斩杀上官云阙,姬如雪背老李日行千里,女帝霸气登场,这应该是第十话剧情最燃的地方,但很多人给出的评价都是很差的,主要还是因为“全员降智”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解析一下剧情。本期干货都在后面,请一定要看到最后。在五六两季故事之初的时候,老李决定踏上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