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心目中,开国上将王平是著名的政工上将,但他同时更是一名九死一生的战将。早在红军时期,他就是红3军团的重要指挥员,枪林弹雨中,王平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内4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第五次反“围剿”时,王平担任红3军团第4师11团政委,团长是邓国清。
1934年4月,蒋介石以11个师的兵力逼近中央苏区北部的最后一个门户——广昌。博古和李德不听劝阻,调集中央红军四个军团9个师的兵力在广昌摆成一线,要和敌人决一死战。此战红军损5500人,红军不得不撤退。王平的11团更是伤亡惨重,有两个营的指战员大部分阵亡。
广昌失守后,王平奉命率部随3军团到石城地区去抵御敌人的进攻,由于执行的是错误的消极防御的战术,仗越打越被动。8月下旬,敌人集中3个纵队的兵力,在20多架飞机和近百门大炮的掩护下,向红军阵地发起进攻。红军战士英勇抵抗,前仆后继,也未能阻住敌人的攻势。
王平在枪林弹雨中指挥战斗。忽然,一颗迫击炮弹在他身旁爆炸,还好身体没受伤,但是耳朵被震聋了。
王平在一条小沟里找到指挥战斗的邓国清团长,两人正说话,突然从侧面射来一颗枪弹,从邓团长的侧背穿过,打在了王平的皮挎包上,子弹头掉在挎包里。王平幸没伤着,邓团长却伤得不清。王平找来担架把邓团长送去后方医院,自己继续指挥战斗。
一天之内,王平两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不久,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旬的一天,王平带着部队从于都出发,踏上了长征之路。红四师通过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后,11团为前锋,向信丰县的白石圩前行。在白石圩,25岁的红四师师长洪超牺牲,军委派中央纵队参谋长张宗逊接任师长。
接下来,在师首长的指挥下,红11团和兄弟团一道,在距白石圩不远的古陂圩打了个胜仗。打扫战场后,红11团奉命在古陂圩外休息。王平和警卫班睡在一个小山坡上。刚刚朦胧入睡,一个意外的危险又来了。
突然一声枪响,子弹贴着王平的耳边飞过,把睡在他旁边的警卫班长打死了——原来是一个战士的枪走了火。
这是王平在短短3个月中的第三次与阎王爷握手。
然而,几个月后,更大的危险又来了,这次又是在激烈的战场上。
1935年2月28日,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城后,中央机关刚进驻城内,红11团就接到第3军团长彭老总的命令:迅速抢占遵义城西南的老鸦山制高点,阻击并歼灭反扑之敌。
来敌是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的部队。战斗打得非常惨烈,先是1营营长、2营教导员牺牲了,不久继任的6个营长、3个教导员也先后牺牲了。王平与邓国清团长在一个坑洼里用望眼镜观察指挥战斗,突然一颗子弹射中邓团长的手,望眼镜也被打到了一边。
王平感到号兵在附近吹号有危险,就转头命令把号兵带开。头刚转过去,一颗子弹从脑后擦过,划破了头皮。要是回过头来,子弹正好就射中了前额。真危险啊!
大难不死的王平成为开国上将后,说过这样的话:“不能忘记那些烈士,他们是英雄!我只是个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