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一枪刺死高览和三十合杀退张郃都事出有因。正常情况下,赵云是不可能秒杀高览的。三十合杀退张郃倒是情有可原。
我们知道,穰山之战,曹操头一天大战刘备,被刘备打败,后曹操就免战不出了。刘备感到十分诧异,原来曹操却偷偷地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派夏侯惇去径取汝南;还派人劫了龚都的粮草。刘备就派张飞去援救龚都,关羽去救汝南。
这样刘备身边的大将只剩下赵云。曹操用重兵包围刘备。恰巧,消息传来:张飞被围困;汝南失守,关羽被围,刘辟弃城而逃。
刘备军心大乱,准备乘夜间突围而走。赵云挺枪跃马,一马当先开路,让刘备跟在身后准备杀出曹军的包围圈。这个时候,许褚追了上来,赵云只好上前力战,而曹魏大将于禁和李典又杀了过来。
刘备苦撑局面,杀到天亮时分,刘辟引一千多士兵保护着刘备的家小,杀了过来。于是刘备和刘辟合兵一起往外杀出。
刘备和刘辟刚刚行走了数里,就遭遇到了曹魏大将张郃、高览。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
当先大将乃是张郃,大叫:“刘备快下马受降!”玄德方欲退后,只见山头上红旗挥动,一军从山屿内拥出。为首大将,乃是高览。
刘备此时绝望透顶,仰天大叫一声:“天使我受此窘极也!事已至此,不如就死!”拔剑就要自刎。刘备此时的确是心灰意冷了,关、张二位兄弟不在身边;赵云又被许褚、于禁、李典让人缠住了。有谁能来救驾呢?刘辟急忙上前,拦住刘备,说自己可以抵挡一阵子。刘辟上前抵挡了高览三个回合,此时赵云已经杀来,并和张郃颉颃在一起。
刘辟三个回合以后,被高览斩杀了。正是刘辟这三个回合,为赵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赵云此时是分秒必争啊,三十合打败张郃,立即赶来救驾。赵云来得也正是时候,正好此时高览斩杀了刘辟,正在陶醉之中,猝不及防,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这个情节使我想到了两句歌词,一句是“小雨来得正是时候,化作我流不出的眼泪”;另外一句是“我刚刚体会,什么叫陶醉。”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唱道:“赵云来得正是时候,化作了刘备流不出的眼泪”;高览,你刚刚体会什么叫陶醉,就……
高览被杀就是这样简单。就在那么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就被赵云一枪秒了。这个战斗场面,看似简单,细思却极其恐怖,令人毛骨悚然。因为:
第一、赵云不是被许褚、李典、乐进、于禁群殴纠缠着吗?怎么就到了这里?许褚、李典、乐进、于禁四人都是猛将,怎么就眼睁睁地看着赵云突围而出?
解释就是:赵云的潜力无穷,此时被逼无奈全面超常地发挥出来了。也就是说:赵云的巅峰状态下,就犹如鬼魅一般,如痴如狂,根本无人能够抵挡,哪怕是几人联手。由此可见,赵云在巅峰状态下,吕布也抵挡不了。吕布曾经杀退过于禁和李典的联手。而赵云杀退的是:于禁+李典又加上更勇猛的乐进+许褚。
大家可不要认为是许褚、李典、乐进、于禁四人杀退了赵云。如果是他们杀退了赵云,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追了上来,而个个都在当地哑火。这里就是作者暗示我们:是赵云在疯魔状态下杀退了许褚、乐进、李典、于禁四人的联手。
赵云没有赤兔马,许褚他们如果要追赶,肯定就如捕风捉影,随后而来。而赵云大战张郃这三十多合的时间,许褚、李典、乐进、于禁竟然无一人追来。说明:许褚、李典、乐进、于禁四人已经被赵云打残或者是打怕了,才任由赵云从容自若地离开。
第二、赵云来到现场,先是大战了张郃三十回合,打跑了张郃,又马不停蹄地直奔高览。
赵云激战了大半夜,杀退了许褚、李典、乐进、于禁四员猛将,又仅仅三十合就打败了张郃。大家看看,赵云是不是处于疯魔状态?张郃能不赶紧跑吗?赵云这三十合的含金量远远大于马超在潼关二十合击败张郃。要知道,张郃是《三国演义》中最善于明哲保身的大将,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心中有数的长跑冠军。如果不是赵云有所疲惫,“跑路大王”张郃很可能只战十合就跑了。
第三、高览只斩杀了刘辟,就自认为是万事大吉了吗?
高览的武功绝对不在张郃之下。官渡之战,高览曾经和许褚捉对厮杀,令曹操耳目一新、大吃一惊。赵云即使是处于疯魔状态也不大可能一合就秒杀高览。赵云之所以能够一合杀高览,是因为高览正陶醉于斩杀刘辟的胜利之中,得意忘形而疏于防范。加上赵云的巅峰、疯魔状态,速度太快、出手太辣、枪法太准造成的。
赵云一合秒杀高览,是他的武功修为再上新台阶,而取得大成的里程碑事件。这一次秒杀使得赵云一步迈入长达三十多年的巅峰期。赵云是《三国演义》中维持巅峰时期,时间最长的一位超一流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