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览是河北名将,单挑许褚不分胜负,为何却被赵一枪刺死

高览是河北名将,单挑许褚不分胜负,为何却被赵一枪刺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百年史说 访问量:1041 更新时间:2023/12/11 11:21:59

高览是冀州诸侯袁绍帐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武艺高强,可以说是袁绍唯一几个拿得出手的猛将之一,武力值其实不弱于本初同志整体挂在嘴边的“颜良文丑”。曾经与许褚大战还能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日后许褚和马超的一场激战,高览四舍五入也就相当于一个马超了。赵云也是三国名将,长坂坡单骑救主杀入曹营七进七出,名声大噪。

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曹操看到这一幕,直言“吕布之后再无这等悍将,我若得到此人,何愁天下不定。”刘备也怒摔阿斗:“为这一孺子,险些折我一员大将。”可见,在识人用人都精明的曹操和刘备眼里,赵云都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不过,赵云即使勇猛如此,也没法一枪秒杀西凉马孟起,然而他却能秒杀了实力与马超相当的高览。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在正史中,高览的死与赵云可能基本没什么太大关系,史学界的观点也并不统一。所以本文中,只分析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的穰山之战中,被人誉为“河北四庭柱”的冀州猛将高览,会被赵云一枪挑于马下。在赵云人生中这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里,又是什么促使赵云爆发出了恐怖如斯的战斗力。

先介绍一下战役的背景,高览被秒杀的这场战斗是穰山之战。

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曹老板跟袁本初在冀州打的天昏地暗,刘备思索了一下,带着关羽、张飞还有赵云去偷袭许都,途中与曹操大军巧遇,穰山之战就此开始。

随后一番各种交锋,刘备前期占据的优势尽失,先是夏侯惇偷袭汝南、关羽被围、张飞解围,再是刘备惨遭围攻,还好李典等人被赵云打退。在一路夺路狂奔中,刘备遇到了高览和张郃的前后夹击,高览此时三回合速斩刘辟直逼刘备。也就是这千钧一发之际,赵云挺枪跃马上前一枪挑死了高览。

所以赵云能秒杀高览,至少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此时千钧一发,赵云潜能全开、拼尽全力。其二此时的刘备已经让赵云完全效忠,刘备一定意义上已经代表着赵云的毕生目标。其三高览太过疏忽大意。以下简要分析。

首先是第一条,情况必须要足够紧急,紧急到哪怕一丝懈怠刘备就可能命丧黄泉。这才能让本就勇猛的常山赵子龙使出浑身解数去解决这种局面。

我们看看当时的情况,二弟关羽不在身边,三弟张飞去解围了也不在身边,自己的军队节节败退,自己旁边的刘辟三回合就被高览斩杀。高览还不是一个人赶来,张郃与高览是来夹击刘备。如果赵云不拼尽全力一击搞掉高览的话,张郃就会结果了刘备的性命,所以赵云迫不得已才激发出全部潜力一击秒杀高览,避免局面变成一挑二。

再看第二点,这和第一个原因并不冲突,因为情况足够危机是有没有必要让赵云潜能全开的问题,如果情况不够危机,赵云可能没必要那么拼命,也就没可能战斗力瞬间爆表秒杀高览了。第二点则是赵云是不是愿意去拼尽全力保护刘皇叔的问题,那么赵云愿意吗?为什么他刚归顺就很愿意呢?

罗贯中虽然演义中没有按照正史中赵云因为不满公孙瓒又拜服于刘备的仁义而投靠刘备,但是他会参考正史中赵云的态度写进演义中,所以演义中赵云的态度可以通过正史去解释。赵云是想救国救民的,但是公孙瓒却在搜刮百姓以凑军费,此时大义凛然以救天下黎民为己任的刘备自然就成了他的死忠目标。

最后看第三点,有人可能并不理解高览为什么在这么关键会疏忽大意,其实很正常。因为高览不知道赵云会突然闪现加大招窜出来,此时他已经斩杀了最大的阻碍-刘辟。他和张郃已经把刘备给围住了,刘备很惶恐,刘备都准备自杀了,高览觉得自己唾手可得了!

也就是相当于最紧张后的松懈一样,高览以为冲到刘备面前是最难的,他没意识到赵云会突然冲出来秒杀他。所以他才会大意,也正是他的大意让防备降低,也会让赵云一招秒杀。所以高览被秒杀,其实是有很多外部环境因素的。

你是如何看待高览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标签: 高览

更多文章

  • 赵云既然能一枪刺死高览,为何30回合杀不了与高览战平的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高览

    赵云,是五虎上将之一,为刘备的护卫长。许褚,是继典韦之后,曹操最为得力的护卫长。高览,河北四庭柱之一,原属袁绍,后投降于曹操,于穰山之战中被赵云所杀。赵云既然一枪刺死高览,为何30回合却杀不了与高览战平的许褚呢?高览和许褚战平并没有确切的数据表明,我先来说一下当时二人的战斗情况。当时袁绍和曹操各自放

  • 高览能平许褚,若高览与赵云公平单挑,哪个能赢?赵云会有压力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高览

    高览是袁绍手下的大将,也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同时也是《三国演义》里衬托赵云的“好龙套”。罗贯中为了显示赵云的武力值,直接给高览安排了“被赵云从背后突袭而死”的悲催结局。其实高览的武力值非常不错,一出场就和许褚打了约10—50回合的平手,具备了与一流猛将掰手腕的实力。他落了个被赵云秒掉的结局也显得太过憋

  • 天克赵云?赵云能一枪解决高览,为何拿不下水平与高览相近的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高览

    因为正常打赵云也不见得能干掉高览,至少不可能在一个回合之内就结果高览的性命。虽然高览出场不多,但并不代表他只有炮灰的水平。袁绍全盛之时,帐下有四大名将拱卫,被称为“河北四柱”,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分为两个档次,颜良与文丑并列第一档,而张郃与高览同为第二档。故世人常将颜良文丑合称,而张郃

  • 赵云秒杀高览,打怕张郃徐晃,为何却被文丑逼平?这事刘备最清楚

    历史人物编辑:永粗先生标签:高览

    一、为啥没人惹赵云?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虽是公认的第一名将,但排在第二的赵云,才是真正的“杀神”。有人曾统计过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的单挑战绩。赵云共单挑过26场。其中,一合之内被杀的有12人。数合内被杀的有7人。被赵云生擒2人,败走2人。仅有三人跟赵云战成了平局。所以《三国演义》里,为啥没人敢惹赵

  • 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为什么和许褚大战三十回合却没分出胜负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高览

    官渡之战,曹操命张辽出马,袁绍手下大将张郃飞马来迎,二将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恼了曹操阵上的许褚,挥刀上前助战,要刀劈张郃,袁绍大将高览见了,飞马来迎,四员将分两对厮杀。这场拼杀时间不长,就成了混战,高览能敌住许褚,武力也是相当强的,但遇到赵云,许褚大战三十回合没分胜负,高览确被赵云却被一枪刺死,

  • 与张郃齐名的高览:在穰山之战中,却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高览

    高览,是袁绍麾下猛将,与颜良、文丑、张郃三人并称“河北四庭柱”,这四人当中,武功当以颜良和文丑为高,但高览作为河北名将,武功不会亚于张郃,否则,也成不了“河北四庭柱”。官渡之战,曹营张辽和张郃,两将率先交锋,大战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许褚挥舞大刀,纵马出阵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从中即

  • 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高览

    高览和张郃都是袁绍手下名将,俩人和颜良、文丑号称河北四庭柱。那为什么张郃投降曹操后战功不断,成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是魏国的开国名将。而高览却从历史上消失了一样呢?在演义中,高览曾经和许褚、徐晃大战不分胜负,但最终在演义是在追杀刘备时被突然冲上来的赵云一枪刺死。但演义始终是演义,始终没有说服力。战死

  • 河北多英豪—张郃高览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高览

    如果是颜良文丑是袁绍麾下武将的武力巅峰,类似于曹操麾下的典韦许褚,那另外两位庭柱张郃高览就是带兵型的将才,区别于卫士,这两人在袁绍麾下不算籍籍无名,却也是难以有所成就(袁绍受制于世家大族,任命者多为当地豪强),后来乌巢兵败,二人被驱使强攻曹军大营,最终中伏击而投降,被曹操千金买骨招降,高览籍籍无名,

  • 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高览

    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他们便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四人。其中的高览,甚至比张郃更加厉害!官渡之战中,曹操吵架没吵过袁绍,便命令手下猛将张辽上阵单

  • 赵云轻松击杀高览,30回合竟战平的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高览

    纵观赵云一生的傲人战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到绝境赵云不会爆发出最强战力。长坂坡救阿斗赵云是如此,穰山之战救刘备时赵云也是如此。编者觉得在穰山之战中,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一是因为高览毫无防备,被赵云偷袭所致,二是因为高览的武力值本就不如赵云,更何况还是在赵云困兽犹斗,势如猛虎的状态下呢?咱们来看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