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为大众所喜爱,刘关张是拜把兄弟,常同床而卧,之后,刘备又和赵云成了过命的兄弟。
一、关羽
关羽,字云长,又称“美髯公”。在清代,奉关羽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是蜀汉将领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他跟随刘备四处征战,曾被任命为“襄阳太守”,后留守荆州。
建安元年,刘备被吕布和袁术攻打,失败后丢失徐州,后投奔曹操。在与曹操在许田狩猎时,关羽感觉机会来临,让刘备杀了曹操,但是刘备觉得机会不到。由此,可见关羽还是非常有谋略的。
即使曹操战败刘备后,俘虏了关羽,曹操也对关羽百般挽留,也没有留住关羽的心,最后千里走单骑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曹操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关羽斩颜良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后来,关羽还被封为汉寿亭侯。
关羽与张飞、赵云,“三英战吕布”,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斩庞德,千里走单骑,功劳卓著。但是关羽“刚而自矜”“性颇自负”,诸葛孔明曾说过“云长平生傲上而不忍下”,败走麦城,一生功不抵过。
按照张飞和赵云的这种模式,关羽应该自称是“解良关云长”,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这样喊过,他在介绍自己时,常常称自己是关某,在斩华雄时,自称是“小将”,而在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关羽也会适当的捎带说一下自己的官职,自称为汉寿亭侯关某。在喊出这样的自我介绍时,关羽内心肯定有点小小的得意。
关羽言辞之中很是谦虚,称吕布为“吕将军”,也尊敬曹操,自称“关某”,当然,在两军交战时,他也称自己为关云长。
二、张飞
张飞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但张飞暴躁,易怒,脾气大,是一个粗人。关羽是善待小人而骄士大夫,而张飞则是对下属发脾气,抽鞭子,最终悲催了,被下属所杀。
但是张飞却是名扬天下,威震四方。在“三英战吕布”时,“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此!”在气势上,张飞喊出这一嗓子后,先胜过对方一筹,然后还捎带人格侮辱,对方不气得嗷嗷叫才怪。
在当阳桥头,张飞仅仅率领二十骑断后,他把自己的丈八蛇矛往桥头一戳,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大声喊话:“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正是这句话,就把曹操百万大军吓退,并且,就是当时的气势,还当场吓死了武将夏侯杰,直接跌落马后而死。
张飞这句“燕人张翼德”一旦喊出,敌军立即闻风丧胆,他的这一名号是打响了。
三、赵云
赵云,字子龙,刘备称他是“一身是胆”,而“常胜将军”的名号更是广为流传。赵云可谓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几乎没有缺点,忠心护主,艺高人胆大。跟随刘备几十年,是刘备的贴身护卫,也曾被封为偏将军,留营司马,翊军将军等职。
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曾只身闯入敌军,七进七出救阿斗,进进出出敌人阵营,如进自家门。
赵云大喊“我是常山赵子龙”,敌人看到赵云英勇的雄姿,直接吓傻,再听到常山赵子龙,简直就吓破了胆。
打铁还需自身硬,响亮的名号不是喊出来的,响亮的名号凭借的是自身的真本事。如果是平庸之辈,即使再喊也喊不出来,只能徒增笑料。
关羽只是谦虚地称自己为关某,听起来只是是短短的两个字,但是一样威风凛凛,如果关羽不似谦谦君子般这样称呼自己,诸位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