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流寇四起,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袁绍、淮南袁术、兖州曹操、江东孙策,先后崛起,风起云涌,固一时之景象也。
各地诸侯,除了厉兵秣马,储备粮草之外,都会从部队里选拔出精锐之师,组建特战部队。这些特战部队或用在保护主公家属,或用在战场冲锋陷阵,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出色完成了任务。其中用在正面战场上执行突击任务的,小编首推高顺的“陷阵营”和鞠义的“八百先登”。
高顺乃吕布帐下第一将,有人会提出质疑,既然高顺是吕布帐下第一将,为什么不能入选演义中的“八健将”之列呢?小编以为,那是因为高顺的地位、战功、能力远在张辽、臧霸等八健将之上。
如果把高顺也排进“八健将”行列,那是对他的贬低,也不符合正史对他的定位。同样的道理,太史慈如此骁勇善战,却不能入选“江表十二虎臣”,那是因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太史慈的地位,还在十二虎臣之上,如果并列齐观,那是对他的矮化。
但在演义里,鞠义的武力被严重低估,居然在赵云马前走不上三合,即被后者斩杀了。正史上的鞠义,是袁绍杀的,不是赵云,原因是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
鞠义原是冀州牧韩馥的部将,后来投降袁绍,因为勇力过人,受到了袁绍的重用,其军中地位不在“四庭柱”之下。袁绍磐河战公孙瓒时,鞠义引“八百先登”为前部,与公孙瓒所率的“白马义从”决战于界桥、龙凑。结果,鞠义以强弓硬弩射住阵角,“白马义从”纷纷应弦落马,几乎死伤殆尽,后来就不了了之了。鞠义和他的“八百先登”因此名声大噪,名垂史册。
鞠义的“八百先登”能够消灭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绝非偶然,而是鞠义善于利用地形条件,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从而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
高顺的“陷阵营”更是无坚不摧,曾经杀败过关羽、张飞的部队,是吕布最倚重的一支特种部队。如果高顺的“陷阵营”与鞠义的“八百先登”正面硬撼的话,哪边可以胜出呢?
书上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全军仅有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制精良。与鞠义的“八百先登”相比,人数上并不吃亏。一个是“七百多人”,一个是八百人,装备上都是精良的铠甲,配备统一的长枪大槊等长武器,兵种上看都是当世最精锐的步兵。
两枝特种部队没有正面交锋的记录,但是他们与其他部队较量的战绩可以做为参考,进而得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论战功,鞠义的“八百先登”只是昙花一谢,除了击败“白马义从”就没有其他的高光表现,袁绍消灭公孙瓒后,鞠义很快因为自恃功高而被袁绍斩杀,“八百先登”也随之烟消云散。高顺的“陷阵营”战绩更多,曾击溃关羽、张飞的部队,予曹军以重创。
小编以为,论正面交锋,冲锋陷阵的能力,高顺的“陷阵营”是地表最强部队,应在鞠义的“八百先登”之上,但鞠义的“八百先登”常配一千张弩弓,在对付精锐骑兵的时候,起到了出奇制胜的功效。而高顺的“陷阵营”并没有弓弩兵的配合和掩护。
如果两枝特种兵交锋的话,小编倾向于高顺的“陷阵营”能够一战而消灭鞠义的“八百先登”,但是如果鞠义以退为进,利用弓弩手的掩护,伺机出击的话,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别忘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基本就是死在了弓弩手的箭下,你敢保证,高顺的“陷阵营”就不是“白马义从”第二吗?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两者之间孰强孰弱的呢?按例先加关注,然后开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