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灵帝去世后,董卓为何要拥立刘协为皇帝?原因有三个

汉灵帝去世后,董卓为何要拥立刘协为皇帝?原因有三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1071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8:41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重,弥留之际将心目中的继承人皇子刘协托付给他特别信任的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同年夏四月十一丙辰日(189年5月13日),汉灵帝驾崩,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皇子刘协为帝,于是请何进入后宫。但是,蹇硕还是被大将军何进击杀。紧接着,何进拥立刘辩为皇帝,这就是汉少帝。

当然,何进和宦官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最终双方两败俱伤。趁着这一机会,董卓来到洛阳,成功控制了朝政。在此基础上,董卓废掉汉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那么,问题来了,董卓为何要拥立刘协为皇帝呢?

一、董卓认为自己和董太后是同族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名王荣(后来追谥为“灵怀皇后”),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章之女。王美人生下刘协后,何皇后怕王美人会进一步威胁到她的地位,指使人将毒药偷偷地放在王美人产后服用的汤药里,王美人饮后当即身亡。

刘协这时尚未足月,汉灵帝担心将这个儿子留在后宫再遭到暗害,于是将他抱到永乐宫,请董太后抚养,因为觉得这个儿子很像自己,取名为“协”。自此,刘协就依董氏为外家,被称为“董侯”。

由于董卓本人恰巧也姓董,所以,董卓自认为自己与董太后是同族之人,那么就与“董侯”刘协存在特定的关系,正如《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刘协)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

在此基础上,董卓认为自己拥立刘协为皇帝后,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身份地位。毕竟,董卓之前只是地方上的武将,现在贸然窃夺了朝廷大权,本就会遭到百官的质疑。所以,他也需要类似于“外戚”的标签。毕竟,何进能够担任大将军,也是因为自己是何皇后(何太后)的兄长。

二、相对于刘辩,刘协遇事稳重从容

光熹元年(189年)八月,张让段珪等宦官无劫持刘协和少帝刘辩逃出宫外。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赶来后,张让、段珪跳入黄河自杀。刘辩和刘协在回宫途中,在北邙山迎面遇上董卓率领的陇西铁骑奔腾而来。

汉少帝刘辩见到这样的情形,吓得浑身哆哆嗦嗦,双腿战栗,口不能言。当董卓问刘辩祸乱缘由时,刘辩口齿不清。但是,当董卓问刘协时,刘协却对答如流。董卓认为刘协比刘辩贤能,于是从这时起,董卓就想废少帝,另立刘协为皇帝。

根据《后汉书·董卓传》所载: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卓与言,不能辞对;与陈留王语,遂及祸乱之事。

由此可见,刘协相比于刘辩而言,更加稳重和从容。换而言之,刘协更具帝王的资质和才能。当然,董卓改立刘协为皇帝,不是为了东汉王朝能诞生一位贤明的君主,而是利用这个借口来打消百官的质疑。毕竟,废立皇帝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

三、刘协的年龄小于刘辩

刘辩于熹平二年闰八月丙寅日(173年10月14日)出生于洛阳宫,母亲是来自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宫女何氏。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协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在董卓来到洛阳的时候,刘协还不到9岁,而汉少帝刘辩已经17岁左右了。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汉少帝刘辩不够年幼,也即不适合被董卓长期掌控。

而就汉献帝来说,则因为太过年幼,反而不容易逃出董卓的手掌心。基于以上三个原因,董卓拥立汉献帝登基,并在不久之后派人杀害了汉少帝刘辩。当然,这引起了曹操、袁绍袁术等关东诸侯的讨伐,并加剧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

标签: 刘协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汉献帝刘协,当了31年的傀儡皇帝,为何落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刘协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东汉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刘协早年受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刘协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9月28日,刘协被司空董卓拥立为帝。董卓伏诛后,刘协被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后在杨奉和董承的护送下返回洛阳。建安元年(19

  • 刘协曹操考评:刘备集团十个核心人物,几位是东汉朝廷命官?几位是编外人员?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协

    汉末三国乱世,朝廷的政令只能在曹操的势力范围内好使——那些“好使”的政令,也可能是曹操而非“大汉天子”刘协颁布的。赤壁之战后,曹操说话越来越不好使,孙权、刘备乃至刘璋、张鲁、马超、韩遂等都开始自说自话加官进爵:“刘备表(孙)权行(代理)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刘)璋推先主(刘备)行大司马

  • 曹操为何要把自己宝贝女儿,嫁给刘协呢?

    历史人物编辑:对生活的认识标签:刘协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无非是想让所有的行为更加名正言顺,但是追究是抱着有一天自己称帝的,那为什么曹操还把宝贝女儿嫁给汉献帝刘协呢?无非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以防刘协联络外力在曹操未把女儿嫁给汉献帝刘协之前,出现过汉献帝的皇后及妃子替汉献帝联络大臣,试图反抗曹操。但可惜,两次均被曹操安排到皇室的线人知晓

  • 为什么说董卓坚持让刘协当皇帝,有4个作死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刘协

    很多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认为,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招来天下反对浪潮,并焚烧洛阳,将汉献帝带到长安。屏幕的关键。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因为参考曹操胁迫皇帝下令不从的行为,董卓也可以拿韩少帝当傀儡。为什么一定要除掉韩少帝,改用李寒?献帝呢?这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董卓身为旁系军阀,之所

  • 汉献帝刘协的退位生活:与皇后织布耕田,喂马劈柴,寄情山水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刘协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这一点在皇权之争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不过在东汉末年,有一个亡国之君却是一个例外,他的前半生都活在被人操控的阴影之下。但自从退位之后,反倒就过得十分逍遥自在,不仅周游世界,还有美人相伴。这位古往今来结局最好的皇帝,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另一个主角——汉献帝刘协

  • “汉献帝”刘协:一生痛恨的人,不是曹操,而是可恨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刘协

    “汉献帝”刘协:一生痛恨的人,不是曹操,而是可恨的他!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着很多朝代的皇帝,而这些皇帝有的曾是明君,有的曾是非常柔弱的君王,但是最终也有了很多不同的下场,那么说起柔弱的君王,因为天生仁慈勤俭,所以在一生的命运上总是会非常的曲折,甚至是不被款待,就如同从西汉时期开始,一直都是外戚干政的

  • 《三国杀》排位模式“双刘”组合,是唯一能体现出刘协强度的玩法

    历史人物编辑:爱妃说笑了标签:刘协

    三国杀在军争模式当中,大家都比较痛恨开黑的玩家,但是在排位模式当中开黑才是正解。排位模式当中不会出现个别强度超标的武将,而一些强度比较适中的武将,一旦找到合适的搭档,那么就是1+12的效果。刘备和刘协这两个武将,无论哪一个单拿出来,那只能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或者说有一点偏弱。但是他们俩在一块,那就是

  • 汉灵帝临终前,为什么想立次子刘协为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刘协

    汉灵帝在位后期,面临着选择太子问题。何皇后生有皇子刘辩,从小寄养在民间一位姓史的道人家里。刘辩比刘协年长,而且是皇后所生,论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属。但是,次子刘协却深得汉灵帝喜爱。因此,他心下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然而,这又有违于立嗣以嫡长子为先的皇室传统,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于是,等到中平六年(189年

  • 曹操为何将七个女儿全嫁给刘协?刘协:这谁敢要啊?

    历史人物编辑:小华子爱宠物标签:刘协

    曹操绝对是一个响当当以及当当响的大人物。他被称为“奸雄”。我们若是对某人说“喂,你是奸雄哦”,某人必然大怒。这,就不是真正的奸雄。我们若是对曹操说“喂,你是奸雄哦”,曹操必然大悦。这,就是真正的奸雄。真正的奸雄格局宽大,喜怒哀乐不会表现在脸上,只是心平气和地同你说话,八面玲珑,非常了不得。在他的脸上

  • 汉室传奇:汉文帝刘恒欲禅让,主管官员坚决反对,立太子固国安邦

    历史人物编辑:南国一张标签:刘恒

    #历史#(本文大约1200字,阅读需要2分钟)【上古五帝相继位,二次禅让获称赞】在上古时代,无数传说让中国后人一直念念不忘,其中黄帝王朝时代,相传蚩尤部落和姬轩辕部落大战后,蚩尤战死,姬轩辕名震当时的世界。其他部落的酉长们在担心害怕的情况下,拥护姬轩辕作黄帝,黄帝者,就是黄颜色的神祇。他在中国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