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迅义子廖立峨:长期住鲁迅家,蹭吃蹭吃不上班,许广平怒不可遏

鲁迅义子廖立峨:长期住鲁迅家,蹭吃蹭吃不上班,许广平怒不可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流年 访问量:1123 更新时间:2023/12/17 20:15:33

诗经有言:“螟有子,蜾蠃负之。意指一种名为“蜾蠃”的昆虫只有雄性,难以繁衍,只得收养螟作为后代。故而民间将“蛉之子”视为“义子”的代称。

世人皆知鲁迅先生与妻子许广平育有一子周海婴,然鲜为人知的是,鲁迅夫妇也有这么一位“蛉之子”——廖立峨。

能够被称为义子,廖立峨想必十分受鲁迅先生青睐,那又为鲁迅先生几乎不提起这位“干儿子”呢?

鲁迅

厦大相遇

透过照片,我们仍可以一睹鲁迅先生年轻时的风采:那一双眼,似乎迸发出锐利的光芒,蕴含着划破长空的能量,能够看透世间冷暖。然即便如此,鲁迅先生也有被人欺骗的时候。

原来,这位廖立峨欺骗了鲁迅先生,让鲁迅夫妇寒透了心,“干儿子”也不过是廖立峨自称,皆为空谈罢了。

“以笔为戈,以纸作伐。”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在那愚昧侵入大脑,黑暗夺走光明的岁月里,鲁迅先生成为“睁眼看世界”之人中的一员。鲁迅先生在致力于用笔来抨击阶级敌人时,还身为教师培养新时代的学生。

当时迫于家境日渐窘迫,鲁迅先生应林语堂的邀请前往厦门大学教书。就是在那里,他遇见了廖立峨。

廖立峨是位来自广东兴宁的青年,他总是显得勤奋好学,常捧着书来请教鲁迅先生。同时,他也是鲁迅先生的崇拜者。

面对鲁迅先生,他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说,廖立峨在鲁迅先生任教期间,给其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鲁迅

几番追随

由于看不惯厦大的教师对校长阿谀奉承,马首是瞻的风气,鲁迅先生与各位教师还有校长有了冲突。随着矛盾剧增,鲁迅先生毅然离开了厦门大学,前往中山大学任教。

听闻此事的廖立峨,决定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转入了中山大学继续课业。在中山大学,廖立峨的“攻势”比起先前更为猛烈:他常常拜访鲁迅先生,对其嘘寒问暖,俨然一副“贴心棉袄”的模样。

1927年9月27日,“四一五”事件爆发后,鲁迅先生离开中山大学,携妻子许广平前往上海。在鲁迅夫妇的轮船弥留之际,唯有廖立峨一人前来码头送行。

这一举动,无疑深深地感动了鲁迅先生。之后,二人仍旧保持书信交流,感情不曾被时空冲淡。

如今翻阅《鲁迅全集》,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二人有着多么深厚的情谊。在鲁迅先生的日记中,廖立峨的身影多次出现,足见鲁迅先生对廖立峨的喜爱之情。

鲁迅

1928年1月8日,鲁迅先生接到廖立峨的求助信。原来是廖立峨带着妻子与妻兄来到上海求学,但他们身上没有足够的钱支付住宿费,只得写信请求鲁迅先生“垫付”。

鲁迅先生虽然对阶级敌人毫不手软,对自己的学生却是十分关切。再加上廖立峨与鲁迅先生交往多年,鲁迅先生早已对其推心置腹。

纵然收到信件时外面正下着瓢泼大雨,鲁迅先生仍不假思索地赶往旅店,为廖立峨一行人支付了这笔不小的住宿费。却不知,廖立峨丑恶的本性自此将逐渐显露。

鲁迅

本性渐露

鲁迅先生了解廖立峨无法负担高昂的住宿费,主动将三人接到自己家中借住。

《三闲集序言》中一句“这时候,有一个从广东自云避祸逃来,而寄住在我的寓里的廖君”中的“廖君”指的便是廖立峨。

然而这却成了引狼入室。廖立峨三人就此定居在鲁迅先生家楼下,全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廖立峨一听到鲁迅先生下楼的脚步声,便忙拿起书装模作样地大声朗读,装作一副好学的模样。

琅琅书声一直等到鲁迅先生离开后才停息,为的就是打着“学费”的名头伸手鲁迅先生要钱。尽管每一次都不是一笔小数目,鲁迅先生还是慷慨地答应了。

除此之外,廖立峨变着花样向鲁迅先生要钱。除开名义上的买书钱和学费,廖立峨甚至要求零花钱。

鲁迅

廖立峨年轻力壮,四肢健全,找一份工作赚钱理应不是什么难事,却挥霍着鲁迅先生的善意赖在他家。

平日里的家务活和一日三餐,全是许广平在操劳,让她十分不满。可以说,廖立峨是来上海做“少爷”的,整日不是在大睡,就是在取乐,令人汗颜。

鲁迅先生没有强行要求他们离开,反而为他们感到担心,思索着自己家中没有好的学习氛围,鲁迅先生想着为他谋一份和书打交道的工作。束手无策之下,鲁迅先生找到好友郁达夫

郁达夫在章中回忆道:“鲁迅没法子,就来找我,教我为这青年去谋一职业;假使是真的找不到职业,那么亦必须请一家书店或报馆在名义上用他做事……但正当说好的时候,这一位青年却和爱人走了。”

原来,鲁迅先生主动每月拿出三十元钱,请书店老板为廖立峨安排一份工作。这样廖立峨既能读书,也能挣钱,一石二鸟。

郁达夫

可正如郁达夫文字结尾所提到,才打了几天工,不知鲁迅先生好意的廖立峨便嫌弃薪水太低而辞职。辞职后的他则继续赖在鲁迅先生家中大吃大喝。

此时的鲁迅先生没有别的收入,全靠微薄的稿费维持生计。廖立峨三人的入住,无疑为鲁迅夫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廖立峨的妻兄拿着向鲁迅先生索要的盘缠前脚刚离开,后脚廖立峨的亲生哥哥却又迈进了这屋子。不变的是,廖立峨一家依旧将鲁迅先生的家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放肆。

廖立峨的妻子常与邻居闲谈,自称廖立峨和自己是给鲁迅先生来做儿子和儿媳的,全然不知“厚颜无耻”四个大字怎么写。

除此之外,她还得寸进尺地埋怨鲁迅夫妇,说“本以为是来享清福的,没想到却是这样”。忘恩负义的嘴脸暴露无遗。

许广平

关系决裂

而后时局变动,鲁迅先生丢了工作,家中全靠许广平一人支撑。即使眼巴巴看着米缸里的米一天天少下去,鲁迅夫妇也不曾亏待廖立峨三人。

但紧巴巴的日子却让廖立峨明显感到二人所给予的经济帮助越来越少,因此感到不满。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廖立峨感到没趣了起来。某日吃饭的时候,他甚至对鲁迅先生破口大骂,称自己因居住在鲁迅家受到了歧视。

赖在此地的是他,破口大骂的还是他,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他甚至声称自己是卖了家里的田来到上海找鲁迅先生的,狮子大开口一要就是一千元,说是拿来赎回自己家乡的田地。在那个年代,一千元可是笔巨款。

面对廖立峨厚颜无耻的要求,鲁迅先生毫无疑问地拒绝了。但鲁迅先生并没有感到愤怒,出于好心,他还拿出三十元给廖立峨作为回乡的路费。

此时的鲁迅先生对这样一位自己曾十分青睐的学生还念有旧情。真正让鲁迅先生感到寒心的事还在后面。

鲁迅与许广平

廖立峨离开之后,鲁迅发现廖立峨不仅要走了一百二十元,还暗中偷走了自己的值钱衣服和十余件文玩,小人作风令人作呕。

此事发生,几乎等同于将脸皮撕开,血淋淋地展现在鲁迅面前,叫鲁迅先生终于看清楚了这位“干儿子”的无耻嘴脸有多么骇人。

而此等忘恩负义之人,在做出此等近乎决裂的行径后,竟还腆着脸多次向鲁迅先生写信索要钱财。鲁迅先生自然不予理会。

1930年3月13日,廖立峨在信中写道:“原来你还没有倒掉,那么,再来帮助我吧。”言语之中透出的势利,让人再回想起他以前的关切之语,只感到寒风入骨。

至此,廖立峨渐渐淡出鲁迅先生的视野。后人有意探求才知道,贫穷中的廖立峨患严重水肿而身亡。

鲁迅先生这样一位对敌人言语辛辣的文人,对待自己的学生却又是这般宽厚温柔。相较之下,廖立峨之辈的丑恶面貌,为世人所不齿。

置之今日,这样的人即便是人人喊打也情有可原。廖立峨最幸运的,便是遇到了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鲁迅、许广平和儿子

而廖立峨不但不感谢鲁迅先生的知遇之恩,还坏事做尽,诈骗、勒索、盗窃一件没落下。善良是相互的,廖立峨以怨报德,亲手消磨了鲁迅先生的善意。

坏人终有坏报,以至于廖立峨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人们也毫不意外。

标签: 廖立

更多文章

  • 被贬为民的蜀汉重臣廖立,听闻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顿时潸然泪下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廖立

    公元234年,被流放于汶山郡的蜀汉重臣廖立听闻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之后,顿时潸然泪下,仰天长叹道:我们这些人最终都要成为异族的奴役啊!廖立,武陵临沅人,乃是一个有谋略之术的大才,刘备率军拿下荆州之后,招贤纳士,启用了名不见经传的廖立为荆州从事,廖立在这个职务上兢兢业业,屡有功绩,刘备因此就将其提拔为长沙

  • 笑谈“嘲讽刘备,蔑视关羽,暗讽诸葛”,犯了“说实话罪”的廖立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廖立

    廖立,字公渊,是武陵郡临沅县人。当年,“刘跑跑”(刘备)领荆州牧时,任命廖立为从事。在那个时候,廖立还不到三十岁,他又被刘备提拔为长沙郡太守。刘备进入蜀地,让诸葛亮镇守荆州。孙权派遣使者向诸葛亮问好,顺便问问士人中谁可以与诸葛亮共同治理荆州,诸葛亮回答道:“庞统、 廖立都是楚地良好的人才,可以襄助,

  • 廖立对刘备的评论,并非全然不对,但因时局和性格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廖立

    我国史上有很多人既拥有很强的才能,同时也做出了很大的功绩,他们也因此收到人们的熟知和敬佩。但是,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最终都得不到好的结果。而这样的人历代以来都产生了不少,三国的时候这种人就出现的比较多。他们最终没有得到好结果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性格问题。给大家举个例子,吕布就是其中一个。他在三

  • 被庞统和法正联合举荐的彭羕,为什么诸葛亮却要劝说刘备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彭羕

    01彭羕是四川广汉人,土生土长的蜀中人士。东汉末年蜀中是益州牧刘璋的天下,所有人要想做官,必须刘璋点头同意。而彭羕短板就在这里,他虽然是蜀中本地人,却跟外来的刘璋攀不上关系。话说彭羕身高八尺身材魁梧,却不料自负才高,性格高傲的很,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所以彭羕只有秦子敕这么一位朋友,秦子敕便给当时太守

  • 彭羕:庞统和法正举荐的一位贤才,但就因为说错话,而被刘备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彭羕

    公元211年,刘备的谋士庞统在家中宴请宾客,酒过三巡之时,一位面容相貌魁梧的男子走了进来,庞统见此很奇怪,便问道:尊下是何人,我并不认识你,而男子并未回答庞统,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过了一会,这名陌生的男子开口说道:等客人散去之后,我再与你好好面谈,庞统听后,点头示意可以,便继续与宾客把酒言欢。到了傍

  • 彭羕:刘备的干儿子二号,庞统的换帖兄弟,劝说马超造反却被告发

    历史人物编辑:姜权标签:彭羕

    凤雏庞统这个人,其实反应蛮差的, 除了司马徽叫他坐在树下他就坐。后来跟随刘备入蜀时,也发生了不少事。一次就是庞统本传中所载,刘备大宴宾客时,庞统直接跟刘备呛声。 接着刘备叫他滚出去,庞统什么也没说就出去了。 回来之后也不跟刘备说话,自己吃自己的。另一次则是一个小鲜肉爬上庞统的床的故事。 小鲜肉的名字

  • 刘封、彭羕、李严、魏延等人合为一传,陈寿是在影射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彭羕

    读三国,《三国志》是首选的史料,陈寿所著《三国志》也历来被认为是一部良史。近来小编翻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蜀书》第十卷是《刘彭廖李刘魏杨传》,这一卷是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7人的列传。这7个人大家有的很熟悉,比如刘封、李严、魏延,有的并不熟悉,但是纵观这7人的一生,会发现一个有

  • 刘备真不是假仁假义,刘备一生只杀了4个臣子,刘封、彭羕、张裕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彭羕

    鲁迅先生曾评价《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意思是说,《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的仁厚,让人感觉像假的;为了显示诸葛亮智慧,让人感觉像妖怪。但其实,真实历史上刘备并非假仁假义,而是真正的宽厚仁德!曹操向来是杀人不眨眼的,边让、孔融、杨修或者还有吕伯奢一家人,还有曹操屠过的

  • 诸葛亮向刘备打彭羕的小报告,结果他劝说马超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彭羕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来被奉为忠义的代表。不过诸葛亮也会打别人的小报告,结果这个人因为被贬而心生怨恨,居然勾结马超造反……这个人就是彭羕,史书记载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长得很好,估计也比较有才。可是这个人有个最大的毛病,非常狂傲,一般人他根本看不上眼。彭羕

  • 蜀汉重臣王连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王连

    王连,在历史上并不为世人所熟知,他的确是个非常有能力的官员,对蜀汉有着巨大的贡献,只能说他的名气没有能力大。刘璋最早在刘璋手下担任梓潼县地方官,后来投降了刘备,被任命为什邡县令,又转任广都县令。在地方他治理的的确不错,很有政绩。因为成绩出色,刘备将其提拔为盐校尉,负责盐、铁的经营事务。没有想到他在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