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士兵们围灶做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预示着盟军将要胜利。英姿勃勃的袁绍带领着盟军,整顿军马准备出发,后边跟着曹操、袁术、公孙瓒等人,目的地:洛阳城,敌人:董卓吕布父子
前些日子,孙坚作为盟军先锋官,头一个攻打洛阳,前线连连告捷,因此孙坚被称为“江东猛虎”。后方同僚就坐不住了,并不是怕孙坚灭不掉董卓吕布,他们担心孙坚一旦攻破洛阳城,抢了头功,以后养虎为患。心怀鬼胎的袁术开始掂量:我不予孙坚粮草,他军心自乱!
不出意外,袁术计谋得逞,孙坚没了后方粮草供应,败下阵来。后来孙坚得知被自己人坑,气愤之余,拿着夺得的传国玉玺就回了江东。
盟军首领袁绍开始发愁,少了一员猛将做先锋,谁能够抵挡吕布呢?自打孙坚离开后,就一直没打过胜仗,那个名叫华雄的敌将,杀了我方数名将士,生性勇猛至此?吕布还未曾上阵,这可怎么办!
无奈之下,袁绍召集诸侯共商大事,目的只有一个:斩了华雄,壮大盟军士气!这对于那些有实力却不出名的将士来说,这是个天大的机会,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迫不及待。然而总有愣头青不自量力,袁术用计赶走了孙坚,这对他来说是个表现的机会,一个眼神抛向手下俞涉。俞涉心领神会:“小将愿往!”,此刻正逢华雄在阵前叫骂。不幸的是,不到三回合,俞涉就被华雄斩于马下,众人大惊。
袁术此刻脸色铁青,沉默不语。又一位愣头青开始表演了,太守韩馥停止了胸脯:“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此言一出,众人又是大惊,只有关羽眯着眼睛显出不屑的样子。潘凤手提开山斧上马,不过十个回合,探马来报:“潘将军,又......又被斩了”,士兵都开始哆嗦了。袁绍只恨自己的颜良文丑不在场。
太守韩馥涨红了脸,比袁术脸色更难看。关羽再也忍不下去了,向袁绍插手施礼:“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人已经麻木了,不再惊讶,都以为华雄无敌。哪知道关二爷并非常人,提刀上马斩下华雄,一杯热酒还未曾冷却。
从此,《三国演义》里这个桥段成为一段佳话,后世评书唱戏为之津津乐道。
其实正史里,华雄是被孙坚所杀,并没有关羽温酒斩华雄一说,演绎里为了凸显关公的勇猛,美化了关羽。
而太守韩馥的那句话,现已成为时髦的网络用语:“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形容先前立下的誓言随后被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