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关羽是一员猛将,他的骁勇善战,勇猛威风是人尽皆知的。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个卖豆子的,空有一身武艺,却没处施展抱负。
还好,他碰到了另两个命运相同的人,一个是屠猪卖肉的张飞,一个是织席贩履的刘备。他们三个人惺惺相惜,意气相投,三人相约在桃园结拜为兄弟。
但是,前期的三人虽然是意气风发,却是投国无门屡不得志,虽然刘备是汉室宗亲,有着皇家的姓氏,但家族中传到他这一代早已经没落,已经没有任何权力和地位。参军之后的他们也只是跟在别的队伍后面厮杀,任凭他们如何拼死卖命打仗,却始终得不到应有的赏赐和官位。
然而,在18路讨伐董卓的诸侯会盟孟津之时,他们才算真正的声名鹊起,在这次会盟之中,名不见经传的关羽杀死了董卓手下的大将华雄,史称"温酒斩华雄",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关羽的威名开始传遍华夏。
很多人觉得关羽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次机会,主要是因为曹操的慧眼识珠。其实不然,关羽能得到这次机会,最该感谢的人是袁术,而非慧眼识珠的曹操,如果没有袁术的话,关羽根本就无法得到这次出头的机会。
我们知道当时董卓进京之后,就开始纵容手下士兵胡作非为,自己也通过废立皇帝将大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这件事先后惹恼了丁原,袁绍等人。其中袁绍因为出身四世三公的名门之后,自然看不惯董卓弄权,愤而离去,后来和逃出京城的曹操联合,召集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袁绍为盟主。
18路诸侯孟津会盟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江东猛虎的孙坚也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在遇到董卓手下的华雄的时候,孙坚大败。
作为盟主的袁绍这时很头疼,接连派出两员大将,俞涉和潘凤,但是都被华雄斩于马下。这时候,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也在场,但是他们地位低下,无人留意。关羽自请出战斩华雄,袁绍却讥笑他只是个马弓手,出去杀敌会贻笑大方。
还是曹操站出来,赏识关羽,给他倒了一杯热酒送行,这才有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通过这一场战事,关羽一战成名,刘备集团的地位也大大提高,后面他们才有资格战吕布,一步步出风头。
但是关羽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出头的机会,除了有曹操的赏识,还多亏了袁术,没有他,关羽或许就不会有这个机会一战成名。
袁术是袁绍的弟弟,当时讨伐董卓他也是重要的一员。本来和董卓军对战的是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孙坚也的确骁勇善战,几乎战无不胜。
此时有人便向袁术进言:"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袁术担心孙坚会尾大不掉,便不运军粮给孙坚。
就这样,粮草不足的孙坚才会败与华雄,关羽才有了出头的机会,去斩杀华雄,不然,华雄怎么能逃得过孙坚的手心。
其实,关公斩华雄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做出的改写,真实的历史记载中,杀华雄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孙坚。小编在这里纯属影视调侃,别无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