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驾崩!这个一手缔造了西汉皇朝的一代雄主,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未央宫内,灯火幽然,两场决定西汉命运的秘密谈判正在进行。
半个时辰前,樊哙坐在刘邦的灵前,他与刘邦自沛县相逢,结为密友,流亡芒砀山,攻取沛县,鸿门宴救驾……一幕幕犹如过电影一般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突然,樊哙感觉到背后有一道阴冷而滚烫的目光,这种奇怪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轻轻侧过脸,他看到了陈平正面带微笑看着他。
半个月前,刘邦听信谗言,疑樊哙造反!此时樊哙正在燕地平卢绾叛乱,即命陈平与周勃去燕地取樊哙人头。陈平之毒、周勃之勇,樊哙难逃一死!
然而,精明的陈平敏锐地意识到:刘邦已经撑不下去了!将来执掌朝政的必然是吕后!杀了樊哙,自己难逃一死!于是他采用拖延之法,终于将刘邦“熬”死!
樊哙清楚,陈平不敢杀自己是畏惧吕后权势,但终归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看着陈平,他点头示意。陈平却把眼珠子朝偏殿转了一下,樊哙心领神会。
陈平找了个机会,偷偷溜了出去,过了一会樊哙也瞅空溜了过去。两个人面对面的坐下!陈平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皇上驾崩,哙哥,你有何想法?”
樊哙定定地看着陈平:“感谢丞相的救命之恩,这个情分我樊哙记下了!只要我樊哙在一天,保你满门平安。”
陈平微微一笑:“你我相交三十年,我也不绕弯了!皇上驾崩,少帝年幼,太后是你姐姐……。”樊哙面不改色,手指轻轻叩着案几:“丞相有话不妨直说!”
陈平道:“你与陛下相交几十年,既有兄弟情分,也有过命的交情。“樊哙哈哈一笑:“丞相多心了,我樊哙一心要保刘氏江山!绝无他意。“
陈平沉默了一下,手指伸入茶碗,蘸了水在案几上写了一个“吕”字!樊哙当即沉默了。
想了半晌道:“无论太后那边如何,我樊哙必不负汉!我只是个卖狗肉的,能够封侯拜相、位极人臣,此生足矣!”
陈平嫣然一笑:“哙哥在外征战多日,老婆孩子在家中可好?”樊哙一听,面色一变!樊哙的老婆正是吕后的妹妹吕须!
樊哙貌似粗莽,却是有大智慧的。他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要害,吕后的联姻,让他夹在了吕氏与功臣集团中间,难以自处。
想到其中的凶险之处,樊哙再也难以坐定,额头冷汗直冒,他向前几步道:“平哥,我到底要怎么做,你教教我?“
与此同时,在吕后、吕产、吕禄也在一间密室内,吕产道:“时间紧迫,樊哙的问题必须要今晚定下来!他随先皇征战一生,在军中威望极高!万一……“
吕禄为难地说:“他是须妹的老公,我们……“。吕后凤目一寒:“这件事不用再议了,凡与我吕氏作对的,无论是谁绝无手软!“
半月之后,吕后召来樊哙,聊了些家常之后,吕后漫不经心地问:“妹夫,你有什么打算?“
樊哙诚恳地说:“我年事已高,随皇上重征战多年,伤病频发,皇上驾崩,我心力交瘁,只愿在家养老,享几年清福。“
吕后笑道:“妹夫你在军中声望无俩,我欲拜你为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
樊哙一听,大汗淋漓,离座跪在吕后面前:“我的胡子都白了,眼睛也昏花了,连马都上不了!”
一时间,殿中沉寂起来,久久无声!很久之后,吕后叹了口气:“妹夫,你的心思我明白,但你要记住,你也算是我吕氏族人!“
樊哙跪地,不敢应声!吕后道:“你去吧,好好享几年福!好自为之……“樊哙背后衣衫尽湿,悄然退去!
自刘邦驾崩之后,樊哙这个猛人,再也没有任何“大动作“,每天在府内安养天年,公元189年,他悄然逝世。
在《史记》中,樊哙的高光时刻在刘邦死后就画了一个何止符。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樊哙尴尬的地位导致的。
首先他是刘邦的好兄弟,但是刘邦临终前却想杀他;他是吕后的妹夫,自己却是功臣集团的一员,无论倒向哪一面都会引来杀身之祸,最终他选择了“中立“。
应该说,樊哙的选择是相当正确的,无论哪一方,都有着可怕的实力,潜藏着极大的凶险!明哲保身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在这件事上,樊哙无愧于智者的称号,而在《史记》中,如樊哙这样的智者比比皆是。
但是,如果和陈平相比,樊哙终究差了火候,樊哙死后,老婆和嫡子均被功臣集团灭掉,几乎绝嗣,陈平却一直不倒,游刃有余!
我们常常羡慕古人的智慧,惊叹于他们在生死关头的高超权谋和超前眼光,幸亏我们有能够传承智慧的文字,这些古人的智慧被记载在了在《史记》中。
拥有这套书,就拥有了古人千年的智慧结晶。读史不求多,但求精,这本书读懂,足矣应付我们在生活中、在职场上遇到的那些难题。
历史轮回,我们在十字路口所做出的选择,古人早已经用无双的智慧帮我们指出了最正确的道路!
读《史记》,可修心,可明志,更能让我们找到人生成功的正确道路!那些成功的人都喜欢读史,原因便在于此。
真正的强大的心灵的强大,读史,正是心灵强悍成长的最好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