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之子名为许仪,算是将门虎子,因为他的父亲跟随魏武帝曹操,征战沙场,几次把曹操愣是从阎王爷手里夺了回来,功勋显著,许褚的儿子因此也继承了当时许褚的爵位,享受先父应有的待遇,跟随钟会伐蜀期间,许仪被任命为钟会的先锋大将。
许褚这么德高望重,许仪也是名门之后了,这种人讲道理地位应该很高的,为什么钟会说把他杀了就杀了呢?钟会是怎么杀许仪的?
蜀汉后期,蜀国的国力已经被连年北伐耗得油尽灯枯,阿斗就算没有三国演义里面说得那么昏庸无能,他也是无能为力了。当时曹魏的实质权力已被司马家族掌控,司马懿,司马师都已相继去世,魏国最高统治权在司马昭手里。
司马昭敏锐的看出,团灭蜀国的时刻到来了,于是派出后三国的人精,人称“张良在世”的钟会作为大军统帅,派许褚之子许仪作为钟会手下的先锋大将征伐西蜀。
要想直取蜀汉,当时必经之路就是要拿下汉中,在钟会的大军攻打汉中前面的据点的时候,许仪作为先锋大将,理应打头阵给大军开路,守关的蜀将卢逊收到情报,有魏军来袭,提前在关前的木桥两侧埋伏好了士兵,就这样钟会的大军首战就失利受挫了。
更尴尬的是,由于木桥的质量不好,是个豆腐渣工程,木桥上突然被踩出个破洞,钟会的战马瞬间就马失前蹄,被那个破洞给绊倒了,马摔倒了不要紧,钟会可就糗了,当场被摔成嘴啃泥,这给钟会气的呀。
事后钟会直接找许仪算账:“作为先锋大将为什么不把前方路况地形勘察好,就因为你玩忽职守,导致大军挫了锐气,扰乱了军心,大家都说我钟会年轻无能只会纸上谈兵!来人,把他拖出去斩了!”大家怎么劝都没有用,还有人拿他是许褚的儿子说事,可是钟会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给怼了回去,就这样,一代名将之后就这么被年轻刚出道没多久的钟会给弄死了。
按说许仪罪不至死啊,他武艺虽然跟他爹差很远,不过并不是窝囊废啊,当时掩护钟会等人撤退的时候还击退几十号追兵呢。
再说了,木桥出了事故,你钟会也不能赖人家许仪啊,蜀国的木桥质量不好,那是承建方的毛病,凭什么怪魏国将领啊?这不是明显强行甩锅吗?
没错,这就是外宽内忌的钟会强行甩锅,甚至还是预谋已久的强行甩锅,故意想除掉许仪。
钟会杀许仪,除了他性格使然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出于对自己当前局面的考虑蓄谋已久的。
说到钟会的性格之前,先提一提他的家庭,因为儿时的成长环境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性格。钟会是曹魏时期书法大佬钟繇最小的儿子,钟繇可以说不仅仅是老来得子,甚至是快入土了才等到这个时刻,钟繇六七十岁的时候,有一天跟自己的小妾共度良宵,万万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让小妾怀孕的功能,于是钟会就这么诞生了。
钟会大概三四岁的时候,他父亲钟繇就驾鹤西去。我还记得吴秀波主演的《军师联盟》里面,还有钟繇和钟会一起帮着曹操审案子的桥段。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那纯属扯淡。
钟会的哥哥姐姐们,自打钟会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都在嫌弃钟会,他们觉得他们是嫡子,钟会就是个庶出,等钟繇去世了之后就没有一个待见他的,钟会就在这样一种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环境中成长的,这也就形成了钟会外宽内忌、睚眦必报、内心阴暗的性格。
钟会没出名的时候曾经拜访过当时的文学家兼乐坛大佬的嵇康,嵇康压根就看不上钟会,也就对他十分傲慢,甚至之后都不再理他。钟会心里当时就拿个小本本记下来了,等到钟会被司马昭赏识,钟会立马就污蔑陷害嵇康,告他的黑状,于是司马昭可能是出于对钟会这个人才的偏袒和爱护,立即就把嵇康给处死了。
所以说,当时伐蜀的时候,守着三军将士,钟会从马上摔了下来,以他的性格当然会十分震怒,气儿也就全撒到许仪身上了,这还不够,他死了钟会才能解气。
杀许仪为了平复情绪,这只是一个小方面,最大的原因,一是杀人立威,二就是给那帮司马昭派来监视钟会的眼线看看,脱离了司马昭你们什么也不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还是得听我的。
钟会最开始是给司马昭当谋士的,就跟当年曹操时代的司马懿差不多,伐蜀之战是钟会第一次领兵打仗,作为一军统帅的他很年轻,才三十多岁,要是不杀鸡儆猴,恐怕不会服众,于是他要找一个合适的“杀鸡”人选,正好冒出个许仪做先锋,从钟会知道他当先锋那一刻起,他的心里暗暗一笑:“小鸡仔,你小子死期到了。”
就算没有钟会从马上摔下来这件事,照样会找许仪的麻烦,钟会完全可以找到别的一百个借口,欲加于罪,何患无辞嘛。
这个小鸡仔多完美,许仪还是许褚之子,曹魏名门之后,名义上还很高大上。把他杀了,众人心生恐惧,上级司马昭还不能治钟会的罪,毕竟许褚是曹氏手下的一把手,现在曹氏已经大权旁落名存实亡了,许仪说穿了就是挂个高大上的名而已,这不正好是适合“杀鸡”的理想对象嘛,这许褚要是泉下有知,肯定气得要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那么震慑司马昭的眼线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得从钟会刚提出伐蜀方略的时候说起,钟会这个人不是个省油的灯,工于心计,善于权计,属于各种腹黑的那种,早就怀有异心,一直在不断地寻找机会,为自立做准备。
钟会伐蜀这一战略方针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他建立战功只是表象,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占领蜀国,利用蜀国的资源和人力跟司马昭抗衡从而自立一方。为了他自己的小算盘,于是就想趁机榨干司马昭一把,耗掉魏国的国力,从而钟会能在蜀汉立足得更稳,他跟司马昭狮子大开口,要走了魏国大半的兵力军备器械,和足够大军吃好久的粮草,这还不够,还以“为了做出伐吴的架势,使吴国不敢来支援”为借口大肆修建了N多的战船。
那司马昭是什么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得到了司马懿真传的司马昭,能看不出来钟会那点小心思?人家司马家就是靠赢一手篡权得来的今天,能不防着你这一手?天天打大雁还能让雁啄了眼?
司马昭当然要采取措施,他派了监军卫瓘、护军胡烈作为安插在钟会身边的眼线,钟会的部将田续、庞会、丘建也都是司马昭的死忠粉。总之钟会周围处处有人盯着他,钟会也很聪明,这一招他也早就看出来了,所以说当他看到先锋大将、名门之后、对曹魏忠心不二的许仪之后,他就心生一计,就拿他的项上人头,来震慑司马昭的那帮“脑残粉”——在司马昭身边,你们是活亲爹,不在司马昭身边,你们就是一帮烂小弟。在我身边就要听我的,把我惹怒了,高干子弟我都敢杀,难不成我还怕你们???
钟会虽然说年少有为,“张良在世”,不过年轻的他跟狐狸一般的司马昭比起来还是太嫩了,最终因为和姜维自立复国计划的失败,而被乱军杀死,一代天才就这样沦为了司马昭的政治牺牲品,甚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