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吕布被击败后,大将高顺被杀。而吕布帐下另一员大将张辽则被曹操收降,是张辽不忠诚吗?非也,张辽虽然跟过丁原、何进、董卓、吕布,但是绝对和所谓不忠诚没有关系。只是没有遇到明主,所以在归顺曹操后屡立战功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而高顺是从一而终的忠诚于吕布个人,忠诚、果敢、刚毅、自律是他的优点。蔑视敌人,被曹操所杀追随主公于地下也是得偿所愿。下文我们详细阐述一下具体情况。
我们先说张辽
其实张辽和高顺截然不同:张辽命运多舛,如同职场中先后在几家小公司干的都是职业经理人(丁原、何进、董卓、吕布)。但是这几个小公司实力不济,先后倒闭。所以张辽在这几位领导转化过程都是被动的,也从来没有类似吕布这样卖主求荣的行为。所以也就从来没有类似吕布这样三姓家奴的侮辱称号。直到进入了曹操这个大平台下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然后报答以忠诚并且封侯受爵。
张辽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中间的转换情节是这样的:首先张辽因家乡在北地的关系加入丁原的军队,后被丁原派往洛阳归何进大将军管辖。此后何进被十常侍所杀,西凉军阀董卓进京救驾。所以直属何进的军队归属了董卓,张辽自然也就归了董卓。当董卓被义子吕布所杀接管了董卓的军队,董卓的军队自然归属了吕布。所以张辽又归属了吕布,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在汉朝的统一秩序下进行的。所以张辽也只不过是在汉朝不同将领下被划过来划过去,并没有向后来军阀并起那么乱。
没有更好的去处,张辽只能在吕布的麾下效力。说白了,这根本说不上背叛。张辽志存高远,吕布这里只是打工的一站。当然吕布这个小公式最后还是破产了吕布被杀,而张辽是“将其众降”。就是张辽主动归降的,并不存在宁死不降。
《三国志张辽传》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其实这才是张辽第一次主动选择主公的人选,而曹操也确实是当时值得投效的最佳人选。虽然张辽曾经跟曹军作战过,但是当时各为其主算不了什么事。剔除《三国演义》对曹操主观性的标注,还是非常大度的主公。张辽、张郃、徐晃、陈琳、庞德等都是降将,都在他的手里焕发了光芒。而张辽的文武兼备也是曹操喜欢的人才,所以曹操和开心的接受了张辽的归降并加以重用。张辽才屡立战功,成为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张辽是被俘虏的。虽然有大骂曹贼的举动,但是毕竟还有这样的情节:操指辽曰:“这人好生面善。”辽曰:“濮阳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却?”操笑曰:“你原来也记得。”其实这就是套路,归降也得拿一把,否则上来就纳头便拜肯定被人小看。曹操打算杀他,被刘备和关羽劝阻后归降。这样无论是里子还是面子都有了,还被重用。并且在曹营当中,张辽确实忠心无二为曹操立下了大功。也成就了曹操张辽这一对忠臣良将的佳话。
而张辽同样也投桃报李,在关羽被曹操围困的时候向曹操建议答应关羽三个条件让关羽投降。PS:三个条件是著名的土山三约1、降汉不降曹;2、赡养刘备两个夫人;3、一旦知道刘备消息,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张辽相当于变相的保护了关羽,在关羽离去找兄长的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中又是张辽带着曹操的令箭传令各个关口不得为难关羽。
我们再来说说高顺
高顺在人才辈出、名将如云的三国时代是个小人物。甚至《三国志》都没有关于他的传记。他只是在吕布传立露了一下头,什么家乡、履历都是一片空白。我们只知道他是吕布手下大将,还不怎么受重用。也就是说高顺似乎生来就是为吕布这朵红花配的绿叶,所以高顺被俘后破口大骂誓不降曹被杀。
高顺之所以著名和首先直属的数百“陷阵营”有直接的关系。在作战时高顺率领陷阵营一往无前、视死如归。在古代还处于斗将的时代,陷阵营很容易凿穿对方造成对方的溃败。所以陷阵营相当于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和曹操的虎豹骑之类的作战尖兵。
高顺为什么如此忠诚吕布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高顺自律性极强。他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在吕布屡次把兵权交给别人统帅的时候也没有怨言,反而屡次对吕布提出宝贵的建议。但是吕布并没有听,所以说吕布只是一个自持勇武的军阀而绝非雄才大略的主公人选。这也是张辽离开吕布向曹操投降。
高顺的忠诚也是美德,曹操也是喜欢的;至于高顺和夏侯惇的仇怨更不可能成为高孙宁死不降的理由。因为在三国时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吴国的甘宁甘兴霸各为其主杀了东吴的凌操,但是经过化解到是和领操的日子凌统结为生死之交。在一个阵营了,杀父之仇都可以化解跟别说夏侯惇这一只眼睛的仇怨了。
所以高顺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他对吕布绝对忠诚,并且辱骂曹操没有一丝缓解或被劝降的可能。而高顺又不是类似关羽这样的顶级武将,在三国将星如云的年代高顺并不突出。所以这样的将领辱骂曹操誓死不降,曹操也就不值得费神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直接杀掉。
小结:
张辽和高顺出于不同的处境和考虑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可以说各地其所。而曹操也根据二人的实际情况收降了张辽而杀了高顺。事实证明,张辽的归顺确实为曹魏添了一员虎将。从此张辽即便遇到危险也没有动摇,颇有一副“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的架势。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