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蜀军五虎将中有两人被潘章打败,以致丧命。不过,罗贯中在写作的时候,明显倾向于刘备一伙,所以他也将潘璋之死描述为“恶有恶报”,并安排关兴杀死潘璋。
与曹魏的五良将和西蜀营的五虎将相比,潘璋这个名字就显得黯淡无光,容易被人忽视。然而,这位东吴将领却是擒拿关羽、刺杀黄忠的关键人物。可以说,蜀军五将中,关羽和黄忠死于潘璋。
襄樊之战,关羽几乎调集了全部兵力与曹军作战,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再加上孙权从背后偷袭,关羽虽然起初战绩辉煌,但最终还是惨败惨败,被东吴俘虏于麦城。
在追击关羽的将领中,潘璋和他的部下马忠起了主要作用。
当时,关羽、关平、赵雷率领残兵败退麦城,潘璋等人则在城北设下埋伏。
起初,潘璋想与关羽交手,只打了三个回合,就知道自己无敌了,吓得逃跑了。然而,关羽却不敢爱战,继续率军前行。不过,潘章早有准备。他命部下马忠率部下埋伏在路边,用长钩套索绊倒关羽的坐骑,将关羽擒获。关羽被俘后,誓不投降,惨遭杀害。
刘备得知荆州失守,关羽被杀,派兵讨伐孙权,发动夷陵之战。然而在这一战中,五虎将之一的黄忠也中了潘璋等人的算计,身负重伤,没多久就中箭身亡。
当时,黄忠不甘心被刘备“藏”在中军中,争先恐后地率领大军与潘璋作战。
黄忠虽然年事已高,但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潘章自知无敌,故使出奸计。他在与黄忠的战斗中佯败,带领黄忠追击,使马忠在危险的地方偷偷放狙击箭。最后,第一功臣黄忠也在潘璋和马忠的阴谋下死去。
然而,潘璋等人虽然打算擒拿关羽,射杀黄忠,但最终还是被关兴所杀。罗贯中写这段话时,对关公的崇拜之情十分明显:
当时,关兴遇到潘璋,见他手上拿着关羽的青龙衍月刀,便与潘璋殊死搏斗,誓要为父报仇。结果潘璋没有到关兴,转眼就逃到山村躲了起来。关兴一路寻找,终于在农家找到了潘璋,并杀死了他。
在关兴杀潘璋那一集中,作者安排关公大显身手,把久经沙场的潘璋吓得毫无还手之力,轻易被杀,给自己出了一口恶气还有黄忠。
事实上,如果仅靠武功,《三国演义》中的潘璋远远落后于关羽,只打了三个回合就逃之夭夭了。同样,在与黄忠交手时,潘璋也没有胜算,于是暗算老将。从一个角度来看,不是关羽和黄忠杀不死潘璋,而是潘璋太奸诈了。
至于关兴杀敌,一方面是报仇心切,所以能够拼死一战;另一方面是罗贯中的演绎,利用这个情节抬高了关羽、黄忠和蜀汉。所以,作者故意让擒拿关羽杀黄忠的潘璋在深山农家被关兴轻易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