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吴孟达的家属为其举行设灵仪式,翌日早上进行告别仪式。
据讣告,今天的丧礼安排了半个小时的媒体探访,且为公众开放了一个小时的公祭时间。此前,媒体对吴孟达的年龄报道有误,讣告中则注明了其享年71岁。
包括周星驰、周润发、刘德华等在内的吴孟达圈中好友纷纷送上花牌致祭,周星驰本人也抵达现场,送别吴孟达。
事实上,作为一名黄金配角,吴孟达逝后的影响力着实不小。虽然吴孟达的好友明确表示不会举行追思会,但社会各界悼念活动一直没有停止。
从组织到个人,都在自发地悼念这位演员。可见,吴孟达在人们心中,不仅仅是一句“黄金配角”可以概括的。通过好友们的讲述,我们既回顾了他的戏剧人生,也看见了他生活中更真实的一面。
最好的下把演员
“他是最好的下把演员,我只能这样说。就是任何的小生,无论你演戏多好,遇上他就会加分,这是他很厉害的一样东西。他肯做一个百分百的下把,衬托到你好看为止。然后他自己的戏也很好看,这才是真的难得。”在TVB的追思节目中,王晶这样评价吴孟达。
其实,严格来说,《欢乐今宵》算是吴孟达喜剧生涯的起点,这档TVB著名的长寿综艺节目,因随性的特质激发了吴孟达的表演细胞。
他在排练时规规矩矩,到正式演出时,就开始发挥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要么是突然扯开衣服,胸口沾满了毛或写满了字,现场有啥道具都能拿来使,却又不让人感到突兀,还能完完整整地将故事演完,果真是天生吃这碗饭的。
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夸张荒诞的表演风格打下了基础,也难怪在遇到“无厘头”喜剧时,他都能做到收放自如。
但有天赋不意味着没有苦功。1984年,吴孟达参演电视剧《新扎师兄》,他为了找到“刀子嘴豆腐心”和“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感觉,把剧本看了两百多次。
同组的演员表示,烟和剧本是吴孟达那时候的两大法宝。正是由于对剧本的把控纯熟,他能够做到一句台词会出现几个轻重位的变化,从而体现角色的情绪起伏。所以,同组的演员都喜欢看他排戏,也乐意和他搭戏。
曾志伟也感叹,“他从来不用带剧本进片场,所有对白无论多难都能从头记到尾,甚至连别人的对白都记起来。”
甘草是一种中药,具有调和各类中药的功效,很多传统药方都离不开它。在香港演艺圈的行话里,有“甘草演员”一说。虽然达叔生前只得过一次金像奖,但他已经取得了观众颁给他的最高奖项。
戏剧之外,是主角
年轻时的吴孟达,因外形和表演风格外放而以“霸气”闻名,他却说,“以力服人者为霸,以德服人者为王,我要做一个王者。”于是,观众就看到了一个愈加成熟的吴孟达。
在吴孟达的成名作《楚留香传奇》中,他饰演的胡铁花是一个仗义疏财、豪爽大方的角色。从某种程度来说,吴孟达与这一角色有相似之处。
汶川大地震时,吴孟达邀请圈内好友,亲自开车前往灾区运送物资,全程无媒体跟随。据当年厦门蓝天救援队队长回忆,吴孟达在进入茂县时装了一麻袋现金,发放给遇难者家属。
在吴孟达的演艺生涯中,最为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在戏剧之外,却有着一股大侠气概。
值得一提的是,TVB举行的追思活动中,并不只有对吴孟达的歌功颂德,更凸显了他真实的一面。
杜德伟曾在电视剧《边城小子》中与吴孟达是亲密的伙伴,但在戏外,他们并不熟悉。吴孟达在开拍的第一天就拉着杜德伟问,“你有没有带些三级片来?我觉得两个男人想迅速发展关系,就得一起看三级片……”
人们通常认为,好演员有两种,一种演啥像啥,一种是演谁都是他“自己”,吴孟达无疑属于后者。观众为何总能对他饰演的角色建立起信任感呢?或许正是他身上那种刻在骨子里的真实吧。
如今,他已经逝去,人们叫他达哥,也有人叫他达叔。可见,作为一个演员,他的观众群已经覆盖到了多个年龄层。某种程度上,周星驰正是有吴孟达的包容性托底,才有了“喜剧之王”的称号。为王前驱,吴孟达担得起一句“喜剧之胆”。
【文/午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