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甘南采风笔记》(10)
●那一次,有些儿严重。膝盖上有几处,皮碰破了。照相机呢,也差点打掉。庆幸的是,相机我挂在脖子上,碰倒了,还抓在手里。若在民勤,要说碰破几处皮,也没什么。大连潮湿,我穿的长裤,裤子磨在伤口上,特别难受。第2天到中山广场,到俄罗斯风情一条街,只好把裤角子挽起来,倒成别人眼里的一道风景!
●看到一段文字,写3个天池的。长白山天池,周围几乎是寸草不生的山峰;天山天池,外面较远地方,才有茂盛的雪岭云杉林;孟达天池,却被十分稠密的森林包围,从池边到山顶,全被森林覆盖。长白山天池的水,有各种各样的蓝色;天山天池则是一种蓝色;孟达天池的水,却是绿色的,几乎和四周森林颜色相同!
●在左面栈道上行走,树多,山陡,只听到人声,很少看见人影。想拍照,处处可取景。山坡上,树底下,几乎铺着一层白色的小纸片,是藏民撒下的。上面印有鹿、马、牛、羊等动物。上天池时,我就看到了。问申同学,他说叫龙达,能转运和起运。登上高高的山顶,顶着风往上撒。据说飘的越远,运气就越会好转!
●到天池对面,坡度缓了。有不少藏民,在树底下相聚。他们围成一圈,摆出各种吃食,的确有过节的味道。在这里,他们还可以生火。有的火上面,搭着锅;有的火上面,搭着茶壶。前面行走,在树林里,没有阳光,挺凉快的。现在,栈道就在阳光下了。看看时间,都快半小时了,就加快了脚步。孟达天池,太美啦!
●从天池下来,大家都步行。上山容易,下山难。然而,这是栈道,我倒落了后。在一处休息的地方,一人吃了一碗酸奶,加了白沙糖,味道很不错。天山天池,去年去了,之前,我听过。长白山天池,没去过,也听过。这个孟达天池,却从来没听过。下山时,还见不少藏民,抱着锅,提着食品,一伙一伙的,往上走!
●孟达天池,自然也有美丽传说。之前,因周围冬日山环抱,得名冬日玉措。据说,夏秋季节,树叶草木飘落冬日玉措湖中,就被水鸟清理干净。碧绿的湖面上,从不见一枝一叶。冬季结冰时,表面上形成许多呈八吉祥徽、佛塔、海法螺等吉祥图案。撒拉族到循化后,改为孟达天池。孟达,撒拉语为其孜,意为在这里!
●下一站,大墩峡。然而,去大墩峡的路,却不怎么好走。尤其是到了一个村子,路狭窄,又不平。很有些不解。如此景区,就是一只金饭碗,一年下来,要揽得游客多少银子啊!怎么还是这样的路?此村子,完全可以凭它富起来!好不容易,才到停车场。听申同学说,这个景区,还正在开发,这边的路,也有了设计!
●在这里,小车不让进,得坐景区的中巴。门前有个水池子,里面树一石块,上书大墩峡3个大字。水池子周边,都是花草。各色小花,开得正好。山上的植被,也挺不错。特别注意了下全称,甘肃积石山大墩峡。琢磨了下积石山,是不是山上石头特别多啊!坐中巴往上走,路两边的大小石块,列队欢迎,还真不少哩!
●车到景点,人不少。的确,正在开发。头顶上,是一座玻璃桥,看样子,快完工了。下面,搭出了一个安全通道,让游客出入。按申同学介绍,这两道峡谷,往上走,风景都好。到尽头,都是瀑布。只不过,左面峡谷里的水,要比右面少一些。我说:既然如此,我们看左边好了。因为,我端详了下,往左边走的人多!
●张同学和小吕,他们今天要返回西宁,怕累着,说不上去了,到饭馆里挂碗子去。我的想法,既然两面都有瀑布,走上去,看到一处,就行了。申同学说,他来过,瀑布以上,还没开发出来,现在正在开发。顺着栈道往上走,时不时的,有往上运材料的人,想到正在建设的玻璃桥,我想在这里,应该不会用太多时间!
●山谷不宽,石头倒不少。大大小小的,形状各异。积石积石,真有些儿意思。石头间,有流水,一直在哗哗的响,时而声大,时而声小。跟申同学在一起,才走了一小截,徐六说腿困,不上去了。我说:要不,你先缓一阵,如果实在走不动了,就别勉强。我感慨:水是山的灵魂。这个峡谷,若没有水,也就没意思了!
●我往上走,却忽略了手中的门票。到一线天,才注意上了门票上的导游图。在这些乱石间,我拍了不少照片。乱石间的流水淙淙,也算是一种别致。到瀑布,上面还有路,申同学说,范同学已经上去了。便随了他,往上走。申同学说:以前我来,也就到瀑布这儿。现在看门票,两个沟连上了,不知上面栈道,通了没!
●端详了下门票,我说:图上是通了,也不见下来的人。看路程,也有3分之1了。正说着,范同学回来了。我说:上面的路,通不通?他说:通的,我到上面,等你们不来,就下来了。我说:都3分之1了,干脆我们往上走,只要到顶上,再往下,就轻松了。这一念,太准确了。往上走,没了水流声,却见识了太多古树!
●申同学说:也是,没路了,也就罢了。有路,不上去,往回走,总有些不甘心。再往上,显然是转向右边的山谷,栈道陡了许多。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过,说是停,也是很短的一憩。那年去江西庐山,三叠泉的台阶,下去上来,我爬得最快。后来到张家界,上天梯,一路跋涉奔波,那么多台阶,我也没落到后面!
●到观景台,碰到4位女子。一位问我:再上多久,才能到顶?我说:我也不知道,从图上看,应该快了。她说:有些后悔,前面到瀑布,就应该下去的。走到现在,原路返回,实在不甘心。我说申同学:看来,和我们一样心理的人,还不少。小憩一阵,范同学上来了,他说要等一下媳妇,我便继续往上,到了最前面!
●范同学媳妇,姓魏。在孟达天池,她一直和徐六在一起。他们的爱情,可谓惊心动魄。她原来是公务员,因为范同学一直跟工程,辞掉了,也到工程上。玉树地震时,她就在玉树,被埋了,差点光荣了。还好,救援及时。救出来后,拣了条命。按范同学说法,到现在,一条腿上,还全是疤痕。这一生,他必须对她好!
●没到青海时,玉树离我很远。除了知道玉树地震外,它对我,就是一个概念。到青海,突然觉得,它离我太近了。兴荣同学的哥们胡朋友,在玉树工作。回来西宁后,没人知道,只好发微信,咋没人为我接风?大家都笑。玉树地震,光兴荣他们系统,就遇难了3人。现在在循化,又遇到了幸存者小魏。坚强吧,玉树!
●大墩峡的老树,比孟达天池更多,姿态也更丰富。令人欣喜的是,上到高处,有千年松柏。去年到新疆,在玛纳斯,见识到了千年古榆。那上面,拴满了红面条。现在,又见识到了千年松柏。这里的生态,太原始啦!但愿这种原始,不要被开发搞得面目全非。对着这些老树,我边走边拍。树在我思想里,是最神圣的!
●从高处往下走,自然要轻松得多。不过,庐山三叠泉那次,下到底下,腿特别抖。上厕所撒尿时,腿抖得竟然尿不到池子里。从孟达天池往下走时,腿也有些抖,却不怎么明显。现在,虽也有些抖,心里竟然有了几丝莫名的舒畅。到这边峡谷,有几处栈道,陡得你几乎不敢往下看。前面的瀑布声,听着似乎就在眼前!
●这边的瀑布,比那边大。那边两个瀑布,一个叫鸡腔子,一个叫鸡冠。这边的,却叫碗架。顾名思义,应该以象形命名。不过呢,我没看出来。在瀑布前逗留了阵,徐六已经电话在催了。往下走,蹲在水中石头上洗手洗脸的人多。水清凉 ,有人直接灌了喝。申同学去洗脸,我的水瓶子里,正好没水了,让他灌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