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魏延、臧霸、关平四人中,谁的武功更高?虽然他们四人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交过手,但是也可以通过一些战斗实例来分析。
在我看来,四个人的实力从高到低的顺序应该是:
1、魏延≈2。关平≥3。藏霸>4。文聘
我们先比较一下魏延和关平。他们曾经有一个共同的对手——庞德。
一、魏延的表演
魏延与庞德的交锋发生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话。
回首:诸葛亮夺汉中,曹阿罕部退至斜谷。
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地区开战,
曹军屡战屡败,军心不稳。
曹操命人出斜固界,正好遇上魏延率军迎战,曹操征召魏延参战。
曹操为什么招魏延?因为魏延的长相和关羽很像,面如枣红,身材高挑,手执大刀,一脸嚣张。
这肯定不会成功,曹操被魏延骂了一顿就命令庞德出战,那许褚呢?许褚在赞坡上被张飞一枪击中肩膀,身负重伤,退出了超级名将的行列。现在曹魏的军队中,庞德是最勇猛的。
魏延与庞德对峙,书中并没有描述具体的回合数,只说:“二将交战,曹家村火起。”曹操并没有退却,而是下令向前进攻,“诸将奋发,魏延假败而去”,欲群战。
魏延不吃亏,佯败撤退。
曹操正在高坡上指挥作战,魏延突然将其一触,“执弓搭箭,射曹操”,魏延见曹操落马,立即“弃弓”并用他的剑”杀死了曹操。庞德从刺角冲出,“进退魏延”。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魏延是带着使命而来的。他引来曹军主力在前,其他奇兵攻入曹军后方,烧毁营寨。那么魏延已经完成了任务,需要和庞德战斗一定的时间。回合数,时间不能太短,二十、三十回合应该没有问题。
魏延摆脱庞德的纠缠,射杀曹操,魏延前来杀戮,庞德“奋力”反击魏延。
这有点类似于涂山之战中关羽奋力击退许褚和徐晃的夹击。
二、再来看看关平的武力值
关平和庞德的交锋发生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四话。
回首:庞令明抬棺誓死,关云昌水淹七军。
关羽北上,攻取襄阳,围攻樊城。庞德受曹操大将之命,担任七军前锋。抬棺欲战,关平带兵阻拦。双方开始骂骂咧咧,关平骂庞德是“背叛主子的贼”,庞德骂关平是“臭孩子”,关平怒不可遏。
关平大怒:“来人骑马带剑拿下庞德。”庞德持剑作战。二将对峙,“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率领主力赶到,关平接着向关羽禀报,说自己与庞德交手,结果是死了。
关平,一个性格沉稳老实的年轻人,为人低调。他说自己能和庞德画画,绝对不是吹牛的。
由此看来,关平能够在狠的状态下和庞德平手30多次。
比较关平和魏延。魏延在战斗中非常狡猾。贾猛关接过马岱的箭后,学会了虚张声势。之后的战斗有一半左右都是虚张声势,而且每次都收到奇效。后来葫芦固设下埋伏,遇到司马懿就佯败走人。他的演技很高,并且成功骗过司马懿,让司马懿觉得他也很会武功,“有吕布之勇”,对他展开了追击。
所以,魏延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战士,追求性价比,不白费力气。从这一点来说,他比关平聪明。关平是个比较接地气的孩子,没有魏延的心机。
两者一比,魏延的武功与关平不相上下,但战术头脑却比关平强,所以实际武力值比关平高。
三、说说藏吧
作为吕布手下的“八将”之一,臧霸其实是吕布军中的第三人,地位低于高顺,与张辽并列。
在濮阳之战中,臧霸大显身手。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十一话。
回首:刘皇叔北海救孔融,鲁文侯濮阳败曹操。
曹操为父报仇,率兵围攻徐州,吕布乘机攻打。
曹操回军,在濮阳与吕布交战。
吕布命臧霸骑马前来挑战,曹军大军进进出出迎战。两将对峙。夏侯惇出马助战,吕布军张辽拦阵迎战。
从这一点来说,臧霸的武功和乐进不相上下。
臧霸后来与张辽合作过一次,对付过陆谦和曹洪。具体回合数不得而知,但他绝对占了上风。
乐进后来在合肥之战与凌统交锋,五五十战平分秋色。凌统曾与张辽打成平局,孙权担心凌统失利,撤兵回营。
可见,凌统、乐进、臧霸三人的武功是一个级别的,略低于张辽。
4、最后说说文拼
文聘在战场上有过两次战斗,一次是在樊城与魏延交锋,一次是在赤壁之战中被黄盖射杀。
文聘和魏延的战斗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话。
回首:刘玄德与众渡江,赵子龙独骑救主。
曹操南征,荆州刘琮、蔡懋要投降。刘备率众渡江欲入樊城,被蔡懋拒绝。
魏延打开城门迎接刘备。文聘带兵阻拦,魏延大怒:“提枪上马来战”,“从今到现在,手下兵马全败,燕乃牵马逃走。”“魏延擅长的武器是刀。无奈之下,他抓起一杆长枪,与文聘拼了起来。
从过去到最后,魏延以绝对弱小的兵力与文聘大战了三个多小时,兵尽而退。
从这一战可以看出,魏延根本就没有把文聘放在眼里。魏延久在刘表的军队里,对文聘的武功应该是很了解的。魏延敢以少胜多,不把文聘放在眼里。
文聘是个挺有意思的人。打仗基本都是躲在后面,但关键时刻总是出现在领主身边。
混不如打。
通过以上分析,并参考各个武将在战场上的表现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确定出四大武将的武力值从高到低的排序:
1、魏延≈2。关平≥3。藏霸>4。文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