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刘备之子刘禅投降。刘禅的儿子刘臣最有骨气,自杀了。一战中,孙刘联军焚烧赤壁,重创曹魏,开启三国新格局。三国格局并没有维持多久,最先灭亡的是蜀国。
起初,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是先占领荆州、益州,发展壮大,然后联合孙吴,等待有利时机(曹魏内乱)北伐。但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刚刚占领益州,荆州就失守了。最终,东败孙权,北败曹操,刘备最后一战,夷陵之战之后,蜀国开始没落。
诸葛亮就算拼尽全力去死,也坚持不了多久。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攻蜀,刘禅派张仪、廖化、董珏抵敌。老将姜维在剑阁阻击邓艾,邓艾却偷渡陈仓,反攻成都。刘禅派诸葛瞻去御敌。诸葛瞻一开始占据上风,杀了邓艾的前锋。可惜诸葛瞻不听黄崇的建议,与金主决一死战。
兵临城下,刘禅听从谯周的劝告,向邓艾投降。
刘禅投降后,迁居魏国首都洛阳,封为安乐郡公。司马昭故意试探刘禅。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安排了歌姬在刘禅面前表演舞蹈。刘禅的门徒一想到江山灭亡就非常难过,而刘禅却被歌舞迷住了,对司马昭说:“我乐于此,不思蜀。
”
刘禅不愿思蜀,但当年投降时,五子刘湛主张背战。最后的努力,为蜀汉国家而死,好让我去见先帝!
”
可惜刘禅根本不听刘湛的话,执意要投降。无奈之下,刘湛来到供奉刘备的昭烈庙,放声大哭,然后先杀妻,后自刎,为国捐躯。
罗贯中对刘瞻的慷慨和牺牲给予了高度评价:君臣甘拜下跪,一子独悲。往北王西川。献身报祖,挠头哭天。严子若在,云寒谁死。
其中,北王指的是刘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