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刘禅为何选择了投降,而刘谌却选择了殉国?

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刘禅为何选择了投降,而刘谌却选择了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汉江忆史 访问量:2771 更新时间:2023/12/29 1:43:03

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在,谁云汉已亡。

刘禅,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第二任国君。刘谌,刘禅的第五子,在公元259年被封为北地王。

在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作为君主的刘禅为何选择了投降,而儿子刘谌却选择了殉国呢?

在公元263年,曹魏大将军司马昭认为蜀汉国小势弱,再加上姜维的常年征战,蜀汉百姓早已疲惫不堪,财力将尽。于是,司马昭便以姜维多次侵扰曹魏边境为由,派遣邓艾钟会,以及诸葛绪等三路大军伐蜀。

曹魏大军的来袭,蜀汉采取回防,缩小兵线且聚集力量,想以汉、乐二城来抵御曹军。正是因为蜀汉的消极策略,使得曹魏得以轻易的进入蜀境,并一举拿下了关城。关城原先为蜀汉在前线的储粮之地,曹魏拿下关城后,逼得姜维只能退守剑阁。

在钟会和姜维对峙于剑阁的时候,邓艾趁机从阴平小路偷袭江油,而后经汉德阳亭,最后到达涪县。涪县距离剑阁西只有百余里,距离成都也只有三百里。只要邓艾的军队到达涪县,不仅会逼得姜维回援,也能够兵指成都。

所以,当邓艾拿下江油时,刘禅急忙命令诸葛瞻从涪城感到绵竹,想把邓艾等魏军阻挡在绵竹之外。但可惜的是,诸葛瞻远非邓艾的敌手。在一番交锋之下,诸葛瞻父子兵败被杀,邓艾也马不停蹄的感到了雒城。

看到邓艾的军队距离成都如此之近,刘禅十分惊慌,连忙聚众商议。在这个时候,蜀汉仍有喘息之机,只要刘禅肯迁都,那就可以推到东面的江州,亦或者是难免的南中。在罗宪,以及霍戈的治理下,这两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

而且,就算刘禅不愿迁都,只要坚守成都。凭借成都城的稳固,以及粮草的供应,蜀汉完全能够抵挡邓艾这一支远道而来的疲军,而后等待姜维的回援。但可惜的是,刘禅一不选择迁都,而不选择坚守,而是听从了谯周的投降之议。

那么,作为蜀汉国君的刘禅,为何会选择听从谯周的建议呢?

实际上,刘禅虽为蜀汉的国君,但其并不像父亲刘备那样久战沙场,也没有经历过艰苦奋斗,自然体会不到建国之艰辛。在蜀汉建立之初,刘禅虽为太子,但有刘备在前面顶着。而到了刘备去世之后,又有忠臣诸葛亮在前面扛着。等到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时,蜀汉仍然有蒋琬费祎,以及姜维等在前面支撑着。

所以说,刘禅无论是作为太子,还是后来的蜀汉皇帝,在诸葛亮和姜维等人的支撑下,刘禅根本感受不到蜀汉的重任,只是一昧的在皇宫中享受。毕竟,有困难,都被诸葛亮等人解决了,只要刘禅点头即可。

这么一来,刘禅只是感受到皇帝的权力对他带来的便利,而不是责任。再者,刘禅本就是一个懦弱,无大志之人。在听到投降后也能享乐之后,而且无生命之忧后,便欣然同意了。

而且,刘禅也认为谯周说的有理。虽然霍戈有带兵入境驰援之意,但刘禅害怕霍戈会对他不利。而且南中的叛乱时常有,尽管最后都被平定了,但是仍有忧患。再者,无论是去南中,亦或者是去江州,若是被钟会和邓艾的大军一逼再逼,到最后有可能这两地都守不住,只能向东吴称臣,以此结盟。

可是,东吴的国力比曹魏差了很多,如果东吴再被曹魏所灭的话,那刘禅就会经历两番羞辱。所以,在谯周的一番建议下,刘禅才选择投降。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刘禅相信谯周能够以大义来说服司马昭,以此来保住他的性命。

相对的,刘禅的儿子刘谌则不同。虽然他年纪不大,但也知道司马昭并不是谯周一张嘴皮子就能够说服的。而且,刘谌自幼聪明,英敏过人,在政治才能方面不俗,他也知道谯周在刘备时期,也曾多次干预国政,多为妥协。所以,刘谌本身就看不起谯周的为人。

再者,这个时候的刘谌,心中的热血冲动未退。身在蜀地,又在爷爷刘备,以及关羽张飞,甚至是诸葛亮等人的光荣事迹下长大,刘谌深受他们的影响,自然存有报国之志。所以,在劝说刘禅不成之后,刘谌最后选择了自刎,以身殉国。

所以说,刘禅这样非中兴之资的国君,生下刘谌这样英烈的儿子,当真是“独自后汉之亡,而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为汉朝生色。”

标签: 刘谌

更多文章

  • 三国后期,刘备儿子刘禅投降了,刘禅儿子刘谌最有骨气,自杀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刘谌

    三国后期,刘备之子刘禅投降。刘禅的儿子刘臣最有骨气,自杀了。一战中,孙刘联军焚烧赤壁,重创曹魏,开启三国新格局。三国格局并没有维持多久,最先灭亡的是蜀国。起初,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是先占领荆州、益州,发展壮大,然后联合孙吴,等待有利时机(曹魏内乱)北伐。但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刚刚占领益州,荆州就

  • 老爸刘禅没骨气,儿子刘谌硬骨头,吵一架,他自杀于爷爷刘备墓前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刘谌

    老爸刘禅没骨气,儿子刘谌硬骨头,吵一架,他自杀于爷爷刘备墓前文|二壮说历史提起刘备的儿子刘阿斗,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在到了魏国以后,身为一个未来国家的当家人居然能够说出乐不思蜀的话,这样没骨气的皇帝中是很少见的。小编一直很奇怪刘备为什么会选择刘阿斗接自己的班,后来小编才发现刘阿斗虽然

  • 替曹髦收尸,向禅位后曹奂表忠心,为何司马孚要说出那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司马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汉末年的各方诸侯谁也不会想到,结束当时三分天下局面的竟然会是司马家族。一场高平陵行动从此让曹氏宗族从权力的核心圈中慢慢的淡出。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的共同努力,最后司马家族成功带为建立新的一统王朝,那就是西晋。不过在这其中有一个人的行动,却让很多人感觉到不理

  •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孚,曾侍奉曹家四代六帝,至死都自称魏朝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司马孚

    文/格瓦拉同志三国大奸雄司马懿兄弟共有八人,均以才学闻名于世,由于他们所取的字中都有“达”,所以世人尊称他们为“司马八达”。由于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对曹操有知遇之恩,所以“八达”在曹魏政权中全部身居高官,尤其以老二司马懿的官爵、威望及成就最高。除此之外,当属老三司马孚。不过跟司马懿对曹家三心二意不同,

  • 司马孚:生于东汉死于西晋,93岁去世,忠臣乎,奸臣乎?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司马孚

    文/三 少我在写皇帝之死第36讲的时候,懵了半响。当皇帝曹髦被成济一剑刺杀的时候,百官都不敢上前,只见司马孚跑上前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大腿上,哭着说:“陛下之死,我有罪!”就这一段历史,我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到曹奂被废黜,离开洛阳的时候,司马孚泪流满面,又哭着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

  • 司马懿斗不过诸葛亮,他弟弟司马孚只用一招就斗败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咔咔奇摩标签:司马孚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项羽部下有一个武将名叫司马卬,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项羽封为殷王。但殷王司马卬虽然是个将才,人品却不怎么样,是个趋炎附势的随风倒,在刘邦项羽之间摇摆不定,叛服无常,最终在彭城之战中被杀。司马卬死后三百余年,他的后裔司马钧再度入仕,被

  • 你不知道的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生在东汉死在西晋,一生效忠于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司马孚

    司马懿,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在三国里面非常有名。公元249年,魏明帝去世后没几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握曹魏政权,成为曹魏的权臣。曹操奋斗了一辈子打下的江山,结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落到了司马家族手里。当然,司马懿之所以能快速掌握大权。不仅和自身有关,也和自己的家族有很大的关系。司马懿家族庞大,里面

  • 魏晋禅代之际的司马孚

    历史人物编辑:南海风云谈标签:司马孚

    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短短数语,被大多数人直斥为虚伪。汉魏时期,天下大乱,名门豪强有不顾宗族只求立功业,如马超,钟会,也有先以保全宗族,后再求个人发展,如荀彧将宗族迁至冀州,董和将宗族迁入益州,而司马朗举宗到黎阳。按司马朗迁宗

  • 《卧龙苍天陨落》如何打张梁二形态?躲掉单臂大回环,活用化解

    历史人物编辑:全民电子竞技标签:张梁

    动作游戏《卧龙苍天陨落》即将在3月3日正式发售,不过很多玩家早早就体验了试玩版,从目前得到反馈来看,虽然是同一款游戏,但各个平台的情况大不相同,其中PS4、PS5、X1、XSS、XSX等主机平台得到的反馈都比较不错,在PC端方面,其中Steam可以说是翻车了,各种BUG层出不穷,简直要了玩家们的命

  • 天公将军张角、张宝黄巾起义,竟然“是伟大的科学家汉版乔布斯”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张宝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撼动大汉王朝五百年基业,张角、张宝兄弟二人到底是什么玩意变的?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这两个人一定不陌生。黄巾之乱掀起了大汉王朝的动乱,从两个人的口号来看,这二位身上有点“神活”。苍天从字面意思看是老天,其实是指穿青挂皂的汉朝官员,当时汉朝官服都以青色为底。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