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览是“河北四庭柱”之一,能和许褚硬刚,为何却被赵云一枪击败

高览是“河北四庭柱”之一,能和许褚硬刚,为何却被赵云一枪击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话笑侃 访问量:3904 更新时间:2023/12/10 2:37:13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河北崛起的袁绍,一度成为实力远超曹操的中原第一人,不仅地盘大,资源足,更重要的是,手下的能兵强将不在少数。

刘备手下有关羽和张飞,曹操手下有典韦和许褚,而袁绍手下最著名的将领当属“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些人绝对是“前三国时代”第一梯队的猛将!

那么问题来了,“四庭柱”中的高览能够和许褚大战不落下风,为什么到后来和赵云交手,仅是一枪便败于马下呢?

一、“河北四庭柱”不是浪得虚名

1、官渡显威

在“河北四庭柱”中,颜良在二十回合里打败徐晃,文丑能在五十回合与赵云不分上下,张郃也只是五十回合就和张辽打成平手,由此我们可以轻易的推断出,与三人齐名的高览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武力必然在线。

事实上,后来发生的官渡之战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大军对峙,作为发小兼死敌,两个人的唇枪舌战自然是避免不了的,一番对骂之后,袁绍直接祭出大招“吾奉衣带诏讨贼”,一下就把曹操的势头全部压下去了。

既然嘴上丢了脸,那就直接开干吧!曹操让得力干将张辽出击,袁绍一方则派出张郃,两人的武力相差不大,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2、高览与许褚之战

张辽这边拿不下张郃,许褚那边也被高览给拖住了,之后曹操让夏侯惇曹洪联合发起攻击。说实话,许褚上阵,压根就没占到什么便宜,原著中也没有说他在武力上能够碾压高览。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张辽和张郃对战,前者占了主动权,许褚还有必要上场吗?许褚和高览单挑,如果也占了上风,曹操会忍不住让夏侯惇他们再助阵吗?

所以高览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短时间内和许褚不分上下并非虚言,大家不要以为他在一些娱乐作品中存在感低,就主观的把他归类为“二流武将”的行列。

二、高览与赵云的交锋

1、死于偷袭

高览之所以一枪都接不住就被赵云击杀,其实之前有很多朋友都尝试做了分析,大慧看了一下,大多数都认为是赵云搞了偷袭,并非公平的战场搏杀,所以高览最终的结局显得很窝囊。

高览和赵云交手是在“穰山之战”,当时曹操和刘备两方交战,一开始曹操打不过刘备,于是坚守不出进入僵持阶段。刘备以为曹操惧怕,压根没想这是个圈套,表面是退却,实则是让人去抄了刘备大军的后路。

最终刘备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派出关羽和张飞回军驰援,但很快就传回了关张出师不利的消息,刘备无奈只好全军回援。

刘备出逃后遇到了刘辟等人,最后重整旗鼓看看能不能东山再起,结果好不过三天,又遇到了张郃,张郃可是昔日袁绍手下的爱将,刘备心里是清清楚楚的,直接没打算硬刚,选择了夺路而逃。

要么说曹丞相技高一筹呢,刘备此刻又掉入了高览的包围圈,眼看走投无路了,刘辟打算为刘备开路,结果被高览三招杀掉,刘备无人可用,只好自己上了。

千钧一发之际,高览发现后军有骚乱,这一转身竟看到赵云杀奔过来,一枪就把他给斩杀于马下。

2、深层次的意义

从整件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高览是打算和刘备面对面打的,赵云突然出现在后面,高览完全没有发觉,加之赵云当年正值年富力强,比高览的整体素质要强上一筹,成功抓住了高览的命门弱点,一击必杀也就出现了。

换言之,单纯从原著的记载来看,赵云确实洗脱不了搞偷袭的嫌疑,这一点大慧还是和很多网友的想法一致的。

从原文的故事看,高览是死于赵云的偷袭战术,但我们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当时的环境和作者的用意。什么意思呢?从单纯的文学创作角度看,高览之死基本是提前设定好的,或者可以说,即便他和赵云正面交锋,说不定也会被一枪击杀。

这可不是大慧说着玩,罗贯中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借高览这样身份的人,帮助赵云一举成名,也就是成为赵云崛起之路上的“垫脚石”。

事实上这是作者惯用的一种创作手法,这样下场的人物绝不是只有高览一人,类似的还有华雄、颜良、文丑等。

大家不妨想想,在十八路诸侯打董卓的时候,华雄出场时是多么的不可一世?几轮干掉了诸侯大军中的数员猛将,武力值被拔高到了极点。

可就在这个时候,名不见经传的关羽出场了,好家伙!手起刀落,华雄人头落地,关羽“温酒斩华雄”从此名震华夏,事实上,高览之死和华雄之死有异曲同工之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标签: 河北四庭柱

更多文章

  • 赵云和河北四庭柱里三个都打过,那么赵云单挑巅峰颜良是何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河北四庭柱

    我个人觉得袁绍的河北四庭柱实是徒有虚名。当然包括曹营的那些所谓的虎将,只要放到蜀汉五虎大将面前都是泰迪对泰森——毫无胜算。若非然,虎牢关吕布一出,藐视天下群雄。看似打酱油的方悦,穆顺,武国安。其实真的都是一方名将,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只可惜他们面对了天下超一流的武将,才成了打酱油的,让人轻易秒杀。 时

  • 纪灵能敌关羽30回合,他打得过河北四庭柱中的最弱者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河北四庭柱

    三国时代,自从吕布死后,五虎将就成了演义中的顶配阵容,能够与他们打平的人屈指可数。不过纪灵打平过关羽,河北四庭柱全和五虎将中的成员有关交手,这5人看起来也似乎具有不错的实力。由于河北四庭柱中的颜良、文丑、高览都死于突袭,张郃也貌似有摸鱼划水的嫌疑,因此有人觉得纪灵的武力值可以比肩4位河北名将了。袁术

  • 袁绍手下的“河北四庭柱”真的很菜吗?不偷袭关羽不一定能赢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河北四庭柱

    东汉末年,诸侯中势力最强大的就是袁绍,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凭借其强大的背景实力,袁绍兵不血刃的占领最富饶的冀州,后又吞并青州和并州,并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天下诸侯莫不

  • 关羽秒杀颜良文丑,赵云秒杀高览,是否说明河北四庭柱徒有虚名?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河北四庭柱

    既然说的是关羽秒杀颜良文丑一事,那题主所问的是演义中的事情。而所谓河北四庭柱,主要讲的是颜良、文丑、高览,以及张郃等四人。那么,关羽秒杀了颜良文丑,赵云一枪刺死了高览,那是否说明河北四庭柱是徒有虚名?颜良和文丑,是袁绍常挂在口中的上将。而要知道,袁绍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一位诸侯,如果颜良和文丑是徒有虚名

  • 赵云平文丑败张郃、秒杀高览,能否战胜河北四庭柱之首的颜良?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河北四庭柱

    河北四庭柱是评书中的说法,指的是袁绍麾下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位武力最强悍的猛将,从演义来看四人武力确实相当厉害:颜良20回合击败徐晃、文丑五六十回合战平赵云,张郃和高览联手激斗张辽和许褚两人也打了个旗鼓相当。赵云和河北四庭柱中的三人都交过手,分别是磐河之战战平文丑,穰山之战击败张郃,张郃甚至在汉

  • 赵云面对河北四庭柱中三人不败,如果遇到了颜良会如何?来看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河北四庭柱

    三国时期是天下英雄表现自我的大舞台,尤其那些战斗力极强的猛将纷纷名扬天下,其中如蜀国五虎将,河北四庭柱,江东猛虎孙伯符,力大无穷的典韦、许褚……这些人都十分勇猛。加上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渲染,大家就更对这些猛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比较有意思的是,五虎将中的赵云与河北四庭柱中的三人都有过交手,而且战绩

  • 贵为“河北四庭柱”但一生只参加两场战役,就战死沙场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河北四庭柱

    《三国》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人都是反复看过几遍了,在《三国》被翻拍成了电视剧之后,热度也是再次提升了不少,里面的各种角色也是成功吸引到了不少观众的眼球。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所有大将成名的背后,都是有着无数的人物来衬托的。今天跟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鼎鼎大名与颜良,文丑,张郃共称“河北四

  • 三国时期,袁绍账下的“河北四庭柱”,究竟实力几何?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河北四庭柱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有四员大将,被称为“河北四庭柱”。不过这也是著名评书家张国良先生在《平话三国》中创造的概念。近代民国时期土匪则以此为历史背景基础,发展出四梁八柱的内部组织体系。在三国时期就可以看成是袁绍手下的四位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以及八位有名的

  • 颜良和文丑:皆“河北四庭柱”,都被关羽莫名其妙地斩了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河北四庭柱

    颜良、文丑,乃河北名将,东汉大将军最强诸侯袁绍麾下赫赫有名的猛将,威震江湖的“河北四庭柱”排前两名,另外两员名将是张郃、高览。白马之战,既是颜良的高光时刻,同时也将星陨落之时。颜良,以其凶猛无比的武功,震慑了曹营所有将领,“诸将栗然”,无人有胆量敢上前单挑颜良,无奈的曹操只得草草收兵。原来颜良在三合

  • 袁绍的“河北四庭柱”分别是谁,该如何评价呢?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河北四庭柱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欢迎关注本期的《墨说三国》,本期我们聊聊民间评书中几乎和曹魏五子良将、蜀汉五虎上将起名的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 其实历史上没有“河北四庭柱”这个概念,这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张国良老先生在《平话三国》中创造的一个概念。 张国良老先生把袁绍麾下四员大将: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