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褒姒为何不笑?漫长的宫心计之后才有烽火戏诸侯

褒姒为何不笑?漫长的宫心计之后才有烽火戏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37 更新时间:2024/1/19 7:08:02

时两条龙的口水集结成龙珠被冷冻数百年,后于周厉王时附身于一个十几岁的小宫女身上,小宫女因此怀孕,而且一孕四十年,终于在周宣王亲征犬戎期间分娩一女。

你没想错,此女正是日后祸乱西周,平时苦瓜脸,一笑倾人国的褒姒。褒姒难道真的不爱笑吗?其实不是,宝宝心里苦,只是宝宝不说而已。

众所周知,褒姒集周幽王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她为何不说出心中的苦闷?

因为,原因就是金庸笔下的和尚“说不得”。

她心中最重的结,正是她与周王朝的爱恨情仇。且看下文。

第一重仇恨:你妈要杀我

1、 月将升

上面说到的“爱恨情仇”是个偏意词,其实就是仇恨。

周宣王时,西周已经渐渐式微,犬戎连年不来进贡,宣王大怒,决定御驾亲征。可双方一交手,宣王的脸就被打肿了。

脸虽然肿了,但面子却并没有变得更大。宣王命将帅们一路自查自纠,要找出战败的缘由。

大家都是吃皇粮的公务员,都懂得什么叫政治错误,所以周朝兵败,一定不是实力不如别人。终于,将到镐京时,有司市官想到了原因。

司市官说:大王,近日路上总有童谣唱起“日将没,月将升,山桑木,可为弓,结箭袋,倒周廷”,依此童谣中“月将升”来看,月为阴,国家似乎有女祸之变!

司市官就是现在城管的意思,所以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较熟悉。周宣王一听,觉得有道理,一定是女祸影响了自己的战绩!

于是下令:注意女人!

2、小妖也是妖

宣王亲征犬戎期间,朝堂与后宫都交予了姜后打理。这两夫妻十分恩爱,表现在工作与生活中,就是两人心有灵犀。

宣王回宫后,跟姜后提起“月将升”的童谣,提醒姜后要注意女人。没想到姜后说:大王,你说的女人我已经为你除掉了!

原来,就在宣王回宫的前一晚,后宫里那个怀孕了四十年的宫女诞下了一个女婴。姜后知道这个女婴的奇异之处(异种杂交、精子冷冻、延迟生产),心想这妖孽日后定是个祸害,所以自作主张,要宫人把女婴扔进河里淹死。

姜后对宣王讲完此事,总结道:想必这女婴此时已经淹死了。

宣王一听,觉得有道理。月将升,将,表示未来时,小孩子,正是国家未来的花朵,何况这小孩来历不明,童谣说到的应该就是她了。

但宣王还是有点不放心。他做了两件事:一是让宫人再去扔女婴的地方看看有无尸首,二是请来了太史伯阳父。

当时的太史除了记录国事,还负责占卜。伯阳父依宣王之命,占了一卦,发现女祸未除。同时宫人回报,未见女婴尸首。

这说明影响国运的女人还在,宣王整个人都不好了。

3、杀无赦

曹操说,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曹操还说,冤枉啊,我不是这么说的!)

那曹操其实是和宣王学的。宣王得知女祸未解,女婴尸首未见,担心是有人拣走了女婴。于是再下一道命令:全城百姓须将当年出生未满三日的女婴尽数交与司政,一律处决!

连坐!这是比凌迟还要狠毒的招数。想想我们上学那会,如果老师说,谁课文背不出不许走,那大不了就不走了;要是老师说,谁课文背不出,他可以走,但是他同组的其他人不许走,那就断了这孩子的社交圈了。

所以,十几年后,褒姒能不恨幽王的周朝吗?你妈妈要杀我不说,你爸爸还要让我自绝于人民!还让不让人活了?

第二重仇恨:你爸爸杀了我妈妈

1、人民救星

连坐的任务,宣王交给了大夫左儒。

左儒人如其名,一个是左,一个是儒,左说明这人不听话,儒说明这人有品格,跟秦瘦君差不多。

左儒私下说:这任务可怎么完成!杀娃娃比杀我自己还难啊!

任何时候,好人都是有的。太史伯阳父(神棍)此时站了出来,他对宣王说:大王,“日将没,月将升,山桑木,可为弓,结箭袋,倒周廷”,这个童谣您只看了前面月将升这一半,后面还有弓与箭啊!依我卦象来看,这里说到的女人,一定是与弓矢相关的!我们不能贸然屠戮孩子们。

宣王一听,嗯,是这么回事,我后面没考虑。

然后又是一道新命令通发全国:禁弓禁箭。

2、禁弓令

好不巧,两三千年前,通讯不发达,文盲又多,偏远山区的老百姓觉得天高皇帝远的,根本不像现在的老人那样准点看新闻或报纸,一对以造卖弓箭为生的年轻小夫妻因此中招。

就在宣王禁弓令刚刚发布的第二天,这对小夫妻恩恩爱爱地背着桑弓和箭枝一起去城里赶集,结果过城门安检时,守门的卫兵和巡查的城管看到他们的装束,突然一窝蜂地围拢过来,小夫妻寡不敌众,妻子当场被擒,男子死拼得脱。男人一者不知道他们所犯何事,二者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就一个人逃掉了。

卫兵们的目标主要是女人和弓箭,现在女人和弓箭都已经拿到,也就没把男人放在心上,任他逃之夭夭了。

左儒和杜伯一看,现在女人也有了,弓也有了,箭也有了,正应了童谣。于是瞒去男子不说,只把桑女押解到了宣王面前。

事关国运。宣王亲审桑女,尽管没问出个什么,但怎么着也是应了童谣,于是桑女被一刀两断,连夜悬头城门。

宣王问伯阳父,现在国运是否得到扭转?

伯阳父说:嗯。然后转身一脸凝重地离开了。

第三重仇恨:你还强迫我爱你

1、父女缘

第一节说到,褒姒的母亲是老宫女,可第二节为何又说幽王他爸爸杀了褒姒的母亲?

其实桑女与褒姒的母女情缘,源自弓箭男与褒姒的父女情缘。

继续上文。

宣王杀了背弓卖箭的桑女,听伯阳父说女祸已解,于是放下了这件事情。弓箭男第二天想进城探访妻子下落,结果老远看见妻子人头挂在城门,尽管恨得牙养,可是只手无力,只得回头慢慢想办法。

在回程路上,弓箭男走到一条河边,突然看见水面上一群水鸟衔着一个包裹慢慢飘来。男子待包裹靠近,下水抱起,豁然看见一个女婴安然地睡在包裹之中。心下想,失了一个妻子,捡到一个女儿,大概这是上天的安排吧。于是抱着孩子,两人迁入褒城为生。

2、横刀夺爱

三年后,周宣王驾崩,周幽王继位。周幽王暴虐无道,不理朝政,只顾充盈后宫,十几年如一日。

褒城一边,弓箭男含辛茹苦抚养褒姒长大,日日灌输给褒姒的都是他们父女俩与周朝的深仇大恨。褒姒在仇恨中长大,尽管生得倾国倾城,却总有一丝忧愁在心头。

褒城大夫褒珦素有德行,他的儿子洪德是城里的单身黄金汉,自然与城里的第一美人褒姒二人有那么一点暗生情愫。但二人为何没有结果?

还是因为周王朝。

褒珦见周幽王耽于政事,赴镐京面责幽王,结果被幽王关进监牢,一关三年。洪德想尽办法营救父亲,结果均无功而返。但幽王也给了他一个机会——如果洪德能进贡一个让幽王满意的女人,那么幽王可以放归褒珦。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洪德一番思量,几番争斗,最终只有褒姒能救父亲。而弓箭男也只有这么一个机会可能为爱妻报仇,毕竟接近幽王才是报仇的基础。

于是,褒姒远别爱人与父亲,被贡与周幽王。

3、一笑倾国

本文是对上文《褒姒为何不笑》的补充解释,褒姒为何不笑呢?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1、幽王他爹杀了褒姒她妈;

、幽王他妈差点杀了褒姒;

3、幽王夺走了褒姒的爱情;

4、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褒姒恨周朝。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大家基本都听说过,但听说的又基本都是整个故事中的一个小情节。其实,褒姒进宫以后,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宫心计,才最终有了烽火戏诸侯的机会。

比如,褒姒进去后,只是一个最低级别的妃子,她要走的路很长,她需要从妃子登上王后之位,需要把自己的儿子扶上王位,所以她需要过王后申后这一关,需要与当朝太子宜臼斗智斗勇,需要与王后庞大的势力网作战。

当然,最终褒姒八面玲珑,大使连环离间计,让幽王废了申后,逐了太子,立自己为后,立儿子伯服为太子,并成功激起申后的娘家申侯之怒,引犬戎兵马攻入镐京,杀幽王,报前仇,并致西周败亡,平王迁都洛阳,开了大乱局的东周时代。

至于美人褒姒结局?她的儿子和老公都死于犬戎的弯刀之下,但自己因为貌美,逃过一死,被犬戎带走,体验了几日异域风情,最后自缢而亡。

标签: 西周褒姒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就算赵王没将廉颇换成了赵括,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长平之战是秦国能完成统一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最后赵国全军覆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不过急于求胜的赵王在这场战斗中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很多人把这个举动当做了一个转折点,但是就算没换人赵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么?其实也是非常渺茫的,毕竟秦国的国力远强于赵国,打持久战对赵国更加不利。下面小编就

  • 周文王开疆拓土灭密、黎之战 三年灭密五年灭黎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

    导读:周文王二年,周攻灭邘(今河南沁阳北),三年攻灭密(今甘肃灵台),五年攻灭黎(即“耆”,今山西省长治县境)等国,解除了周国北方和西方后顾之忧。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周文王三年灭密商帝辛三十二年(公元前儿世纪),在周灭商之战中,周军攻灭密须(今甘肃灵

  • 李莲英和慈禧到底是什么关系 为何会引人怀疑他不是太监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莲英,慈禧,历史解密

    李莲英是清朝末年时地位最高的太监了,一提起他,我们就会有很多疑问,因为他简直就是个传奇,他的各方面经历让人不禁怀疑:他是真的太监吗?慈禧很早就成为寡妇了,在守寡期间,她跟太监李莲英的关系极好,在李莲英四十岁生日的时候,慈禧送给了他很多的奇珍异宝,就在李莲英陪慈禧看戏的时候,慈禧还会专门为他准备了他爱

  • 古代皇室的生育率低吗?为什么孩子总是夭折?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皇帝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政治权利和财富的中心,作为皇帝的妃子也会有比一人要好的很多的生活。想要进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无数的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希望可以进到皇宫里做皇帝的女人。其实皇帝有那么多的后宫嫔妃并不是完全因为皇帝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后宫的妃子越多越

  • 曹操收编的30万黄巾军为什么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曹操收编的30万黄巾军为什么不用?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交兵,史称官渡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根据《三国志·武帝纪》中的描述:"绍众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也就是说袁绍有十多万人,而曹操兵力不足一万,

  • 戚夫人在古代上是真实存在的,刘邦与戚夫人如何相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戚夫人,文史百科

    戚夫人,称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苏邳州)人,是汉高帝刘邦的爱妃,曾经随刘邦征战四年,她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妃为刘邦生有一子叫刘如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戚夫人在古代上是真实

  • 如何评价垓下之战?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垓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战略决战,发生在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爆发战争。最终以汉军胜利,项羽自杀而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战争结果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

  • 秦始皇为什么宁愿修长城都不攻打匈奴呢 其实里面是有原因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猛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胜利的秦军没有继续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秦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

  • 清代学者端木国瑚主要作品一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野史秘闻

    端木国瑚(1773年~1837年),字子彝、鹤田、井伯,晚号太鹤山人,浙江省青田县城太鹤山麓人。清代学者。公婆船曲小艇子,咿哑响,夫举网,妇打桨。春来春去碧溪头,女儿如花船底养。前溪风好鲤鱼多,鲤鱼换酒桥头家。同声欢笑同声歌,深深摇入芙蓉花。芙蓉面面不分散,船头船尾日相见。日相见,浪悠悠,夜相思,亦

  •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政变,这十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政变,这十人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六月初四,大唐发生了巨变,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带领十名将领在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进皇宫的路上玄武门设下伏击,李世民带领十名将领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