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指的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以及赵国的平原君赵胜。
这四位公子中,只有春申君黄歇,不是王族出身。他的故事和吕不韦基本雷同,我甚至怀疑是司马迁打了个瞌睡,把吕不韦的故事安插在了春申君身上。
因为有身份特殊性,使得春申君在四公子当中,十分另类。他算不上是公子,因为他不是王族后裔,但是偏偏又跻身于四公子行列。论结局,春申君黄歇也是最惨的。
一、先看看战国四公子都是啥下场。
1、孟尝君田文。田文又被称之为薛公,因为他的封地在薛,他家祖上是齐国王族,所以虽然他是庶出,却也勉强可以称之为公子。
田文乐善好施,所以在继承爵位以后,招揽了大量门客。这个时候他名声大噪,甚至秦国都请他过去做相国。
由于田文的名声太高,完全盖过了当时的齐闵王。气得齐闵王分分钟要找田文拼命。因此齐闵王便找了个借口,要治罪于田文。
田文无奈就跑到魏国做相国了,结果这个田文居然联合其他几国发动了对齐国的战争,还顺便逼死了齐闵王,差点导致齐国亡国。
齐襄王继位以后,田文如日中天,谁的命令也不服从,完全是自己的王者。可惜去世以后,他的几个儿子争夺家产,结果薛邑被齐国、魏国联合给灭了。
2、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的故事就更精彩了,当初秦昭襄王派白起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差点就打下邯郸城了。没想到魏国公子魏无忌,居然上演了一出窃符救赵的戏码。
在魏无忌的帮助下,赵国挺了过来,而因此魏无忌在赵国的声威如日中天。甚至连平原君赵胜也要甘拜下风。
此后秦国又跑来攻打魏国,魏王赶紧去请魏无忌回来帮忙。一开始魏无忌死活不肯来,后来在大家的劝说下,魏无忌才回到魏国。并且以上将军的身份,联合五国联军,击败了秦国大将蒙骜。
秦国大军一度被逼退回到了函谷关内,可惜这个时候秦国上演反间计,公然祝贺魏无忌登上魏王宝座。因此魏王十分恼怒,就架空了魏无忌。此后几年魏无忌整天饮酒作乐,最终安然去世。
3、赵国平原君赵胜。赵胜是四公子里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不过他旗下出了一个名人,就是毛遂自荐的毛遂,后来也成了赵国重臣。
赵胜是赵国王族,因此被赵王任命为赵国的相国。由于他也广纳门客,一直以来和魏无忌是并驾齐驱的。
但是在窃符救赵以后,赵胜心甘情愿地拜服魏无忌,认为他才是更牛的那个人。此后魏无忌在赵国就一直凌驾于赵胜之上。
赵胜是安享晚年的,他去世以后,封地也是平平安安由他的子孙后代继承。一直到了赵国灭亡,才算终结。他的下场算是最好的了。
4、楚国春申君黄歇。黄歇本来只是楚国派遣到秦国的使者,秦楚盟约达成以后,秦国便将黄歇和楚国太子熊完留在了秦国长达10年之久。
等到楚顷襄王快不行的时候,黄歇为了让熊完回去继位,设计让熊完逃脱,自己留在了楚国做人质。等到熊完回去以后,秦昭襄王便将黄歇放了回去。
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原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史记》
黄歇回到楚国以后,得到了熊完的重用,成为了楚国的令尹,也就是相国的意思。此后黄歇开始招揽各路英才,跻身于战国四公子之一。
这个熊完一直没有儿子,国家没有继承人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此春申君黄歇便不断到民间找善于生孩子的女人去陪熊完,可惜还是没儿子。
这个时候一个叫李园的人跑来把自己的妹妹献给了黄歇,等到他妹妹有了身孕以后,李园便让黄歇来个移花接木,将李园的妹妹送给熊完。
等到李园的妹妹生下了儿子,成为了楚王的继承人,那不就是说黄歇的儿子成为了楚王嘛!因此黄歇就答应了这件事。
后来熊完去世以后,黄歇的儿子还真的做了楚王。这个故事是不是和吕不韦、赵姬的故事很类似?几乎一模一样好吗?
黄歇没高兴多久,就被李园埋伏的人给杀了,此外黄歇全家也都被李园给诛杀。从此李园成为了楚国的掌权者。可见黄歇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结果害了自己和全家人。是四公子中下场最惨的一个。
二、春申君黄歇的悲剧,源于他的贪念。
他本身不是楚国公子,所以没有继承权。但是在李园的安排下,他似乎发现,自己的儿子可以成为未来的楚王。
这个诱惑力实在是太强了,甚至超过了自己成为楚王的诱惑。因此春申君黄歇果断地接受了李园的建议。岂不知他已经陷入了李园设下的圈套。
当时他的门客还多次建议杀掉李园,以除后患。可是黄歇却比较乐观,他似乎觉得李园这家伙太软弱,成不了大事,没必要下手。
甚至可以说,黄歇已经把李园当成了自己的小舅子来看待。结果没想到李园先下手为强,把黄歇给灭了。
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史记》
如果黄歇没有对楚国王位的贪念,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善终的局面。哪怕是下一任楚王剥夺了他的权力,他也能做个富家翁。可惜他却在寻求超出自己实力范围的东西,这种贪念自然会造成他不得善终的下场。
总结:黄歇当年也是冒死才换取了后来的名利。
黄歇年轻的时候,也是非常有胆略的一个人。他敢于只身前往秦国做使者,敢于和太子熊完在秦国做人质。敢于私自放走熊完,自己留下来受死。
按道理来说,黄歇这已经算是孤注一掷了。因为当时秦昭襄王一度想要杀掉黄歇,最后被范雎给拦了下来。
如果没人阻拦,黄歇是不是就这么没了呢?他也算是慷慨悲歌之士了。他的勇敢,为她换来了后来数十年的富贵人生。
这和吕不韦又比较相似了,吕不韦是富商,但是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帮助嬴异人上位。所以换取了后来的荣华富贵。你愿意付出所有财产,换一个未知数吗?恐怕不愿意吧?这就是胆略。不管他们的结局如何,他们的生命中有那么一两个瞬间是值得后人敬佩的。
参考资料:《史记》
读历史,一定要先从《史记》入手,通俗易懂,文笔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