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祸福相伴。我们总是在得与失中徘徊,无论是帝锦繁华还是寻常巷陌,我们都在不停的奔波与积累。得失俨然成了人生起伏的标准,更是人生成败与否的标志。而我们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我们得到了自己想得的,但我们似乎并没有因此满足而欣喜多久,因为我们失去了初衷。得与失总是如影随形,我们应该不忘自己的初衷,不计较事物的成败,既然选择了开始,便应该风雨无阻。至于成败,随他去吧;桑榆东隅,置之度外,且看云卷云舒花开叶落人生古稀依旧如花。
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叫昭文的琴师,因为擅长琴技而闻名天下。但是到后来他竟然放弃自己的特长而封琴不再弹奏,便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每当我弹出一个声音就会影响另一个声音,只有停手不弹的时候万物才得以五音齐全。我们能理解昭文的前半生,他为了琴技肯定也是寒来暑往日夜操劳,最终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但最后封琴可能人们无法理解甚至说他“老壳有包”亦或境界太高。
试想如果我们为了想要一个木头玩偶势必要去损坏木头,在得到玩偶的时候木头也就失去了。而昭文所说的音律也是如此,世界本来就有自然的声音,老子说“大音希声”便是如此,而刻意弹出来的声音就像施工场地的噪音一样,它的出现打破了万籁俱寂的自然,使得自然失去原本的自然之声。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得失,获得财富却让健康溜走了,抓住了爱情却又放走了权位。
在得失之间徘徊固然让人为难,但顾此失彼却更让人不知所措。就像战国时期的曹商因为在出使秦国的时候帮秦王谋划而获得了百乘车辇的赏赐。因此开心不已,回国的途中嘲讽庄子身居陋巷织鞋度日,并炫耀自己的才能。庄子毫无保留的反唇相讥说秦王每次生病都会召见医生,治好疥疮就会赏一辆车,舔治痔疮会赏五辆,而你能得百乘想必有更下流的方式了。曹商用丧失尊严的方式换来荣华富贵是值得深思的,只看到所得而看不到自己失去的是极其危险的。
而我们眼中的得往往是别人眼中的失,在有些光荣背后也同样伴随着他人的耻辱。西方哲学家曾嘲笑一个平民说如果他愿意跟他学习结交权贵就可以不用过清贫的生活。而这个平民却说如果你向我学习安贫乐道粗茶淡饭,就不用过卑躬屈膝整日逢迎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在于自己,是把一生当成生活还是被生活裹挟一生,只在于你是否计较得失。
无论得失,无论荣辱,我们不应该此间徘徊,更不应该顾此失彼。我们应当在得失的漩涡中呐喊应当在荣辱的泥沼中高歌,既然已经出发便应当一往无前,即使没人知道风雨兼程的远方是否依旧风雨。你看花开花落几番荣辱,云卷云舒何曾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