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天下三分,每个阵营之中都有自己的
将才与军师
。其中很多人才身处不同的阵营之中都存在着各自的宿敌,他们暗自
较量
,但是也互相
敬佩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曹操和刘备,这两个人本来就是站在各自的政治对立面的,但是曹操也曾
煮酒论英雄
,认为刘备乃是当世豪杰。这两个人都曾经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而
兵戎相见
,但是又能为了共同的敌人一起联合起来,成为暂时的朋友。
这两个人就是身处不同阵营之中,互相
较量
的同时却也能互相敬佩的一个例子。再比如司马懿和诸葛亮也是如此,他们都交手数次,但是暗地里也都认为对方很
有才华
。另外还有一对宿敌也很值得介绍,这二人就是
。
战国时期,他们二人曾一起学习
兵法
,但是转眼间却
反目成仇
,从此再相见就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这二人本是师出同门,后来却一个
终生残疾
,一个
战死沙场
。
鬼谷子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鬼谷子是我国第一位隐世高人,他的弟子几乎都是
卓越不凡
的。因此当初孙膑与庞涓也是拜在他的门下学习兵法,不过起初这二人是很和睦的经常一起
切磋
学习。
然而庞涓当时认为自己已经
学有所成
,因此他就独自前往魏国,后来被魏国拜为
座上宾
,成了魏国大将军。孙膑很快接到了庞涓的邀请,也来到了魏国。
起初孙膑觉得自己终于又可以见到当初的同门了
满心欢喜
,结果来到之后却是遭遇了
前所未有的打击
。
庞涓之所以希望孙膑来到魏国,只是出于
嫉妒
怕孙膑有一天会超过自己,于是在孙膑来到魏国之后就
陷害
他,又在他脸上刻了侮辱性的字。然而仅是这样庞涓还不放心,他又在
挖掉
了孙膑的膝盖骨,历史上也有人认为砍掉了他的双脚,不过无论是哪种刑罚,这对信任着庞涓的孙膑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孙膑由于行动
不便
,后来也不能随意走动了。这个时候庞涓才终于放心他留在魏国,不过幸好孙膑也没有对自己
自暴自弃
,反而是努力为自己
争取
机会。
有一次齐国使者
出访
来到魏国,孙膑听说以后,就想尽办法见到这位使者,并
说服
对方带自己回齐国。著名的历史故事田忌赛马,我们都听说过。这个故事其实就是齐国使者将孙膑带到齐国以后发生的。而这次赛马也成功让孙膑获得了田忌的赏识,于是孙膑开始有了自己的
出头之日
。
此后孙膑并没有立刻就
报复
庞涓而是一直等到公元前342年,也就是魏国进攻韩国的时候。韩国实力不如魏国,于是前去齐国请求援助,孙膑就采用了著名的“
围魏救赵
”的方法,后来又带领齐国军队直接进军魏国首都。
孙膑当然知道庞涓不会那么傻的就上钩了,于是进入齐国境内之后,他就命令士兵在三天内依次减少土灶。如此一来,庞涓就以为是齐国军队怯懦了,他就只带领个一部分精锐部队开始乘胜追击。不过他这次却是完全掉进了孙膑的圈套里了。
当时孙膑早已经在马陵这个地方设下了
埋伏
。并且在等待庞涓上钩的过程中,他还砍下了那个地方一棵树的
树皮
,并写下了“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的话。终于在日暮时分,庞涓果真到了这个地方,他看见了大树上有字,前去
查看
的时候,结果齐军这个时候直接朝他身边的军队放箭。这个时候庞涓也明白过来,自己已经
走投无路
了。他仰天大喊一声:“
遂成竖子之名
”,之后就自刎而死。
结语:其实如果不是当初庞涓自己心胸狭窄,怕孙膑比自己更出色的话,他也不会落得被
逼死
的下场。倘若他能心胸宽广的和孙膑一起在魏国发挥才能共同治国的话,恐怕今日二人面临的结局又会有所不同了。古人云:
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句话倒是很符合庞涓的做法,只可惜庞涓也是一代英雄却落得如此
凄惨
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