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战国将星白起,会死于自己扬名之战的余波

为何战国将星白起,会死于自己扬名之战的余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醉风文史 访问量:4176 更新时间:2024/1/23 10:26:09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秦孝公变法之后,特别是秦昭王以来,秦国的将坛百花争艳。单从有名的来说,白起王龁王翦李信王贲,乃至后期的蒙武蒙恬,无不驰骋疆场,为大秦帝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众多将领之中最亮眼的一位非白起莫属,而他也是秦国死得最为憋屈的将领之一。

我们先了解他。白起(?—前257年),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戎马37年,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功绩卓著,声震天下。据史料考证,白起为将时斩首敌人达92万人,占秦孝公至秦始皇灭六国兵众165.5万的一半还多。(见林剑鸣《秦史稿》第十章)可谓兵锋所指,战无不胜。但为什么最后还是拥有一个被秦昭王削去武安君爵位,令赐死的结局呢?

【大秦帝国之崛起白起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先看白起的扬名之战,这场战斗无疑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从公元前262至公元前260。持续三年时间从一开始的王龁与廉颇对峙,到后来变成白起与赵括相斗,形势急转而下。赵括显然不是武安君白起的对手,于是大败,赵军有近40万人被白起坑杀。战神白起的名字再一次声震天下,各诸侯胆寒。但也正是长平之战,将白起再一次围绕在阴谋的漩涡之中,引发了杀身之祸。

【长平之战被坑杀的赵军遗骸—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分析:

1.长平之战的余波

可能你会有疑问,白起被赐死的时候长平之战不是早已经结束了吗?其实长平之战距白起赐死仅有3年时间。而3年时间里足以改变白起的命运。长平之战后,白起率军直捣黄龙,乘势占领武安(今河北武安),直逼赵国都城邯郸。白起为了早日为秦国建立不朽事业,加紧为决战邯郸备战,所以就派人请秦国增加兵粮。

这在军事上没什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长平大败后,赵国已经兵员大量减少,粮食物资已经难以在支撑一次大规模战役。而反观秦国,军事大胜士气正旺,又缴获了大量军事物资,可谓兵锋正盛。而其余诸国则被秦国长平之战与强盛的国力所震慑,也不敢发兵援救。

【长平之战形势图—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由于军事的过盛,造成臣盛君微,功高盖主,再加上赵国的所谓议和,虽有“远交近攻”的大方略,也抵挡不住一纸空文——班师回国。

但这之后,赵国却不履行和约,秦王大怒,要攻打赵国,作为武将本应支持,却为前一次无端的“班师”怀恨在心,于是投了个反对票,还发表了生硬的言论,引发了秦王的怒气。这其中虽有怒气,但如此与君王对着干,为秦王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

2.生性自傲、舍我其谁

白起和大多数武将一样,军事才能与傲气成正比。尤其是长平之战后,秦国二攻邯郸时任王龁为将,王龁虽然也是名将,但和白起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围邯郸城九月有余,邯郸城丝毫不伤,而这时的楚魏联军已经快到达邯郸城下。

【第二次邯郸之战想象图—图片来自网络】

秦王急的上火,三次请白起为将,白起均不从。甚至回答“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这一下捅了马蜂窝了,秦王直接削去武安君爵位,贬为庶民,流放阴密(今甘肃灵台)。在收到前线的败报之后,秦王一怒之下赐白起死罪,白起也在收到自诀的宝剑后,自刎而死。从此一代名将陨落在历史的天空中,化作了尘埃。

3.将相不和尤重

战争其实是文臣与武将的晋升之路。战争开始,武将为尊,战争议和文臣为尊。中国古代无论哪个朝代都是如此,因此对待战争是战还是和,文臣与武将总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之上。当然这不足以制白起死罪。矛盾的根源其实是白起与秦相范睢。一方面就像廉颇与蔺相如之间,谁都不安于爵位与权力在谁之下,另一方面范睢个人心胸狭窄,心存嫉妒。心不和,则行不致。难免会存在煽风点火。为此白起与范睢之间矛盾重重。

【范睢剧照—图片来自网络】范雎(?-公元前255年),字叔,为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官至秦国宰相。

早在长平之战后白起请求粮草,攻打邯郸。范睢就找到秦昭王一句“秦兵劳”(《史记白起列传》)一句话把话说死了。这之后,秦王找范睢去请白起出山。白起一听是范睢就从“不去”该为“生病”。可见两者有多么不和。最后煽风点火,添油加醋,逼着白起自觉坟墓。白起的结局很大一部分都要记在“范睢”的身上。而范睢之死的原因与诬陷白起也有很大关系。

4.思想的觉悟

这听起来有些别扭,但事实也证明如此。长平之战可谓是白起为国征战37载,杀伤敌人最多的战役,而且多为“坑杀”。这在道义上已经下了死罪,虽然是为国尽忠。可能是良心觉悟,在临死之前畅言“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这也可以证明白起是自愿自死以谢天下,而不是凭借此时自己的威信反动叛乱,以求自保。

【白起自刎想象图—图片来自网络】

不管怎么一代名将以一种不是“武将”的方式,没有战死沙场,却毁在自己人手中,着实可惜。如今的陕西境内仍有当时秦人所修的白起祠、白起坟等等,白起若生而有灵,也会感到欣慰的。

参考资料:《史记白起列传》《战国策赵策》《士人与战国格局》

大家还认为白起之死是什么原因呢?请在评论区告诉我吧。

标签: 白起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白起,韩信,项羽三大战神打仗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白起

    在中国古代发生了许多战争,同样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和能够领兵打仗的战神人物,其中白起、韩信、项羽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但是这三人谁的领兵打仗能力更厉害一点呢?韩信一生中可谓百战百胜从无败绩,而他最出色的两场战役就是“井陉之战”和“潍水之战”。井陉之战,韩信以三万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大败拥有二十万兵力的赵军

  • 白起的巅峰一战:千里奔袭,重创魏国、赵国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白起

    华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然率兵在韩国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与魏国、赵国作战。与军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占领了魏国大片的城池。这一战,魏赵联军共阵亡十五万。在很多人看来,长平之战是白起的代表作,也就是说,很多人一提到白起,就会和长平之战有关。不过

  • 白宇《蓬莱间》:想给白起刮掉胡子

    历史人物编辑:琦话摄影标签:白起

    两人在同一部剧中被大家所熟识,相对于朱一龙势头强劲,白宇的发展就有点不尽人意,除了在资源上有点小虐,还有一个小可能,就是他已经有女朋友了,很现实的一个原因,在娱乐圈想要发展得好,你得有实力有流量最好是个单身狗。很多人是从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的曹光开始认识白宇的,值得一提的是,剧版影版中的曹光都

  • 秦昭襄王为什么杀白起?嬴稷杀了白起后,有过后悔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白起

    说到白起很多人会想到战争,或许白起这个历史人物从出生开始就伴随着战争色彩。他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书有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

  • 白起和吴起,谁才是你心中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白起

    春秋战国时期烽烟四起,白起吴起在历史舞台上大发异彩,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战神”,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下这两位大神的传奇之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可谓经常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战争和动乱经常充斥着这片华夏大地。此时,一个国家政权的兴旺,经常会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所影响,这些将领有的英勇无敌,有的足智多谋,

  • 打仗时白起严禁战士吃羊肉,士兵无法理解,白起:你走50步试试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白起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在诸侯争霸的局面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战国七雄已经形成,各个诸侯国都非常注重拥有出色的军事人才,因为在战争中,这样的人才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秦国最终能够灭掉其他六个诸侯国,统一天下,其中白起的贡献不可或缺。然而,白起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杀伐之人,他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

  • 难以置信,孙膑竟然是被佞臣气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孙膑

    那么一个大军事家,怎么就会被气死呢?这也太让人蒙圈了吧!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军事家再大,也只能在战场上发挥出神奇的作用来。如果把战场换成了官场,你再有军事谋略,恐怕也斗不过那些精于官场之道的政客们。孙膑也正是在官场上的争斗中,摔了一个大跟头。而且,还正好摔倒在了一个污泥沼泽地里,弄得浑身都是猪屎狗粪,

  • S31赛季上分英雄推荐,狂铁品质升级非常成功,孙膑火了一个赛季

    历史人物编辑:爱妃说笑了标签:孙膑

    S31赛季过去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可能还有很多小伙伴非常迷茫,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英雄去上分。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从S31赛季开始到现在热度和强度都非常在线的三位英雄。上分推荐——沈梦溪 首先推荐的这位英雄就是沈梦溪从S31赛季刚开始的时候,我就跟大家讲过这个英雄一定能上分。这个英雄在本赛季当

  • 孙膑作为军事泰斗,为什么没留下真名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孙膑

    孙膑是中国古代,极为出色的军事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战略战术,比如围魏救赵、添兵减灶。对于“孙膑”这两个字来说,孙是姓氏很好理解,“膑”这个字的解释,代表古代的一种剔掉膝盖骨的刑罚。司马迁之所以称之为“孙膑”,主要的原因是,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竟然没有留下名字。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孙武去世一百之后,孙膑

  • 孙膑被庞涓挖去膝盖骨,并在其脸上刻字,后来孙膑的报复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孙膑

    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很有名的军事谋略家,他和师弟庞涓师出同门。但是后来庞涓用奸计让当时魏国的君主认为孙膑是奸细,后来对他施了黥刑和膑刑。一个是在脸上刻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罪犯,而另一个是直接把人的膝盖骨挖掉,后来孙膑辗转到了齐国去当齐国的军师。在齐国和魏国对垒的过程当中,他杀掉了庞涓报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