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钟会和邓艾必争的地方,张仪要白送给楚国,甘茂却坚决反对!

钟会和邓艾必争的地方,张仪要白送给楚国,甘茂却坚决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颜小四煮娱 访问量:3434 更新时间:2023/12/30 23:08:43

张仪想把汉中白白地送给楚国,并且分析了秦国占有汉中,所带给秦国的危害,但是他的见解,却遭到了甘茂的坚决反对。

甘茂绝地反击的言语,充满了理性的光芒,从中也可以看出甘茂不拘于现状,有着长远的眼光。

张仪想把汉中,送给楚国,他的想法,其实也是很实际的,但是也反应出了张仪眼光的短浅。

汉中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巴蜀的门户,有汉中则有巴蜀。”《战国策﹒秦策》

譬如后来的三国时期,曹魏灭蜀,也是先派遣钟会邓艾先取汉中的,然后才攻入了蜀地。

张仪放弃汉中,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

“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 《战国策﹒秦策》

就是因为汉中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也是楚国很看好的地方,所以楚国总是虎视眈眈的盯着汉中。而我们秦国呢?能做的只是长期派兵驻守,伤神劳力,所以说就是秦国的累赘。

张仪的大意就是,把汉中送给了楚国,我们秦国也不用派兵驻守,而楚国呢?本来对汉中,就垂涎三尺,把汉中送给他,他们一定会对秦国感恩戴德的。

张仪为了让自己的见解说得更加的明了和通透,他举了一个例子。

“有汉中,蠹。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财,则伤本。” 《战国策﹒秦策》

张仪将秦国拥有汉中,所受的伤害,很形象的表达了出来。

汉中对秦国而言就像蛀虫,树如果种的地方不合适,人们就会破坏它;家里如果有非取之有道的财物,也是会伤害人的。

仪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他的见解,只是局限于事物外露的表面,并没有深入思考,去弄清事物的本质,去站在国家的战略利益的角度上,放眼天下,去思考问题。

毕竟汉中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自古兵家的必争之地。

秦国的大臣甘茂对张仪的看法,是坚决反对的。

甘茂看问题,剥茧去丝,很具有战略的眼光。

甘茂兼顾秦国的现实,也着眼于长远的将来,并且做到了,还没有亡羊,就已经补牢了。心思是周密的。

“地大者,固多忧乎?天下有变,割汉中以为楚,楚必畔天下而与王,王今以汉中与楚,即天下有变,王何以市楚?” 《战国策﹒秦策》

甘茂首先说明,拥有宽大的土地,应该是一个国家强势的象征,是不应该有忧患的。

但是诸侯一旦有什么变动,做针对秦国进攻的举动,秦王瞅准了时机,慷慨的将汉中割让给楚国,并与之讲和,楚的做法必将背叛天下诸侯而与秦王联盟的。

这对秦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也做到了有备无患。

甘茂接着说了将汉中白送给楚国的看法。

如果将汉中白送给楚国,楚国是不会领情的,楚国会这样认为,汉中已经是成为了秦国的累赘了,秦国才会这么慷慨。

更何况,大王您现在就将汉中割让给了楚国,万一天下诸侯有什么变动,到那个时候,您用什么来与楚国交换呢?

甘茂知道汉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汉中将是秦国出奇制胜的一枚绝佳的棋子,在和对方的对弈中,秦国因为占有汉中,已经是稳操胜券了。

标签: 甘茂

更多文章

  • 三人未必能成虎,秦国攻打宜阳能够成功,只因甘茂耍了一个小心眼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甘茂

    文|飞鱼说史战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秦国逐渐强大最后一统华夏的过程,从秦献公嬴师隰到秦始皇嬴政,秦国经历了八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这期间没有出现过一个昏君。何也?历史之必然。你可能会说,怎么会没有呢,秦武王嬴荡就是一个昏君,其实不然,秦武王在位虽然时间比较短亦或者他的行为举动有点让人摸

  • 此国君主为炫耀勇力,亲自扛鼎,白起、甘茂:大王不可!举鼎绝膑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甘茂

    公元前307年八月的一天,秦武王嬴荡(这名字取的好)在甘茂、白起和孟奔等一帮文臣武将的簇拥下来到东周故地视察周王室,虽美其名曰觐见周王,但东周自平王东迁后势力一落千丈,各诸侯国群雄逐鹿,大有取周而代之的趋势。作为年仅23岁的秦武王嬴荡,其取周代天下之心更是急不可耐。秦武王嬴荡一行人觐见周赧王后,周赧

  • 历史上何人,先辅秦,后叛秦而走——甘茂

    历史人物编辑:圆圆爱搞笑啊哈标签:甘茂

    秦相甘茂甘茂,是下蔡人。曾侍奉下蔡的史举先生,跟他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给秦惠文王。秦惠文王见到他后,很欣赏他的才识,就派他带兵去助魏章夺取汉中。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即位。当时张仪、魏章已离开秦国。不久,秦公子赢辉和陈壮在蜀地叛乱,秦武王派甘茂前去平叛。随后秦武王任命甘茂为左

  • 《英雄志》:地狱业火,焚我残躯,天生反骨者唯有秦仲海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秦仲

    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如今金庸古龙都已逝,依然是写不完的《英雄志》。《英雄志》有四大主角,杨肃观、秦仲海、卢云、伍定远。在这四人中,秦仲海是命运变化最巨大的一人,一生悲苦,变化多端,但又天生反骨永不屈服。秦仲海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他的苦难一生皆因他的父亲叫秦霸先。秦家遗孤秦仲海秦霸先出

  • 秦庄公讨伐犬戎发家,兼国十二开地千里,吴起逃楚变法强国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秦庄公

    前言周孝公年,秦氏为周氏王朝下的一个小封国,后对平王殷勤侍奉,封为诸侯,开疆扩土,东出以攻西戎,拿下大片国土。秦孝公时,公子商鞅闻秦国招贤纳士,助孝公变法;秦国与魏国交战,魏将吴起大败秦国,魏武侯登基,奸臣挑拨武侯离间吴起,吴起被迫逃至楚国。有楚尹王重用吴起,楚国在吴起之手开始变法强国,国内权力更加

  • 秦庄公击猃狁,标榜史册,统率秦庄公出兵的人是谁?至今争论不息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秦庄公

    关于秦国的历史,本应从非子得封秦地说起。是的,非子因善养马而得周孝王封秦地,成为了秦国的始封君。但非子既不是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他的封地不足五十里,不是诸侯国,只是依附于某一诸侯国的小小“附庸”而已。所以,史家论述秦国的历史,都从秦襄公率兵救周、并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后算起。司马迁的《史记

  • 秦攻赵时,“齐国”为何在打酱油,田单复国之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田单

    晓知识,大世界。上次讲到秦昭襄王提拔白起打赢了长平之战,那么在这场耗时几年的战争中齐国又在干什么呢?为何会坐视不管。 齐国在齐威王时期任用邹忌、田忌、孙膑等政治军事家,国势兴隆,桂陵、马陵两战的胜利使之成为头等强国,至齐宣王时,已是“齐之强,天下莫能当 ”。 可惜盛极而衰,在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

  • 翻烂了兵书,谋划了3年,田单打赢了一场几乎没有可能胜利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田单

    文|飞鱼说史有些人的成功靠运气,就像影视剧中头上顶着光环的主角,想死都难。有些人的成功靠头脑,在普通人觉得一件物品没有什么出奇之余,这些人却能看到它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加以利用,成就自己的事业。有些人的成功靠勤奋,不仅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毅力,而且处处会给其他人惊喜。而田单却是综合了这三种因素的人,所以他

  • #历史故事#,虚张声势·智摆火牛阵,力复七十城燕惠王听信了田单的反间,派骑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田单

    #历史故事#,虚张声势·智摆火牛阵,力复七十城燕惠王听信了田单的反间,派骑劫替回乐毅,继续包围齐国的即墨。即墨守将田单富于计谋。他让老兵和妇女上城值勤,替下壮丁,从中挑选了五千精兵,又准备了一千头牛。他先派了几名间谍,到骑劫那里说城中粮食已尽,不出三天就要投降了。然后,给每头牛都披上图案怪异的衣服,

  • 齐国名将田单围攻燕军一年未攻克,说客写封信,燕国将领自杀城破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田单

    田单,战国时期齐国的远房宗室,也就是齐王的远房亲戚,田单曾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挽救濒临灭亡的齐国,替齐国收复七十余城,从而成为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名将。唐朝时,田单同孙膑、赵奢、廉颇、李牧、王翦等被追封为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宋朝宣和五年又被列为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一。但大名鼎鼎的战国名将田单,也有啃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