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可是柳下惠大家都可能听过,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大夫(官职),从小饱读诗书、为人和善,是一个大家斗称赞的正人君子,而盗跖就是柳下惠的亲弟弟,盗跖从小和他哥哥不一样,不爱读书只喜欢到处游玩,小小年纪经常调皮捣蛋,家人非常不喜欢他,加上鲁国国君有次出访,不懂事的盗跖惊扰了国君,虽说国君没有怪罪什么,但是柳下家族把盗跖送给了自己的远房亲戚收养,从此不管盗跖的死活。
就这样盗跖因为幼时的玩闹,被逐出家门,从此过上“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生活,好在幼年期打下的基础好,没有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遭受什么伤害,反而通过自己小时候的见识和过人的气魄,慢慢的发展成为约1万人的庞大队伍,要知道在当时一个国家能拿出8000军队就是了不起的了。
春秋时期正好处于东周最腐败的阶段,周王朝采取的是诸侯国拥护中央集权的统治,但是周的政权无力干涉这么多的诸侯国,所以当时连年混战,百姓过的很惨,经常从一个打仗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时,又被打仗洗劫一次,盗跖在鲁国境内席卷了黄河流域以北。
由于当时诸侯国的军队还没有盗跖的人马多,大的国家有厚实的城墙和城门,小的国家只能赔钱赔物,祈祷盗跖不要打击他们的势力,就这样一直过了中原地区的盗跖联盟终于走向了灭亡的尽头!
农民起义军虽然壮大的十分迅速,但是内部往往管理混乱,尤其是拥有了以前没有的财富时所表现出的贪婪,这也是史书记载盗跖的最大恶绩,可是一个人能贪婪到哪里去呢?终于许多的诸侯国对这个“农民武装”开始联合镇压,当兵力相当的时候,起义军最终失败,盗跖也被杀害了,史书没有记载他的生卒年月,也没有记载他埋葬在哪,只是寥寥几笔带过他所做的坏事!
随着最新的文献出土,我们对盗跖这个人物更加细致的了解发现他并不是那么的“可恶”,但是也绝对算不上一个好人,只是一个童年被伤害过的孩子,所犯下的一切也都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