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不是帮错人了?项伯是项羽叔父,为何三番五次帮刘邦

是不是帮错人了?项伯是项羽叔父,为何三番五次帮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事如烟 访问量:111 更新时间:2024/1/26 17:22:32

项伯项羽的叔父,在项羽成为西楚霸王的道路上,这一位叔父一直是他身边强有力的追随者和协助者。

但是作为项羽的叔父,项伯却曾经三番五次地帮助过项羽最大的对手刘邦,甚至在刘邦登上皇位之后,与项羽关系十分亲近的项伯还依旧安享太平。

项伯的身份地位允许项伯投机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几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项伯想要帮助的人并不是刘邦,只是在阴差阳错之下让刘邦得救了而已。

其次,因为与项羽关系特殊的原因,项伯在楚军队伍中的地位相对比较特殊。

一般情况下,项伯不可能轻易获罪,而且,没人知道最终获得胜利的究竟是谁,所以项伯帮助刘邦的这些行为有一种投机的目的。

作为项家人,项伯的每一个举动,其实都是在为了家族未来的繁衍和荣耀考虑。

在项伯的想法里,他一直是跟在项羽身边的一个助力,如果将来项羽能够取得成功,获得一统天下的权力,那么他也会成为最大的功臣,没有任何损失。

而如果恰巧项羽失败了的话,那么最有可能打败项羽的就是他的好兄弟刘邦。这个时候,曾经多次帮助刘邦的他就可以趁机保住一部分项家血脉。

也就是说,项伯三番五次帮助刘邦的行为,其实是在合理地运用自己现有的资源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做打算。

从侧面帮助项羽

从事情发展来看,项伯帮助刘邦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在另类地帮助项羽呢?

以项羽准备偷袭驻军灞上的刘邦来说。

当时,因为刘邦先行进入关中的原因,项羽心中对此有极大的不满。

但是,由于在此次事件之前,两人已经约定好谁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所以项羽也不好随随便便毁掉约定。

而偷袭的建议正是当时范增给项羽提供的。

按照项羽和范增的想法,刘邦当时顶多有10万人马,而自己这一方足足有40万。尽管这40万人马是项羽的人马和诸侯军队人马的总和。

但是,他们依旧自信地认为,就算是自己的军队单挑刘邦也可以获胜。

当时的项羽为了能够尽快地夺回关中地区,他连夜整顿军队,想要用偷袭的方式打败刘邦。

不过当时的项伯对于这件事情表示出一定的抗拒,因为他不确定这件事情一定就能够成功,一旦失败,刘邦的势力会因此大涨,项羽则会彻底失去进入关中的机会。

当年刘邦仅凭两万人一路杀入武关,并逼退了当时具有强大后援军队的子婴。尽管项羽现在看似拥有绝对压倒性的人数优势,但战争的胜负结果仍然不容乐观。

除此之外,当时的项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短板——后援力量极其薄弱,项羽的军队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如果一旦与刘邦开战并形成拉锯战,那么最终失败的一定是项羽。

一旦失败,项羽就极有可能失去崛起的机会,所以对于偷袭开战这件事情,项伯其实并不十分赞同。

也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之后项伯自己独自夜探刘邦军营的事情出现。

只不过,在这一次夜探军营的过程中,项伯恰好遇到了对自己有恩的故友张良,他出于报恩以及保护两者关系的目的,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张良,然后张良才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主公刘邦。

也就是说,虽然在这件事情中,项伯看似是帮助了刘邦,但实际上他想帮助的只是张良,同时他这也是为了避免项羽遭遇惨败。

鸿门宴

得知项羽想要杀死自己的刘邦,急于向项羽求和,于是鸿门宴随之而来。

并不知道项伯夜探刘邦军营事件的范增,以为刘邦此次前来是不请自来,于是他就顺势提出了在此次宴会上杀死刘邦的计谋。

但是,项羽却对这个计划不予理睬,因为此时的他并不想杀死刘邦。

不过,项羽的不作为并没有打消范增的计划,在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范增把项庄找来,他想要借用项庄舞剑的机会,趁机干掉刘邦。

因为他一直认为刘邦是项羽的一大劲敌,这个人会成为阻碍项羽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

而项伯在看到项庄拿着剑突然出现的时候,他就明白了一切,他知道范增还是选择了动手。

他不得不以舞剑为名,挺身而出保护刘邦。与其说他在保护刘邦,不如说他在保护项羽的名声。

此外,刘邦既然来参加宴会,就说明他已经选择了妥协。

项羽完全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地就进入关中地区,然已经达到了进入关中地区的目的,就没有必要杀死刘邦,以免让楚汉两军成为死敌。

项伯选择出手救下刘邦,正是他在分析利弊之后做出的最终选择。

结语

在楚汉之争的最后阶段里,项伯其实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了项羽的失败,他知道,这种失败的颓势并不是自己一人之力就可以力挽狂澜的。

这个时候如何隐晦地帮助刘邦,并让他记得自己的恩情,就成为了项伯最需要考虑的事情,这也是他在后来屡次帮助刘邦,并在刘邦登基之后得以善终的主要原因。

项伯是一个有前瞻性的聪明人,虽然他从情感上是支持项羽的,但是在意识到项羽的缺陷之后,他还是理智地选择了多次帮助刘邦这个敌人。

因为他知道,帮助刘邦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准备一条退路。

标签: 项伯

更多文章

  • 项梁项伯兄弟俩为什么助刘邦得到了天下,却不帮自己的侄子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项伯

    项梁和项伯都曾经帮助过刘邦,但是出发点不是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因此说项梁和项伯吃里扒外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到底怎么回事呢?刘邦在沛县起义,算是农民起义军中的一部分,实力非常的弱小。即使这样,队伍里面也有人叛变。谁呢?雍齿。雍齿是沛县的世族大家,因此看不起刘邦这个小亭长。刘邦率军攻下丰邑后派雍齿来守卫。

  • 项羽的叔父项伯,先后4次救下刘邦性命,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项伯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建立汉朝,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功不可没。要不是项伯,那刘邦早就被项羽杀害,也不会有后来的汉朝,更不会有后来的汉高祖。而项羽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亲叔叔竟然会站在敌人那边,多次去帮助自己的敌人。不然的话项羽早就可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自己也不会兵败亥下,乌江自刎。在历史上,项伯先后4次站在项

  • 始料未及,项羽被亲人出卖,项伯为何与刘邦联手给项羽下套?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项伯

    项羽士兵40万号称百万,沛公士兵10万号称20万,力量不能相抵。项羽叔叔左尹项伯平时与张良关系较好,晚上急忙来见张良,告诉他所有的真相,劝他一起离开,不要白白死去。张良说:“我不能说,我派韩王菲公来,所以张良和项伯可以看到裴公、裴公和项伯约结婚,我进了门,秋不敢等个人账户登记,没收国债,将军”。所以

  • 项王欲杀了太公让汉王投降,汉王不听从,项伯来劝说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项伯

    公元前203年,项王带领着自己的军队攻打瀚文所在的都城,但是汉王在他手下的帮助一下安全的逃走了,他独自一人和另外一位大臣逃到韩信的军营,他们一路渡过黄河,风餐露宿,终于到了这里。剩下的将领们发现连皇帝都跑了,自己留在这有什么用,也就陆陆续续的带着一些财宝,从安营扎寨的地方逃走了,也一同去追随汉王。当

  • 如果项羽抛弃妇人之仁,将叔父项伯杀死,历史会不会重写?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项伯

    如果项羽抛弃妇人之仁,将叔父项伯杀死,历史会不会重写?两千多年前,两个在乌江岸边争得死去活来的男人,一位活成了有争议的帝王,一个活成了英勇就义的战神,不说他们是谁,大家也猜到了他们就是刘邦和项羽。刘邦做了大汉开国皇帝,但是他抛妻弃子、背叛兄弟,以非常手段登上皇位,让人所不齿。而项羽自刎乌江,与虞姬的

  • “人生污点莫须有,功劳项羽很清楚”,项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项伯

    “人生污点莫须有,功劳项羽很清楚”,项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项伯这个人。在笔者看来,项伯实在是一个愚蠢的家伙,他的种种行径为刘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他是刘邦安排在项羽军中的卧底。可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蠢人罢了。项羽有两个叔父,一个是项梁,一个

  • 项羽身边最大的间谍,其实并不是项伯,而是默默无闻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项伯

    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实力。这个回答是对的。那除了实力以外呢?我认为是孙武所说的:知彼知己。要想了解自己,这个只要主帅头脑清醒,勤于军务,一般来说,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想要了解敌人就难了,而针对这种难事,人们一般采取的解决方法,就是派间谍。楚汉相争的时候,也不例外。刘邦手下有一个叫曹无伤的人,跟

  • 鸿门宴上保护刘邦的项伯,在侄子项羽死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项伯

    楚汉之争最后以刘邦大获全胜为结局,本来凭借项羽的兵力和能力战胜刘邦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无奈最后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而这一切与项伯脱不了干系。项伯还是项羽的亲叔父,按这关系来说,项伯怎么会这么糊涂,身在楚营心却向着汉中,帮着刘邦最后害死了自己的亲侄子呢?在亲侄子项羽死后投靠刘邦,还被刘邦封为射阳侯,

  • 项羽的亲叔叔项伯,为何三番四次背叛侄子项羽?他最后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项伯

    熟悉历史的读者,都知道西楚霸王项羽有个亲叔叔叫项伯,他在整个楚汉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决定了最后的胜利是属于项羽还是刘邦。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作为项羽的亲叔叔,项伯为何一次又一次背叛自己的亲侄子项羽,他为何帮一个外人刘邦也不帮自己的亲侄子项羽?其实仔细看下项伯的生平大概都一清二楚了。项伯是楚国

  • 项伯是个什么鬼,是大智若愚还是大奸似忠?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项伯

    -1-项羽在正面战场上九死一生、险灭秦军主力后,就率领着众诸侯浩荡西进,直抵关中。然而,令项羽不曾想到的是,在函谷关此地竟有刘邦守兵在阻挠自己前进……阻挠自是阻挠不住的,但对此项羽如何能够不恼怒?而再在听到沛公左司马曹无伤的密告后,其更是连夜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对于这一军令,当时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