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姜子牙》的票房成绩能否超越《哪吒》难下定论,但毫无疑问《姜子牙》已经完全具备超二十亿票房的体质,一起来看看吧。
Ps:下文有轻微剧透,小伙伴们慎读。
和《哪吒》轻快、活泼的剧情走向相比,《姜子牙》走的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从影片一开始,不管是从画面的色调、背景音乐、台词等要素来看,《姜子牙》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压抑、阴暗、寒冷等直观感受。但就是这样偏向暗黑系的风格,主创们却驾驭得轻车熟路,也正是这样暗黑的风格,才能将封神大战之后天下的满目苍夷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暗黑向的国漫大电影,对于导演和主创团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考验。毕竟是动漫,它不仅要讨好成年人,也要讨好青少年,作品利用神兽萌宠“四不相”的活泼、可爱,轻巧化解了压抑的氛围。一明一暗的强烈对比可以让人在黑暗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可以说是非常巧妙精湛的手法。
《姜子牙》的暗黑风格和封神大战之后世界的残破不堪相辅相成,在点明主题的同时,又引人深思:封神大战真的是为了苍生吗?
在现代很多学者看来,封神榜不仅仅主导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变革,更是神仙们酝酿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阴谋。而这一场阴谋的主导者便是元始天尊。虽然这场阴谋最终引得后人传扬赞颂,但对于当时的三界来说,却引得多少生灵涂炭。
《姜子牙》便是从这样的背景出发,揭露了神仙们的丑陋的嘴脸。位高权重的元始天尊和十二金仙代表的玉虚宫,虽然表面看起来堂而皇之,正义凌然,开口就是为了天下苍生,但总归给人一种邪恶之感。
姜子牙作为作品的主角,在封神大战时本可以成为众神之长,但却在诛杀妖狐的最后一刻,为了妖狐体内的人类女孩放过了妖狐的元神,最终被贬到北海。
他最终还是喊出了:“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纵!”、他最终还是悟出了“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真正的神”,这两句台词可以说是《姜子牙》整部作品的核心价值观。最终,姜子牙帮助小九成功转世为人,他砸断了天梯,也砸断了连接着神界和人界的最后一把宿命锁。
是人、是神、是妖,都应该由自己决定。
姜子牙的结局和原作既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地方在于姜子牙最终并没有接受封神,原著的姜子牙在人界位极人臣,而电影中的姜子牙最终跳出三界,掌管了关押众神的地方,成为了自己的神。
《姜子牙》的结局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这样的一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超越了《哪吒》,它将所要表达的价值观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哪吒》所要表达的价值观是定义自己,那么《姜子牙》想要表达的价值观便是敢于否定他人。这样两种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来说都十分激进,都值得当代每一个人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