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祝融”号在火星上发现水的消息,是传得越来越离谱了,已经有媒体说发现的是液态水。但实际上,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研究“祝融”号此前拍摄的照片,在火星车着陆区2 km×2 km范围内,识别出 354 个横向风成脊,有些风成脊上面的小型多边形裂隙,疑似是由水分蒸发或者水汽交换形成的。
新闻联播都报道了
而它们的形成时间,可能晚于100万年,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早在数亿年前就消失了,这无疑是个喜讯。不过,这个研究成果虽然振奋人心,但距今也是近百万年的尺度,与现在发现液态水相去甚远。
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实际上,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平台带着“祝融”号在火星上着陆的时候,反推发动机曾在火星表面上形成了一个冲击坑。放大图片之后,发现坑里有倒影,比如其中的一块石头,上下两部分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且有明显的分界线,疑似是底部被水淹没了,有人怀疑可能是天问一号的冲击坑渗出了液态水,就像用反推发动机在火星表面打出了一口半米深的水井一样。
仔细看坑底
这可能不是天方夜谭,一方面是因为在去年12月15日,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合作的火星微量气体任务卫星,就曾在火星上发现一个面积比海南还要大的地下咸水湖,位置就在水手号峡谷中心区域,最关键的是这个咸水湖在火星地表1米以下深度。
火星水水大峡谷地下1米处有个大型咸水湖
而天问一号降落的乌托邦平原,是火星海洋最晚消失的地方之一,也就是说如果真有地下水的话,它距离水线是最近的,着陆平台反推发动机轰出半米深的冲击坑,还真有可能渗出水来。
原图是这张
另一方面,火星上的平均气温虽然低,达到-46℃,但夏季气温还是蛮高的,有20多度,夏季赤道附近的中午最高气温,甚至可以达到35℃。而天问一号着陆的时候,正是火星的夏季,地下水渗出,还是有可能保持液态的。
祝融号要是能回去看看着陆平台底部就好了
水大概是这个宇宙中最为普遍的东西了,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的组合而已,而占每一个星系绝大部分的物质,就是氢,也就是恒星物质。另外,恒星风、太阳风轰击除了能产生氦3之外,也能产生水,比如嫦娥五号发现月壤和月岩中的水,就是这样产生的。
嫦娥五号也在月球上发现了水
不过,大家对水的形态可能要再拓展一下,除了我们常见的液态、固态和气态之外,还有水岩,即以盐酸矿物质形式存在的水,以及受水的影响而形成的矿物质,比如石膏、水沉石等等,目前在火星和月球上发现最多的,还是这类“水”,真正明确有液态水的证据,目前还没有。
祝融号发现的火星岩石
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的水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