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神话中,黎山老母、九天玄女与王母娘娘是什么关系?谁的法力最高?

神话中,黎山老母、九天玄女与王母娘娘是什么关系?谁的法力最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惊鸿历史苑 访问量:3067 更新时间:2024/1/15 19:02:09

黎山老母九天玄女、王母娘娘之间的关系是笔糊涂账,我说王母娘娘肯定法力最高,但我说的王母又不是你认为的那位,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先从黎山老母说起。

骊山老母

众所周知,共工颛顼争帝失败后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倾地覆,女娲现身补天。

问题就出在这。

1、补天

在神话传说中,天崩地裂之时,天神黎山老母带着两个女儿下界补天。

小女儿化成飞马,寻找五彩石,而黎山老母和大女儿则负责熔炼;当积聚到一定量的熔石,母女乘飞马直上云霄补缺。

日夜更替,小女儿快撑不住了,就在最后一丝缝隙被填补完时,眼晴一闭,就昏睡了过去。

疲惫的黎山老母抱着小女儿刚落到地面,却发现一条黑龙在洪荒中作乱,只好叫醒小女儿,三人联手大战黑龙,并成功将其制服。

黎山老母将黑龙镇压于水下赎罪,卫护此地。

黑龙呼吸之间,使水变温,形成一处天然温泉,这便是后来唐明皇赐给杨贵妃“洗凝脂”的华清池。

黎山老母带着两个勉强打起精神的女儿开始炼石补地,又是一连串不眠的夜晚。

当地陷成功被填平,小女儿立刻埋头呼呼大睡,直到三日后才醒来,也才有了闲暇打量这块炼石之地。

这儿山清水秀,云遮雾绕,百鸟齐鸣,有如人间仙境,小女儿一下子便喜欢上了,于是请求母亲让她在此修炼。

黎山老母笑着答应了小女儿的要求,并要她监视黑龙,防止黑龙逃脱再次危害人间。

小女儿干脆也不变回人形了,以马身就此化成大山,头顶苍穹,脚踩黑龙,守出一方净土,是为骊山。

黎山老母也就成了骊山老母。

《路史》说,“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不管补天的女娲与骊山老母是不是一体,有个事实很明确。

女娲氏在骊山!

随着骊山女娲氏的蛙图腾出土,这只画在彩陶盆壁上的写实蟾蜍,仿佛在诉说着女娲氏经历的那场补天风雨,品味在仰韵文化中的那份独特地位,它,是女娲族兴衰史的见证。

2、秦国先祖

骊山老母,确有其人,乃是戎胥轩的妻子,才能出众,“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

戎胥轩,乃是伯益长子大廉的玄孙。

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舜赐姓嬴;伯益的十六世孙叫非子,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以封地秦为姓,号为秦嬴,所以秦始皇赢政是骊山老母真价实的后人。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也明确提到了这点,借申侯之口道出秦始皇的家族史,“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集仙录》则比较扯,说秦始皇在骊山游玩,突然看见前面有个大美女,当时哈喇子就下来了,上前就要脱人家的衣服。

大美女气坏了,直接施法定住秦始皇,晒完日光披月光,吹完凉风受秋霜,让秦始皇罚站了一日一夜。

这个大美女呢,就是秦始皇的先祖骊山女,她从此不再显露绝美的面容,而是以白发苍苍白老太婆的形象出现在骊山,因此人称骊山老母。

秦始皇当然干不出这种事。

骊山是秦国先祖骊山女的出生地,相当于秦朝的发源地,自秦昭襄王开始,骊山便成了秦国王陵所在地,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曾祖父秦昭襄王以及祖父秦孝文王、父亲秦庄襄王皆葬在于此,有专人看管,秦始皇在骊山祖宗先辈面前对一个陌生女子上下其手,这心该有多大?

从秦始皇修阿房宫的举动来说,除了彰显古今第一帝的风采外,更像是对骊山老母的致敬,以及对秦国独霸天下的自得。

如果不是秦始皇“暴死”,阿房宫必将成为世界又一大奇迹,哪怕作为史上最大的烂尾工程,留存60万平方米的遗址,在如今也依然夺目。

《集仙录》纯粹是闭着眼睛在诋毁秦始皇,完全不顾骊山老母在道经中的形象。

3、名师出高徒

按《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所述,元始天尊日以先天阳炁化生玉皇大帝,夜以先天阴炁化生斗姆元君,又按《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记载,骊山老母乃斗佬所化而成,为上八洞古仙女,如果追根溯源的话,骊山老母乃是元始天尊阴炁之气所成。

若要问骊山老母的法术怎样,这只能往下翻看年代。

战国时期,骊山老母派弟子钟无艳下山助齐宣王田辟疆,保齐国十余年平安,“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齐宣王可算是那位在战乱狂风中保持头发不乱最潇洒的王。

元杂剧中骊山老母是孙悟空的结义大姐,下有二弟齐天大圣,三弟通天大圣(孙悟空),四妹巫枝祇圣母,小弟耍耍三郎,高兴了“攀藤揽葛”,发火了就“搅海翻江”。

唐太宗时期,带着观音、文殊、普贤几位菩萨考验唐僧,结果猪八戒上了当,被吊在树上喝了一晚西北风,真真、爱爱、怜怜哟,专坑不正之人。

骊山老母收西凉国樊梨花为徒弟,教她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术,助大唐征西,最后挂帅封侯,丈夫薛丁山心里有点酸。

北宋时期,骊山老母令穆桂英下山保大宋,抗辽平南征西,领着杨门女将恶战四方,一群寡妇撑起了大宋的脊梁。

李白的诗仙气飘飘,多半是把骊山老母指点磨成针的铁杆当笔了。

白娘子水淹金山寺不出奇,师姐樊梨花、穆桂英阵前招亲都不怕,她怕啥?

但是,糊涂账来了!

骊山老母补天是在五帝颛顼时期,而骊山女出生在商朝,谁才是真的?

还好,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因为九天玄女出现在黄帝时期,比骊山老母补天更早。

九天玄女

《封神演义》也真敢写,商纣王对着美丽的女娲神像起了色心,还在墙壁上题诗,“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结果惹怒了女娲,直接派九尾狐下界,化身妲己,把商搞亡国了。

九天玄女知道了,能骂纣王这个不成器的后世孙三天三夜。

1、生商拓土

你别不信,纣王还真得喊九天玄女为老祖宗。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记》这样写道。

帝喾在娶了正妃姜嫄之后,又娶了有娀氏姐妹花简狄和建疵。这天,三个女人在玄丘河沐浴,这时飞来了一只玄鸟,扑通生了个蛋掉在水中。

三个女人纷纷上前去抢,简狄抢到手后一口吞了下肚,就此有孕,后来产下儿子契。契长大后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赐姓子氏。

契的十四世孙汤,灭夏建国号为商,因此大多商姓之人便认契为商姓始祖。

一只玄鸟造就了商朝!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玄鸟在《山海经》中又叫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并兼任信差,住在幽都之山,乃是西母座前四大祥兽之一,其他三兽为蟾蜍、白兔、九尾狐。

玄鸟怎么与九天玄女扯上关糸的呢?

黄帝战蚩尤,连战败北,退至太山祷告,三日三夜不休,西王母感其诚,于是派弟子玄女下凡传艺,玄女的本体便是玄鸟。

2、玄女传艺

炎帝老弱,失去了对联盟的掌控力,众小部落皆有自立之心,崛起的黄帝率有熊部落挑战炎帝,并于阪泉之战中取胜,成为新任盟主。

炎帝之子蚩尤不服,便率九黎八十一部讨伐黄帝,拉开了远古史上第二场波澜壮阔的中原大战。

九黎拥有最先进的冶炼技术,以机器采矿,“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又打造出了最坚固的盔甲装备全身,是以“铜头铁额”,再加上部落之人体格魁梧,作战凶悍,又善于利用地势兴雨布雾,驱使鬼魅作战,已属无敌之师。

黄帝九战九败,常陷于迷雾中不知方向,只好退至太山之颠,三日三夜行祭礼祈告。这最终感动了西王母,乃命玄女下界相助。

玄女与黄帝相遇于山坳。

“我乃玄女,奉主上之命前来助你,欲求何事?”

“愿得万全法,百战百胜!”

“如你所愿!”玄女传给黄帝符节(玉制)、兵符,授下行军布阵、奇门遁甲等多种术术,并指导黄帝建指南车,以破迷阵。

玄女生在幽都之山,山谷浓雾四季不散,终年漆黑一团,那儿的生灵天赋本能便是识向,因此玄女很轻松帮助黄帝造出了指南车。

当一切准备完毕,玄女再传授五行阵,“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中军无极土”,以克蚩尤之阵。

大战爆发,百鸟军冲锋在前,龟蛇军殿后,龙骧军左导,虎贲军右应,黄帝乘指南车坐镇中军,率领十二联军直冲蚩尤大军。

蚩尤迷阵失效,接连三败,退至冀州之野休整。

应龙受命出战,蓄冀州之水,淹向蚩尤大军;蚩尤得风伯、雨师相助,下起倾天大风雨,借水反攻应龙。洪涛既成,应龙无收水之能,只能狼狈而逃。

事态危急之下,黄帝请来旱神女魃,止住了风雨,一时间树枯草摧,旱地千里,风伯、雨师惧怕而逃走,蚩尤无奈退至涿鹿,再起迷雾阵固守。

黄帝布下五行阵围困蚩尤,然后坐镇中军,以指南车指引方向,又以夔皮鼓助威退妖邪,一举破了雾阵,直面蚩尤。

蚩尤凶性大发,誓死不降,单身攻向黄帝,黄帝以轩辕剑抗之,最终力斩蚩尤。

《山海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黄帝感激玄女相助之恩,便尊玄女为帝师,因为玄女有壬水之德,而壬居天干第九位,所以称之为九天玄女。

抛开神话意义来说,蚩尤由于冶炼技术发达,装备精良,手下为探矿而熟知地理的人才不少,因比善于利用地形地势和自然变化等条件,也就成了所谓的兴雨布雾。

应龙该是黄帝司理水利的大臣,蓄冀州之水估计是决黄河之堤,效果等同于关羽决襄江之堤水淹于禁七军。应龙决堤也造成了洪涝之害,虽平息蚩尤、夸父族叛乱有功,还是被贬去了南方治理水患,戴罪立功。

这都是题外话了。

九天玄女再出现时已是春秋时期。

3、玄女两三事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千是虚数,实则六千。吴王无道,九天玄女奉天帝之命相助越国,于歙州南山六甲岭布下九宫八卦阵,操练君子军六千,成功助勾践复国灭吴。

唐时,九天玄女赐薛仁贵五件宝物白虎鞭、水火炮、震天弓、穿云箭,无字天书征东辽,历经十二年后薛仁贵凯旋回朝,受封平辽王。

宋时,九天玄女传授三卷天书给宋江,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后征辽时再传兵法,大破辽国太乙混天象阵。

助越吞吴是复国,授书薛仁贵征东是平乱,传法宋江是抗争,大路不平待人铲,九天玄女便是引路人。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九天玄女的师傅当然不一般,她就是西王母。

西王母

《山海经》有云,西王母住玉山,“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司天之厉及五残。”

这话直译还真是神话。

西王母长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上插着极品珠玉,张口长啸时,露出一口小虎牙,与身后拖着的豹子尾巴相映成趣,她负责代天行罚处以五种酷刑。

实际上,豹尾、虎齿是族群首领的装饰,戴胜更是权威的象征;善啸是指唱歌好听,如“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其啸也歌,并非咆哮之意;五残是指星象,如果把这些特征组合后是另外一个意思。

西王母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极是奢华,她穿着豹服,镶着虎牙,她的歌声婉转悠扬,她是帝使,替天帝掌管人间刑罚和负责勘察星象。

当穆天子来时,她优美的歌声响荡在昆仑山: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弯弯曲曲绕山间,只见山陵不见尖,山尖还在云外天,但请客人长寿哟,来年再与你笑谈于山颠。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西王母不但不丑,反而是个能说会唱的绝色大美女,更重要的是她掌握有不死药,不过不是蟠桃,而是玉髓(膏)。

黄帝服用的便是峚山白玉中的玉膏,有延年益寿之效。

西王所住的玉山,又叫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从这可以得知,不死药其实是从玉山玉石中提炼出的极品玉髓精华。

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

至此,西王母的玉便有了长寿之意,“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吉祥之意,“君子服之,以御不祥”;成为王朝正统的信物,“至舜时,西王母献昭华之琯,以玉为之”,不仅如此,“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使之又多了一层浪漫的气息。

西王母负有掌管不死药、刑罚、勘察星象的职责,其出身必定不凡,那么她从何而来呢?

2、西王母的来历

东晋葛洪撰写的《枕中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上浮,地下沉,相距三万六千里,累坏了的盘古在玉京山小休,恢复过来继续顶天立地。

过了两劫,至阴之气在下界诞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渐长成人,被探查下界的盘古发现。

一个人干活多孤单啊,盘古就将她带回玉京山,说说话也好。日久生情,两人便结为了夫妇,女孩便是太元圣母。

太元圣母后来生了一对儿女,男的叫东王公,女的叫西王母,够惊喜吧?西王母原来是盘古的女儿!

西王母的地位在东晋时期被推举到顶点,皆因为一个女子,南岳夫人魏华存。

曹操攻打汉中,直接把天师道第三代天师张鲁打崩溃了,等到张鲁一投降,天师道教徒就被大量迁到了洛阳,天师道就在洛阳传播开了。

魏华存,是西晋开国功臣魏舒的女儿,从小好道,加入天师道后并担任祭酒一职。

天师道为了积攒民心搞了不少唬人的东西,道巫掺杂,不满的魏华存便自创了上清道法,走存思观想的正统修炼之路。

上清派奉元始天尊、太上道君为最高神,尊魏华存为开派祖师,同时将西王母列为女仙之首,“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隶焉 。”

西王母在上清派的推动下,逐渐被道教所接受,开始活跃在各类道经上。

3、王母娘娘

蟠桃是谁的?

东汉班固在《汉武帝内传》中写道,西王母下凡会汉武帝,献上仙桃分食。其桃过齿留香,汉武帝便准备收桃核留做种子,但被西王母劝止了,“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

在元杂剧《吕洞宾三度城南柳》中,西王母与王母娘娘已经开始合二为一,两者之间没有了区别。

如今跟俺群仙,同赴瑶池西王母蟠桃会去。如何不见桃花仙女,来此献桃?因师父度脱成仙,将自家结了的仙桃,王母娘娘行献寿去来。恰才杀了的是他幻身。

可见,西王母的影响是逐步放大的,慢慢由帝使转化为与玉帝并肩的女仙之首,而原本的丈夫东王公却在不停弱化,直至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随着《西游记》在明朝的大热,比较接地气的称谓“王母娘娘”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之后的文学作品中,两者互通,不分彼此。如果真要较真的话,应该以元杂剧为分界点,前为西王母,后为王母娘娘。

关于骊山老母、九天玄女、西王母之间法力高低的问题,以时间点和事迹影响程度来说,九天玄女生商,骊山老母生秦,我认为排列应为西王母、九天玄女、骊山老母。

标签: 九天玄女

更多文章

  • 梁山好汉的守护神为什么是九天玄女?弄明白就知道为什么要招安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九天玄女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好汉的守护神是九天玄女而不是其他的神仙,那么大家是不是都会有疑问,为什么是她呢?作者施耐庵老先生如此安排到底是何用意?甚至在原著中九天玄女不仅授予宋江天书,还在后来帮助梁山好汉破了辽国的太乙混天象阵等等。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

  • 中国神话中,黎山老母、九天玄女和王母娘娘三大女神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九天玄女

    神话传说可以说是一直是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各种地域的奇谈怪论,到流传全国各地的志怪小说。中国的神话故事是中国古代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是人类幼年时期通过幻想对天地宇宙、自然万物、生命探索、劳动生活的解说。中国神话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它的神奇、瑰丽,反映出无穷的艺术魅力。而在近代的各类影视作品

  • 九天玄女神数:12个数字排列组合 一秒断卦奇妙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学之道国学馆标签: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神数是什么?九天玄女神数预测又称九天玄数预测学,就是数字的奥秘。在万事万物中都存在有数字的对应关系,数字的位置在先天八卦之中和后天八卦的外围。九天玄数就是用先天之数与天时、地利、人和、应用的数术学。天、地、人的数字内部都有它的秘密,先天八卦数和后天八卦数一起使用,把这些数字的奥秘揭开,就可知

  • 《水浒传》里的九天玄女迷案:她是宋江与朝廷的联络员?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九天玄女

    虽说古代的书中,时不时要涉及到一些神神鬼鬼之事,个人认为,此中用意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文章的噱头,而另一方面也是剧情的需要。那么,《水浒传》里两次出场的九天玄女,又有何深意?话说宋江在江州犯事后,被救到了梁山之上。这时,宋江突然想起了家中老父,执意要回家携父亲兄弟一家上山。按理说,此时的宋江隐隐已经有了

  • 水浒中的“九天玄女授书”,是宋江编出来骗其他人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九天玄女

    在水浒中,关于宋江有一个重要的事件,即“九天玄女授书”之事。宋江确定落草之后,想回家把父亲宋太公和弟弟宋清接上山。到家之后,宋江才知道,原来自家早已经被官府士兵监视并包围了。在弟弟的催促下,宋江只得离开,打算回到梁山,带兵来救父亲和兄弟。宋江刚走,赵能、赵得已经带兵追来了。后来,宋江因为藏在九天玄女

  • 蚩黄大战中的两位神秘女子:九天玄女和天女魃,到底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九天玄女

    黄帝和蚩尤之战堪称惊天地泣鬼神,而在这场战争中,黄帝一方得到了许多大神相助,其中不仅有九天玄女,还有天女魃,那么这两人是否为一人所化,又为何要帮助黄帝战蚩尤?(一)天女魃、九天玄女天女魃,出现在《山海经》中的打扮是一袭青衣,当蚩尤纵大风雨的时候,天女魃出手,令风停雨止从而擒杀蚩尤,所以天女魃的特性,

  • 高茜获得献祭化身“九天玄女”,可奋豆的付出却无人知晓

    历史人物编辑:欢笑和搞笑相承标签:九天玄女

    高茜获得献祭化身“九天玄女”,可奋豆的付出却无人知晓高茜获得献祭化身“九天玄女”,可奋豆的付出却无人知晓高茜获得献祭化身“九天玄女”,可奋豆的付出却无人知晓高茜获得献祭化身“九天玄女”,可奋豆的付出却无人知晓校园中的同学们总有很多天马行空的幻想,而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正是我们校园生活的真实感受,而漫画

  • 水浒中,九天玄女对宋江说的“酆都”,究竟是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九天玄女

    《浅说水浒》第563期(文/焦目)张锦池老师在《水浒传考论》中曾说过,水浒的文化特点之一,是借“神境”,说“人间”。从全书来看,这种表现有多次,其中之一是“面谕式”。即在第四十二回中,九天玄女当面告诉宋江,要他替天行道,全仗忠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除此之外,九天玄女还说出了宋江的出身和责任问题

  • 宋江巧遇九天玄女,公孙胜呵呵一笑,真想已经知晓,贫道去也!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九天玄女

    读《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宋公明在第四十二回中,巧遇九天玄女,并被其所救,还被赐予了三卷天书。也正是如此,方才躲过了官兵的缉拿。那么宋江真正遇到了九天玄女吗?答案显然否定的。九天玄女在中国古代可谓是家喻户晓。更是被传颂为法力无边的女神,在民间更是有着家喻户晓的地位。更是作为道教的应天命之神屡次救各位

  • 发饰像天使光环的古装女子,桃殀气质清冷、九天玄女最梦幻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主场标签:九天玄女

    随着近年来特效技术越来越厉害,古装剧中使用特效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因此各种古装玄幻大剧也跟着多了起来,不管是武侠剧还是架空剧,不用一点特效似乎都吸引不了观众,看古装剧的时候除了逼真的特效令人惊讶之外,剧中人物的造型也越来越玄幻奇特,很多古装剧中的女子都会戴圆弧形的发饰,远远看去,像圣光环一般唯美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