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山海经:轩辕之台、共工之台以及众帝之台,为何人人畏惧不敢引弓

山海经:轩辕之台、共工之台以及众帝之台,为何人人畏惧不敢引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艳芹 访问量:4551 更新时间:2023/12/17 14:26:52

神秘莫测《山海经》不仅记录了自然界的山与海,其中也出现了很多人工建筑物,比如其中的“台”便非常典型,而在这些“台”的描述之后,总会加上这么一句话“射者不敢北(西)向”,这些台果真是所谓的“神域”吗?人的箭头一旦射到向它就会自动反弹?(玩笑话)

(一)最早的台——夏钧台

在正史记载最早的台,是夏启祭祀诸神的钧台,《左传》昭公四年载:“椒举言于楚子曰:”夏启有钧台之享。“这是文献中最早提及”台“的文字,可见至少在夏启时代就已经有了”台“,那么此时的台是做什么用的呢?《水经注》有说道是为”享神“,也就是祭祀诸神的场所。

“启享神于太陵之上,即钧台也”——《水经注·颖水》

很显然这并不是关于“台”的最早记述,在被视为上古神话渊薮的《山海经》中,“台”屡屡出现而且与一个个声名显赫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轩辕、共工、众帝,那么这些台又到底是什么?

(二)众帝之台——镇压之台

《山海经》中出现了很多“帝”,但是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作“众帝”亦或“群帝”,而为他们修建的“台”则兼具祭祀与陵墓之功,甚至可以镇压妖邪,是为“众帝之台”。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海外北经》

而众帝之台的修建,则与大禹有关,准确的说大禹在斩杀共工臣子相柳氏后,其血腥臭不可闻,而且充满剧毒,这些被相柳血液污染的区域寸草不生,更是不能种植五谷。更诡异的是,大禹每一次将此地平整,却总是莫名其妙的再次塌陷,如此三番之后,大禹恍然大悟,于是用挖出的土筑成“众帝之台”以镇压此地,终于大功告成!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是因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大荒西经》

那么,这里的“众帝”都是哪些“帝”呢?阳Sir以为,极有可能正是另一条文献所记载的“帝帝喾、帝丹朱以及帝舜”,每“帝”各自拥有两座帝台,台呈四方状,而且与众(群)帝之台记载的方位也大致相同,均在昆仑之北!

至于为什么每帝各有两座“台”,可能一台为“帝王陵”,一台为“陪葬墓”,比如安徽阜阳双古堆之名,正是来源于此。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海内北经》

(三)共工之台——不敢北向

共工在与帝颛顼争帝位失败,被杀死后其所葬之处,修建了一座“共工之台”,《大荒北经》中提到了关键一点,“共工之台是修建在系昆山上的”这给我们很多启示,所谓“台”既有可能如大禹修建“众帝之台”一样平地起建,也有可能在高山之上修建高台“如共工之台”。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大荒北经》

另外一段记载则说,这座共工之台,形状与众帝之台类似,台四方,但是在台的四角都有一条蛇,蛇身为斑斓猛虎之色,蛇头则都冲着南方。

“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海外北经》

此外,对于这段话,阳Sir注意到了额外的细节:首先,共工之台和众帝之台位置相仿,均处于昆仑之北;其次,在描述共工之台的同时,特意提及了公共之臣“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而我们知道,众帝之台镇压的对象恰恰正是相柳;最后,为何共工之台四角各有一蛇,而轩辕之台却为四蛇环绕?

再联系到这句“台在其东”,阳Sir以为,共工之台众帝之关系密切,两者距离不会太远,共工之台就在众帝之台东面;而共工台角上的蛇,也许就是共工的忠实属臣、九首人面的“相柳氏”?蛇首向南方,自然是因为共工的祖先炎帝是南方天帝。

当然,两段记载中都提到了对于共工之台的敬畏“不敢北射/射者不敢北向”,这里所谓的射,从字面意思理解为“狩猎射箭之人不敢向北方引弓”,正是因为担心会冒犯神灵。当然,“射”也许可以通“涉”,意为涉足,成为普通人不敢踏足的禁区。

(四)轩辕之台——不敢西向

实际上,轩辕之台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轩辕之丘”,阳Sir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在《西山经》中透露了关键一点“无草木”,如果是正常的“丘”,上面怎么会一点草木都不生长呢?只有“台”这种人工建筑因为土质反复夯打,才可能寸草不生。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西山经》

实际上文献中也经常将“轩辕之台”与“轩辕之丘”并列起来,将其与“射者不敢西向”连用,这也再次证明了轩辕之台,正是轩辕之丘,“台”与“丘”可以互换,这点很重要。

“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大荒西经》“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海外西经》

关于轩辕之台的形制,与之前提及的“众帝之台”、“共工之台”差不多,也是四方状。我们不妨联想一下《山海经》中最为著名的“昆仑”,它既可以被称作“昆仑之台”、“昆仑之丘”,也被称为“昆仑之墟”,它的形状也是“墟四方”!而所谓的“四方”,可能正是描述台的平面是最为经典的“亚字型”!而这种“亚字型”则常被用于陵墓与祭坛。

“昆仑墟在其东,墟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墟四方”——《海外南经》

另外,我们思考一点以昆仑为例,《山海经》中所谓的“台”、“丘”以及“墟”,本义上都是人工建筑,但是很多人总将昆仑视为自然山体去按图索骥,当然会差之千里,因为在王念孙的《广雅疏证》也说:“丘、墟,皆故所居也”。引申开来,书中其他记载的“台”也应如此。

最后,轩辕之台还有一点引人注目:“其丘方,四蛇相绕”,之前在说共工之台的时候,留了个小尾巴“台四方,隅有一蛇”,共工之台的蛇,我们可以解释为或许象征着其臣子相柳氏,但是黄帝的轩辕之台,又该作何解释?

阳Sir突然想到,在商周时期的金文中,家族标志(家徽)经常以平面亚字型出现,而且在其上或其周围都有动物形象的出现,所以“轩辕之丘”的“四蛇相绕”以及“共工之丘”的“隅有一蛇”完全可以从这方面进行考量!

轩辕之台同样令人敬畏,因为其处于西方,所以“射者不敢西向射”,说到这里阳Sir莫名地想吟一首诗,来自同样爱看《山海经》的迅哥儿(鲁迅):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其中“灵台无计逃神矢”以及“我以我血荐轩辕”正与本文所说的“轩辕之台”很有渊源。

所谓“灵台无计逃神矢”中的灵台就是轩辕之台、神矢正是指不敢西射之典故。句意则是,如今的妖魔鬼神连黄帝轩辕都不怕了,以致放肆地敢向轩辕之台射箭。这十分形象地描绘出鲁讯留学日本时,中国当时已遭受帝国列强的侵略,以至于跳梁小丑也敢于太岁头上动土,连基本的敬畏之心都没有;而”我以我血荐轩辕“,则同样是指轩辕之台。

如果你也喜欢山海经中的故事,记得关注阳Sir噢!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尽在考古学之眼~

标签: 共工

更多文章

  • 点赞媒体担当!安徽省金寨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向共工社发来感谢信

    历史人物编辑:昆锅美食标签:共工

    点赞媒体担当!安徽省金寨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向共工社发来感谢信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近日,共工日报社收到一封来自安徽省金寨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感谢信。信中对共工日报社在2022年以来,共工日报社与安徽省

  • 非人哉:神仙的另类功能,敖烈能当加湿器,共工能当饮料机

    历史人物编辑:牵你动漫标签:共工

    非人哉:神仙的另类功能,敖烈能当加湿器,共工能当饮料机非人哉:神仙的另类功能,敖烈能当加湿器,共工能当饮料机非人哉:神仙的另类功能,敖烈能当加湿器,共工能当饮料机非人哉:神仙的另类功能,敖烈能当加湿器,共工能当饮料机在《非人哉》的世界中,生活着众多的神仙,他们除了拥有原来的法力和法术之外,随着时代发

  • 申花共工新赛季离队后登场,但意外受伤,他曾经是国足金靴

    历史人物编辑:美好生活狂人标签:共工

    日前,上海申花中锋在杨旭离队后选择了杨旭。杨旭提前离开申花,随即退役,让不少球迷感到意外。因为,以杨旭的状态离开申花后,他至少可以在中超保级队打上主力。不过,经过深思熟虑,杨旭还是决定立即撤军。杨旭希望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足球青训中,成为未来像徐根宝一样的青训教父。虽然,杨旭已经退出职业足坛。然而

  • 山海经:人形神中不仅有五色天帝,还有蚩尤、夸父、共工与后羿!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共工

    说完“兽形神”与“半人半兽之神”,“人形神”才是神祇衍变的高级阶段。他们外形几乎与人类毫无区别,因为这些神在《山海经》的描述中并没有很明确地指出其兽形的组成部分,所以也将其默认为“人形”。而“人形神”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五行符号”神灵的逐渐形成。实际上,即便是“人形神”其中亦有差异,一般来说可以简单分

  •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传说之共工怒触不周山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共工

    据传说,颛顼(ZhuānXū)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住在)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

  • 非人哉:共工初次登场,九月以为他是假人

    历史人物编辑:青哎美食标签:共工

    非人哉:共工初次登场,九月以为他是假人非人哉:共工初次登场,九月以为他是假人非人哉:共工初次登场,九月以为他是假人在《非人哉》漫画中,神仙和妖怪都会登场,目前已经登场几十位神仙和妖怪。共工作为传说中的神,也会来到《非人哉》这个世界中。只不过共工初次登场,可没有多愉快,九月以为他是假人,也因此有了故事

  • 武庚纪:共工一席话,暗示十刑和逆天而行都有奇遇,黑龙要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亚娟聊娱乐标签:共工

    《武庚纪》是当前非常火爆的国漫,改编自郑健和与邓志辉先生联手创作的人气漫画《封神纪》。在原著中,主角团死伤惨重,特别是人气非常高的冥族,最后没有几人存活,大元帅逆天而行也是早早地下线,而且主角武庚最终也没有击败黑龙天。这种特殊的结局,倒也是受到了追捧,不过充满着太多的遗憾,并不能说是圆满的结局。动画

  • 《武庚纪》共工揭穿真相,不死鸟为何不恨逆天而行?

    历史人物编辑:感叹娱乐的伟大标签:共工

    武庚一行人转战来到了深渊,在这里见到了水神共工,也了解到远古时期因为蚩尤族(冥族)永恒之夜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五族联盟的伐天失败。当时的五族燧人族损失巨大,几个哥哥都在这场战争中陨落,最后只剩下了最后一位“金乌”成了燧人族最后的希望。最后也是因为共工发现了龙族在不周山的秘密,撞到了不周山,破坏了龙族力

  • 从甲骨文解读共工的四个身份!原来怒撞不周山只是一次天文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共工

    文丨舞雩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中国历史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和无文字可考的历史。但远古的历史好像是圣人和英雄们创造的,因为流传的故事中只有圣人和英雄。远古湮灭,但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神话故事,虽是神话,人在其中,英雄在其中,历史在其中。那么,那位神话中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是英雄否?/共工的四个古老概

  • 嫘祖养蚕“引发”西方革命,中国丝绸西传,促进欧洲纺织时尚热潮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嫘祖

    引言作为古老东方文化的象征,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千年前,当丝绸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欧洲,引发了古罗马贵族的热烈追捧。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华美的服饰,更是东方古老灿烂的文明。一、丝绸“软黄金”,左右西方经济命脉从嫘祖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