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79年,越南后黎朝洪德十年,黎圣宗黎思诚自感也要学习中国,给前朝的越南陈朝、胡朝编纂史书。于是,他下令让后黎朝历史学家吴士连编修《大越史记全书》。
于是,吴士连学着司马迁,待《大越史记全书》编修完成后,写了一个《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序》。在这本书中,爆料出一个惊天大秘密,就是此时的越南人自认他们也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了。与北方的北朝中国一样,越南在天下的南边统治一方国土。
吴士连在《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序》中写道:“大越居五岭之南,乃天限南北也。其始祖出于神农氏之后,乃天启真主也,所以能与北朝各帝一方焉。”
对于这种自认也是炎帝的子孙,在越南胡朝也曾出现过。话说,公元1400年,靠着与越南南部的占城国打仗,而让军事大权在握的胡季犛,借机篡夺了越南陈朝政权。胡季犛想称帝用到的办法,与400年前赵匡胤所用的方法基本一致。胡季犛在群臣的联名建议下,推辞一番后,废除了越南陈朝陈少帝,自立为王,建立胡朝。
此时,大明王朝派大臣李锜出使越南。目的就是要质问胡朝为何篡位了陈朝的政权。对此,作为皇帝同时又是汉诗爱好者的胡季犛写下诗文,名曰《答北人问安南风俗》。在诗文中,胡季犛写道:“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玉瓮开新酒,金刀斫细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意思是说,我们越南并不比中国差,我们也是衣冠唐制、礼乐汉家的文明之邦。为何这么说?原来,这个胡季犛的祖先也来自中国。据考证胡季犛的祖先名叫胡兴逸,是中国的浙江人。因此,胡季犛自立皇帝位后,就改掉此前越南前黎朝给他们胡家赐予的国姓“黎”,而恢复祖先的胡姓。还自称是虞舜、陈胡公后裔,所以一改以往越南自立为“大越”的国号,将国号改为大虞。而这个陈胡公正是周朝诸侯国陈国的第一任君主。
如此来看,越南跟中国关系亲密。其实,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国直接管辖的领土,曾在这边设置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等地加以管辖。而驻守的将领都是从中国将领。
然而,这一切随着938年的一场战争,让越南看到脱离中国统治的机会。这场战争就是白藤江之战。交战的双方则是南汉政权下属的南汉静海节度使杨廷艺的女婿吴权,与南汉国王刘的儿子刘洪操。
结果在这场战役中,吴权将刘洪操杀死。吴权在交趾等地完全掌握控制权,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安南地区军事独裁者。此后,越南靠此逐渐脱离中国的统治。而殊不知,越南只是从中国割据出去的政权,很多国王都是来自汉人。
比如,吴朝的建立者吴权,是河北人,丁朝的建立者丁部领则是广东人,前黎朝的建立者黎桓是四川人,李朝的建立者李公蕴是福建人,陈朝的建立者陈日煚是福建人,胡朝的建立者胡季犛是浙江人,莫朝的建立者莫登庸是广东人,郑朝的建立者郑检是福建人,阮朝的建立者阮福映是福建人。
如此来看,中原移民逐渐成为越南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他们所代表的是当地的利益。越南的王朝,除后黎朝之外,也多为华裔所创建。越南人说他们是炎帝的后代,也无可非议了吧。当然,这里的越南人,仅仅指的是越南中北部。而南部的占婆等地,跟中国关系估计还不是那么大?
参考文献:
1. 黎崱,《安南志略五代时僭窃》,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黎嵩,《越鉴通考总论》(《大越史记全书》卷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
3.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南北分争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