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179期:因果律
文/王事情
赵公明下山,挟平推之势,打得阐教众金仙抱头鼠窜。一时间燃灯直呼厉害,众道士俱各心寒,正在无法可施之时,西昆仑散人陆压下山,表明自己专程为赵公明而来,“贫道特来会他一会,管教他金蛟剪也用不成,他自然休矣”。事实证明,陆压确实牛逼,仅与赵公明照了一面,便用钉头七箭书之术,连拜21天,三箭了其性命。
不用说,武财神归位,完完全全就是陆压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无可置疑的。但作者显然不这么想。一如梅山七怪之死,众所周知几乎是杨戬一人的功劳,他仗着两样金手指:照妖鉴和八九元功,牢牢克制了七怪的本相,如对付大蛇就变成蜈蚣,对付蜈蚣就变成雄鸡,如此克敌制胜,轻取六怪。对付袁洪稍花了一些工夫,好在有女娲娘娘的山河社稷图,也不算太过费劲。在剿灭七怪的战斗中,一直都是杨戬在浴血厮杀,当然哪吒的帮助也必不可少,甚至战死的杨任、郑伦等人都有功劳。可是最后呢,作者认为他们的付出都很重要,但的确不是扭转战局的关键因素,而是一个连七怪之面都没有见过的人,西周政权之主:武王!
所谓,不是武王洪福大,焉能七圣死梅山!
歼灭赵公明也是一般,一句诗暴露了作者的真正想法,“天意已归真命主,何劳太师暗安排”。当时的情况是,十绝阵已损失其八,作为最受倚仗的战力,赵公明却昏乱不知军务,每天呼呼大睡,而且鼻息之声不绝。这很明显不对劲,闻太师也算神仙之流,与剩下两大阵主商议,都觉得不妙,于是起金钱课,算出赵公明受到暗算。但他们也很没心没肺,明知道周营中高手如云,上有金仙坐阵,下有杨戬等三代精英窥伺,闻太师居然就敢大大咧咧的派出赵公明两个青铜弟子:陈九公和姚少司二人去抢箭书。
周武王的因果律武器在这时候发挥了逆天的能力,尽管他也许在睡觉,也许在发呆,还有可能在走神,但是一种叫“洪福”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向外散发,保佑着西岐将士、百姓不受外魔邪祟侵害。如果钉头七箭书被抢走,赵公明就能逃过一劫,阐教说不清楚还会损失啥,倘若损失了金仙级别的战力,到时候找谁哭去?这么说武王不仅保护了国家和人民,还保护了玉虚宫——世间牛人,无过于此!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如不久黄河、十绝二阵皆破,三霄、菡芝仙及彩云仙子全部战死,周师劫营,纣师大败,闻仲远遁。此时作者又有诗:只为武王洪福广,名垂青史羡姜公。
杨戬得三尖两刃刀、淡黄袍,并收二金毛童子为徒,姜子牙向他恭喜。懂事儿的杨戬立刻把功劳归于二位领导:前缘有定,今得刀袍,无非赖师叔之大德,主上之洪福耳。
吕岳下山,瘟疫肆虐西岐,一城性命危在旦夕,危急时刻,郑伦提兵攻城,杨戬不得已用“撒豆成兵”之法,变出无数士兵,使敌人望风而退。此时作者诗云:武王洪福包天地,应合姜公遇难时。杨戬在火云洞找神农氏求得柴胡并灵药,解了满城瘟毒。作者写道:圣主洪福无边远,吕岳何须枉用心。与之相似的是余德以痘毒要害周营几十万人马,杨戬二入火云洞求来升麻并丹药,旁白:洪福已扶仁圣主,徒令余德逞奇谋。
罗宣火焚西岐,龙吉公主赶来救火,亦是:武王有福逢此厄,自有高人灭火时。而西岐百姓也将此功归于领导,都说:武王洪福齐天,普施恩泽,吾等皆有命也!
燃灯同志更是一语道尽他不出手的秘密:
子牙忧中得吉,就有异人至也。贫道非是不知,吾若是来治此火,异人必不能至。
意思是,我如果出手,就不会有高人来帮忙。言外之意是,幸好我没出手,无动于衷就对了。
谁都知道,哪有那么多有水平的领导啊,武王当然也是这般,仅以封神而言,无论是反击商朝还是金台拜将后的伐纣之战,几乎都是姜子牙在规划,是玉虚门人在冲锋,姬家不过是阐教推到前台的代言人。这么说似乎姬家只是傀儡,然而事实恐怕并非如此,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姬家能得到上至昊天上帝、下至西岐百姓的青睐和爱戴,能够得到这个代言人的资格,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周家父子确实洪福齐天。
在所有人都默认了武王的崇高地位后,他就是无可争辩的一把手。而官场的秘密就是永远不要跟领导抢功,不管是一把手还是二把手。作者显然深得其中三味,都是老油条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