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明左都督袁洪的奇幻人生:朱元璋、朱棣、李文忠都是他的亲家

大明左都督袁洪的奇幻人生:朱元璋、朱棣、李文忠都是他的亲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红旭爱运动 访问量:1648 更新时间:2024/1/30 16:24:46

前言: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六月,驻兵大名府(今河北邯郸)的燕王朱棣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他派往京师的使臣武胜,已经被朝廷打入了大牢。以打促谈,是朱棣惯用的手法。于是他让大将李远率领六千骑兵南下,准备奔袭朝廷方面的粮仓:沛县。

李远换上官军的甲胄,只是在背上插一根柳枝作为区别,一路途经济宁、谷亭、沙河等地之时,居然无人发现。结果朝廷储存在沛县的数百艘粮舟、数百万石粮食,以及不可胜计的军资器械都被焚烧殆尽,史称“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

朝廷方面迅速做出反应,左军都督同知袁宇率领三万大军对燕军展开追击。不曾想李远只是施展了一个诱敌之计,就取得了斩首万余级,获马三千匹的巨大战果,史称“宇仅以身免”。然而打了这样的败仗,袁宇却并没有被朝廷追究。更为神奇的是,等到日后朱棣靖难篡位之后,袁宇还在新朝得到了重用。

而这种种不可思议的源头,还要从袁宇的父亲袁洪说起。

曹国公李文忠的亲家

袁洪,寿州(今安徽淮南寿县)安丰乡三沟村人。元末天下大乱之时,淮楚之间有一位好汉:长枪李中,袁洪就在他手下做了个万户,以骁勇知名。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冬天,袁洪率领手下投奔朱元璋。老朱早就听说过他的名气,而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召见袁洪之后,二人更是一见如故。此后袁洪先后跟着胡大海和邓愈一路攻城略地,在建立了不少功劳之余,也通过了朱元璋的考察。为了进一步发挥袁洪的能力,老朱把他调到自己外甥李文忠的帐下。

久之,命隶曹公李文忠于严州。上告曰:“文忠,朕甥也。以其纯谨可辅,尔善事之。”—《皇明开国功臣名录·卷二十》

李文忠和袁洪一打交道,立刻对其人品和能力赞赏不已。在史书记载中,当时“幕府之筹画,兵政之约束,进退之缓急,赏罚之予夺”,几乎全靠着袁洪帮李文忠一一妥善完成,且从无怨言。李文忠对袁洪愈加器重之余,提出了双方缔结“婚姻之好”的意愿,也就是让自己的长子李景隆,今后娶袁洪的女儿为妻。

吴元年(公元1367年),袁洪升任钱塘卫指挥同知,并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随李文忠取福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调李文忠北伐沙漠。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五月,李文忠大破应昌(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北部达里湖西岸),俘获元顺帝嫡孙买的里八剌。在这一系列的征战之中,袁洪都是李文忠身边的第一亲信。

然而北伐大军班师之后,李文忠进封曹国公,袁洪却被调任濠梁左卫,不知道算不算朱元璋削弱外甥力量的方式之一。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袁洪从平四川,随即留守成都,升任成都卫指挥使,期间平定了筠连州滕大寨的蛮寇。

癸卯朔,四川盗编张复聚众,据筠连州滕大寨,指挥袁洪以兵讨之。编张遁去,洪追至小芒部不及。遂取得花寨,降蛮首阿普等。自是编张不敢复出,其寨悉平。—《明太祖实录卷八十》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袁洪改任太原护卫指挥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升任晋相府左传,仍兼指挥使。太原是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的封国,晋王乃马皇后嫡子,老朱对他十分宠爱。故而将袁洪调去太原,说明朱元璋他忠心的认可。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三月晋王朱棡之国太原,表哥曹国公李文忠亲率大军护送。不知道李文忠到了太原以后,看到多年未见的亲家袁洪,会不会来个一醉方休。我们再补一句,日后袁洪的孙女,嫁给了晋王的儿子。

在太原一待十二年之后,袁洪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升任正二品的山东都司都指挥使,史称“练达兵政,一方仰赖”。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闰四月,就在李善长案爆发前的一个月,朱元璋将袁洪召回南京出任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虽然都指挥使和都督佥事属于平级,但一个在地方上,一个在中枢权力中心,个人感觉老朱是为了以防万一而将信得过的心腹调回京城。

蓝玉案后飞黄腾达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标去世。为了顺利册封太子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在当年八月使了一招调虎离山,以“检阅民户,开耕屯田”的名义,将包括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在内的大批武勋打发去了山西。

山西是晋王的地盘,所以熟悉太原三护卫的袁洪,这一次也在随行之列。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爆发了震惊天下的蓝玉案,除了蓝玉本人在京师被处死以外,他的大批党羽都在山西或被抓捕回京,或被直接诛杀,而其中袁洪必然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年七月,袁洪由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超升正一品的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阶特进荣禄大夫。官阶和品级都是正一品,袁洪的成就可谓是公侯之下的武将天花板。不但如此,当年十一月,袁洪长子袁宇被任命为骁骑右卫指挥使(正三品),两年后升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更是擢升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从一品)。

父子二人同朝为官,一个正一品,一个从一品,简直可以传为佳话。

朱元璋、朱棣父子的共同亲家

袁洪之所以能在洪武朝末期青云直上,笔者以为根本原因有三点:其一自然是他本人的忠心和能力,没有这两样打底,其他的任何都是空中楼阁。其二在于他和晋王之间十二年的情谊和信任,让朱元璋放心让他协助处置蓝玉案。其三在于他和嗣封曹国公李景隆的翁婿关系。

李文忠虽然是朱元璋的外甥,但是比太子朱标要年长十六岁,所以李景隆和老朱前几个儿子应该算年龄相仿。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李文忠之父李贞在给小舅子朱元璋上表之时,提到自己一家深受皇恩,就连“愚呆小孙景隆”也已经叨职于侍卫,可谓“衣冠焜燿于三世,恩泽滂沛于一门”。说不定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册封晋王妃之时,就一起把李景隆和袁氏的婚事也给办了。

不过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给老袁家接连安排了两桩婚事,却一下子把袁家兄妹之间的辈分关系搞得有些尴尬起来。

正月二十四日,朱元璋下旨册封袁洪第三女为岷王妃。岷王朱楩,老朱第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册封为岷王,封国陕西岷州(今甘肃岷县)。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六月西平侯沐英去世之后,朱元璋不放心把云南交给外人手中,于是将岷王的封国从岷州改成了云南。

不过对于李景隆来说,舅公的这个举动不免让他有些尴尬。他的夫人是袁洪次女,本来见到小袁氏称一声小姨子。但是现在人家是岷王妃了,再见面的话得跪在地上磕头称呼表婶了。好在曹国公本人早在一年前的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就佩平羗将军印出镇甘肃去了。而岷王也在成婚当年的九月,和袁妃一起前往云南之国。总算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就在岷王之国的同时,朱元璋又封燕王朱棣长女为永安郡主,命袁洪次子袁容为宗人府仪宾,尚郡主。不过燕王的封国在北平,袁容婚后就要搬去王府,倒也免去了称呼妹妹一声“十八婶”的尴尬。

戊午,以袁容为宗人府仪宾,尚皇孙女永安郡主。郡主,今上长女。容,都督洪之子也。—《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

袁洪身后事

靖难战争期间,袁家人的状态可谓一个天一个地。两个儿子中,长子袁宇官拜左军都督同知,深受朝廷信任。次子袁容则是协助燕王守卫北平城的功臣。两个女儿之中,次女曹国公夫人跟着夫君一起春风得意,第三女岷王妃则和夫君一起被流放到了福建漳州。

据《皇明开国功臣名录》的记载,袁洪的去世时间是“永乐初”,笔者以为最晚不会晚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十二月,原因我们下文再讲。那么朱棣靖难之后,袁家二女的结局如何呢?我们来做一个粗略的总结:

长子左都督袁宇

燕王在登基之后,即下旨废除所有建文新政,并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当年七月,袁宇奉旨前往四川和云南整肃兵备,抚安军民,等到边境宁靖之后,就留镇云南。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

其一、袁宇的官职,《实录》中明确记载为“左都督”。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此时袁洪已经去世,他左都督的官职被新皇帝借花献佛给了袁宇。

其二、袁宇这次去云南,明摆着就是配合妹夫岷王朱楩去和西平侯沐晟争权。这一点在朱棣写给弟弟岷王的信中,就说得很清楚:

赐书岷王楩曰:今遣都督袁宇赴云南整肃兵备,镇抚一方。凡事可与计议而行。夫藩屏至重,贤弟宜慎出入,谨言节饮。庶诸夷有所瞻仰,而不负兄之所望。—《明太宗实录卷九上》

然而很可惜,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闰十一月的时候袁宇来朝,遭到了刑科都给事中马祯、山东道监察御史康郁等人的弹劾。罪名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私役军人耕种官军屯田,侵支官屯子粒,擅用军器颜料”等等。最终朱棣将他留在京师,未再让他重返云南。

次子广平侯袁容

永乐元年二年,永安郡主进封永安公主,袁容也有仪宾进封驸马都尉。此外由于三年靖难战争时期守卫北平城的功劳,袁容还在当年五月被封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驸马都尉、广平侯,子孙世世承袭,给诰券。

袁宇是袁洪的小妾刘氏所生,在他被封为广平侯之后,自然也想给母亲争个名分。所以在当年十二月的时候,翰林侍读学士解缙和礼部官员一起和了个稀泥,封袁容的继母罗氏,又赠其嫡母孙氏、生母刘氏皆为广平侯夫人。

袁容的广平侯可以追封三代,所以笔者才说袁洪这个时候一定已经去世了,他这个庶子才敢为自己生母来争一个夫人的诰命。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十二月,广平侯袁容去世,追封沂国公,谥忠穆。

次女曹国公夫人袁氏

整个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的表现一直被人诟病,认为他是燕军的内应。通过本文的梳理,看他本人和燕王的关系,夫人和朱棣女婿的关系,答案应该可以呼之欲出了。所以战后李景隆以朝廷降将的身份,倨然列于靖难功臣之首。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朱棣指使朝中大臣对李景隆进行了轮番弹劾,最终籍此将其削爵圈禁。李景隆本人死于永乐末年,李家子孙直到四十多年后的正统年间才被恢复自由。袁氏的结局只能是在曹国公府中被禁足至死。

第三女岷王妃袁氏

四哥登基之后,朱楩就被恢复了爵位,并和大舅哥袁宇一起重返云南。然而袁宇不成器,朱楩也好不到哪里去。仅仅一年之后,岷王就因为“惊惑众心,激变夷人”的罪名被革去护卫,召回南京居住。而这一住,就是二十年。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四月,岷王妃袁氏去世,葬于南京太平门外蒋山(紫金山)之下。朱棣驾崩之后,继位的仁宗朱高炽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派中官护送岷王父子迁居湖广武冈州(今湖南武冈)。由于岷王府穷得叮当响,没钱帮袁氏迁坟,只能定时派人来南京祭扫而已。

己酉,书复岷王楩曰:“承喻故妃袁氏坟墓在南京太平门外蒋山下,府中欲岁时遣人往祭。于礼为宜,专此以复。”—《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五》

结语:作为洪武年间在李善长和蓝玉案中有重要作用的袁洪,《明史》居然没有帮他立传,颇有些令人感觉不可思议。而朱元璋之所以会对他如此信任有加,恐怕还是外甥李文忠和亲儿子晋王的加持作用。

建文年间有李景隆,永乐年间有袁容,让败军之将和贪污犯袁宇都逃脱了朝廷对他的追责,不可谓是一种幸运。另外再提一句,和历代大明皇帝身上都有徐达的DNA相同,朱楩以后的历代岷王身上也都有袁洪的基因,甚至于前首辅身上应该也有。

标签: 袁洪

更多文章

  • 袁洪和杨戬、孙悟空法力无二,为什么袁洪还会被杀死而封神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袁洪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凭借七十二变而大闹天宫,和同样精通七十二变的杨戬打的难解难分。《封神演义》中杨戬同样是仗着八九玄功(七十二变)而傲视封神诸神。不过在《封神演义》中,除了杨戬会八九玄功外,还有一个角色也会此术,他就是袁洪。袁洪和孙悟空很像,比如孙悟空是天生石猴,袁洪则是得道的白猿。他们二人都会七

  • 被称为圣人之下无敌的孔宣,却被一个小姑娘连败两次,还都是打脸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孔宣

    在《封神演义》中,孔宣的师承并不知道,仅知道他是世间第一孔雀——瞠目细冠红孔雀;孔宣的实力极其强大,独家神通是五色神光,分青、黄、赤、黑、白五色,五色神光号称无物不收;孔宣就是靠这一独家神通打遍圣人之下无敌手。不仅哪吒和杨戬面对孔宣无能为力,就连道行、法力都在十二金仙上的燃灯道人,对上陆压道人的五色

  • 盘点《封神演义》中的7位散修大妖,孔宣排第三,九尾妖狐排第六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孔宣

    在《封神演义》中,妖族散修是一众另类的势力,他们是上一次天地大劫的失败者,但是残余势力仍然不可小视;在封神大劫的时候,虽然有很多大妖都选择了隐忍,但是也还是有一小部分不甘寂寞的出来应劫,现在盘点封神大劫中的七位散修大妖。TOP、7 敖广敖广应该是最惨的大妖之一了,敖广是东海龙王,在中国以东方为尊位,

  • 陆压能用钉头七箭书杀赵公明,为何却不杀孔宣?陆压道:无能为力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孔宣

    陆压道人来历极为神秘,实力也是一个迷,行径也是颇为怪异,反正就是一切随心所欲;这陆压道人一出场就是用钉头七箭书暗杀了截教外门精英大弟子赵公明,这赵公明的实力到底有多强?赵公明乃是天皇得道的大罗神仙,为人极重义气,为报截教数位天君被杀被辱之恨,下山辅助闻太师征伐西岐。先后打死姜子牙,把哪吒打下风火轮,

  • 《封神演义》中有一神器,连孔宣大神都吃过亏,唯独拿杨戬没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孔宣

    以前说过《封神演义》中的奇异法宝“落宝金钱”,现在再来说说书中的另一件奇异法宝,该法宝的优点是速度快,百发百中,只要放出,敌将都要中招,缺点是威力小,只能打伤对手,不能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这件法宝就是商汤大将邓九公的女儿邓婵玉的招牌神器“五光石”了,是不是很意外?是不是很失望?本以外是类似金蛟剪、混

  • 细数《封神演义》中的4位大妖,孔宣仅能排第三,而袁洪排第四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孔宣

    在封神大战中,虽然绝大部分都是人族修士,但也有少部分妖族加入了其中;能加入此次封神大战的妖族实力都不弱,而这里要说的四位大妖,或许实力并不是最强大的存在,但是在剧情的发展上却极为重要,来看看这四位大妖都是谁吧:TOP、4袁洪乃梅山七怪之首,原形是由白猿修炼得道。其身高八尺有余,相貌英伟,有千年道行,

  • 阐教唯一的大罗金仙,先败于三霄,再败于孔宣,赵公明都能吊打他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孔宣

    由于元始天尊秉持重门第而不重天赋的收徒理念,阐教弟子大多天资平庸,法力平平。元始天尊的徒弟中,居然还有邓华那样的不入流修仙者,法力修为不过炮灰水平,出场便是应劫。反观截教,由于通天教主秉持重天赋而不重门第的收徒理念,截教弟子大多天赋异禀,法力高强。截教门下三代弟子,都足以与阐教二代弟子一战。至于截教

  • 能与孔宣交战两个时辰的大妖,后两度叛出佛教,成三界兵马总司令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孔宣

    在《封神演义》中,孔宣一直被认为是天道圣人之下的第一人,不仅自身法力高强,其必杀技五色神光更是号称无物不收,打跑了道行、法力都在十二金仙上的燃灯道人,就连陆压对上五色神光,也只有逃跑的份。最终,还是只有请来天道圣人准提道人,利用同样无物不刷的七宝妙树,才降服了孔宣道人。但是在与孔宣道人交手的众多仙人

  • 《封神演义》中的六大妖族高手,孔宣屈居第二,第一吃了佛祖金莲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孔宣

    由于《封神演义》主要是截教和阐教之争,其中截教势力最大,原因是由于截教门人弟子多为兽禽异物修炼得道而化形,享有“有教无类,万仙来朝”之美誉。现在来看看在全书中,最强大的六个妖族高手吧。TOP、6 袁洪 袁洪是混世四猴之中的通臂猿,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精通八九玄功的神通广大。他的神通与杨

  • 同为商纣总兵张桂芳、张奎、魔家四将和孔宣相比较,究竟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孔宣

    在封神中,张桂芳、张奎、魔家四将以及孔宣这四位,同样都在商纣担任总兵一职,且他们同样都身有道术,并且在商周之战中,他们都拥有着不俗的表现,那么问题来了,张桂芳、张奎、魔家四将和孔宣相比较,究竟谁更厉害呢?他们之间的实力又该如何排名呢?对于此,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第四名:“呼名落马”张桂芳;张桂芳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