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庞统的策略谁更高一筹?如果听庞统规划,能一统天下吗?

诸葛亮和庞统的策略谁更高一筹?如果听庞统规划,能一统天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史仁穆 访问量:2388 更新时间:2024/2/3 15:57:29

东汉末年分三国,纷争不休,顶尖文臣武将战场争雄,千古兴亡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今朝回头看三国,蜀汉成败最人怜!

大家好,今天,我看三国的时候,又想起了我思考很久的事情,那就是蜀汉卧龙凤雏两人的战略谁的更好?这个问题讨论的人很多,那到底两人谁更胜一筹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看法,我们不说谁对谁错,毕竟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个人的看法是,凤雏庞统的战略更胜一筹,为什么呢?请各位听我细细道来,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大佬多多指教:

诸葛亮的隆中对的好与坏

首先是卧龙诸葛亮,隐居庐中自比管仲,行的却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事 ,羽扇纶巾恣意潇洒,足不出户却知天下之事,刘备慕名而来三顾茅庐,孔明以隆中对之策规划许以刘备天下三分有其一,刘备心悦诚服,以孔明为上宾相请出山,孔明感刘备赤诚,遂许以驱驰,自此,茅庐闲置,孔明满怀希望和信念,随刘备出山战天下,似龙归大海,猛虎出山,鸟入山林,九州五岳天下四海,从此都成了卧龙腾冲翱翔之地。

(1)趋于完美,又过于理想主义

然而,隆中对之策真的就那么好吗?或者说真的就那么适合刘备吗?其实不然,或者说对于刘备而言,隆中对一开始就错了,我认为隆中对虽好,但得看给谁用,对于刘备而言,隆中对更多的是理想主义, 似空中楼阁,华而不实,脱离了现实。如果是对于曹操而言,有此隆中对之策,那无疑是让曹操有了出奇制胜的底牌。

诸葛孔明(网图)

虽然后来刘备的一切都是在按着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在发展,也确实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但是这个格局如昙花一现也如一道枷锁,让刘备的实力达到最低的同时,也让刘备终其一生只能在川蜀蹦哒,其余地方却无法染指半分。这是为什么?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造成的,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刘备不顾劝阻执意讨伐东吴造成的,可是荆州的失去真的实因为关羽的大义吗?刘备执意要讨伐东吴,仅仅是为了給关羽报仇吗?我认为不是,而且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隆中对的局限性和过于理想主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往下说:

(2)隆中对的策略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据有荆州益州,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和诸绒,利尽南海,带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从荆州出宛洛,自领一军入关中。

首先我们先看看这个据有荆州益州的依据是什么,其一无外乎就是刘表刘璋暗弱,不能守土,而刘备又是汉室宗亲,擅长打亲戚排黑吃黑,所以让他把这一点继续发扬,而且此时的东吴因为需要一个名分大义,所以刘备可以用大汉皇叔的名分和东吴联合,引为助力夺取荆州益州,而这一点也确实做到了。

(3)与东吴矛盾的形成

可问题是做到之后呢?蜀汉的实力已经对东吴造成威胁了,而且从荆州沿着水路而下,可以直插东吴腹地建康,这是对东吴致命的威胁,这种情况下,东吴还能让你占据荆州?那跟在自己的头顶悬着一把利剑有什么区别?换作是你,你愿意把自己的命脉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让别人随时都对自己产生致命的威胁吗?当然不会,所以,从关羽镇守荆州开始,东吴的小动作就没有断过,而且一次比一次动作大,到最后等到各种小动作做完之后文的不行,那自然就要来武的了,和曹魏联合也就成了必然选择,与关羽自负不自负没关系。

周瑜(剧照)

而诸葛亮彻底忽略了这一点,这也注定了他的隆中对行成的成果是昙花一现,因为他太想当然了,不是说你愿意联合东吴,东吴就乖乖跟你联合的,所谓的联合是利益相关,占领着荆州不还就是在侵害别人的利益,还要让别人跟你合作,没有这样的道理。

(4)实力不够,运气来凑的蜀汉

再一点就是诸葛亮所谓的占据荆异二州完全脱离了现实,是典型的空想主义,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蜀中的地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这种地势别人不容易进来,自己也注定不容易出去,就造成了和荆州无法形成战略纵深,做不到及时有效的相互支援,使得荆州成了一座孤城,偏偏蜀汉实力还最弱小,荆州的兵力更是少的可怜,这种情况下荆州这种战略要地,人人都想抢夺,能守住才怪,这就像是一只大肥羊在狼窝里,那些饿狼还能忍得住吗?

刘备(剧照)

当时的荆州关羽一方力量太过弱小,又得不到相互支援,偏偏位置还处在南来北往的风口上,能扛得住狂风暴雨的袭击才怪了,除非蜀汉和曹魏一样有强大的兵力,那么荆州即使成为一座孤城,只要兵力雄厚,也是可以坚守的,但是没有,而这些现实都是被诸葛亮忽略的,他一味的忽略现实只按自己的方案来,也不看看符合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一味在那里执行隆中对,而一旦出现变故,他又无法将变故拉回自己规定好的轨迹上,注定失败,所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之策是一篇精妙无比的理想文章,但是对上刘备的现实实力,就是漏洞百出,注定只能昙花一现。.

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为曹操准备的,因为只有曹操的军事实力才能完美的执行隆中对,但是曹操没来,而刘备正好来了,所以诸葛亮把隆中对的关键位置改了几个名字就成了给刘备的策略,不然的胡解释不通为什么诸葛亮给刘备的隆中对策略会如此严重的忽略刘备的现实情况。

刘备伐吴到底对不对?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如果不是刘备后来执意讨伐东吴,蜀汉实力不减弱,还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我想说刘备的这种行为站在刘备的角度来说,其实是没有错的。

首先,刘备一直是以仁义之名安身立命的,但是如果面对自己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的兄弟的死如果无动于衷的话,会失尽人心的。

其次,荆州是作为隆中对战略实现的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把荆州夺回来,那么才能继续执行坚持已久的隆中对策略。

魏延(剧照)

最后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魏蜀差距太大,蜀汉对上曹魏那就是拿鸡蛋碰石头,没有胜算,而且对上曹魏的时候东吴还会时不时的背刺,不断的给自己放血,导致后方不稳,这是大忌,自古以来都是先解决后顾之忧才能一心对敌,否则就是有致命的威胁,而且东吴也确实不可能看着蜀汉成功的,他会不断的进行骚扰牵制,达到三国平衡,所以说,刘备讨伐东吴,一来可以消除后顾之忧,而来壮大自己,一旦成功消灭了东吴,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也壮大了自己,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缩小自己和曹魏的差距,可谓一举多得,所以是没错的。

隆中对的矛盾之处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隆中对前后矛盾的,明明东和孙权,却偏偏占据荆州不还结下大仇,明明实力不够,却偏偏占据荆州这种守不住的战略要地一下子得罪两个强大的势力,导致损失惨重,而这种损失注定是要讨回来的,不然后面的一切无法执行,而且会失去人心,所以只能打,但偏偏实力不够打不过,注定只能逐渐消亡,又回到了原点。这就是隆中对的矛盾之处。

诸葛孔明(网图)

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曹魏和东吴配合的让你实现了隆中对的策略,那又如何?因为隆中对的最终格局就是三分天下,而不是一统天下,这就是他的局限性,对于一统天下,诸葛亮说的是待天下有变,什么是天下有变?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但问题是要是没有大乱呢?要是曹魏也像汉朝一样强大几百年呢?这种情况诸葛亮没有给出任何策略,很明显,待天下有变,就是听天由命的意思,诸葛亮隆中对的规划只是达到三分天下的格局,后面的一统天下已经超出他的能力掌控了,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正是这个意思,诸葛亮的才能只能达到三分天下。

庞统最纯粹的军事谋划

我们再说说庞统的策略,庞统的策略是主张放弃荆州还给孙权换取实际好处,收缩防御减少防守压力,集中力量向西北攻取雍凉。

(1)庞统与诸葛亮行事风格的区别

说实话,我本人是最赞成庞统的策略的,因为庞统的策略是根据刘备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把刘备的力量最大化的有效发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现实角度出发,与刘备的情况是非常契合的,而且格局也高,从开盘谋划就站在统一的角度去谋划的,这才是真正的战略,因地制宜,与实际结合,而不是理想主义,脱离现实,建立空中楼阁。

庞统(剧照)

而且两人的出发点也不同,诸葛亮的隆中对谋划都是属于政治格局,与各方联合生存,借助外力太多,最终也受限于外力。而庞统是从军事角度谋划,几乎每个步骤都是通过自身实力去实现的,不受外在太多因素条件约束,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稳定因素,庞统是个纯粹的兵家,顶级的军事家。

(2)庞统的策略优点在哪里?

为什么说庞统的策略最好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起初,荆州对于刘备而言就是一个跳板的作用,通过这个跳板壮大起来夺取益州为根据地,而东吴也乐得刘备壮大,多一个对付曹操的帮手,所以让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拿到东吴的胜利果实的荆南四郡为根基。

可是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其实力比起东吴已经差不了多少了,而且刘备占据的荆州已经威胁到东吴,那么此时的东吴对刘备就是防备的同时拿回荆州消除隐患了,如果刘备不给,那必然是势成水火消耗实力,而蜀汉毕竟实力不如东吴,因为地势原因,蜀中无法及时支援,东吴在付出一些代价后必然拿下荆州,甚至和曹魏转头合作对付蜀汉,到时候刘备得不偿失损失惨重。

庞统(剧照)

所以说在刘备拿下蜀中以后,荆州就是累赘的存在,虽然荆州是个好地方,但是以刘备目前的实力守住不现实,反而会与东吴结下死仇导致自身实力受损,再加上蜀汉本就是实力最弱,既要防守蜀中还要镇守荆州,力量过于分散,容易被人各个击破,得不偿失。

(3)庞统的具体策略

还不如把荆州百姓迁入蜀中,发展蜀中的千里沃土,要知道,蜀中典型的地广人稀。然后再以荆州为条件换取东吴出兵牵制合肥一带的曹魏大军,东吴一定会同意的,因为荆州必须拿回,只有拿回荆州才能解除别人的威胁,也能构建完整的长江天险防线。而通过军力作战抢回荆州与牵制兵力相比,自然是牵制兵力基本上没有损失,东吴自然也愿意。这一招,彻底踢开了曹魏和东吴联合的可能,也加强了蜀汉和东吴的联盟,一石多鸟,一举多得。

蜀汉的军政分工

(1)诸葛亮主政大后方

然后蜀中以诸葛亮坐镇后方治国理政,大体施政方针为:诸葛亮监国理政,黄忠镇守国都统领禁军,马谡王平关兴张苞等人为大将领军攻占南中地区,把南中地区人口进行不同地方的迁徙融合,让南中地区彻底融合,整个蜀中成为有效统治区域,要知道,之前蜀中的有效统治区域只有成都平原一带,一旦彻底融合

诸葛亮(网图)

南中地区,蜀中有效统治区域就达到了106万平方公里,哪怕放到现代,也是数一数二的领土大国,这么大的土地面积,以当时的农业水平养活千万人口不成问题,更何况蜀中本来就是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的大粮仓,积极开荒屯田,发展鼓励生产,奖励生育,利用蜀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命令少量精锐士兵把手险关要地,如此下去,不出二十年,蜀汉的国力最起码翻几倍不成问题。

黄忠(网图)

(2)昭烈皇帝刘备御驾亲征

在军事方面,由刘备御驾亲征出征雍凉,法正为谋主,马超为先锋大将,关羽张飞为左右将军军中大将,魏延镇守汉中,和赵云负责粮道安全押运粮草。

刘备(网图)

国内的安排就不多说了,谁都能想明白,那么为什么军事上这么安排呢?首先,自古以来,皇帝御驾亲征是提升士气的不二法门,刘备御驾亲征,必然士气高昂,战力飙升,增加胜算,法正为谋主,是因为法正在庞统死后就一直是刘备的军师谋主,军事水平绝对在诸葛亮之上,就连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也是亲口承认法正对刘备的影响力不是自己能比的,可见法正的军事实力有多强。

(3)马氏家族在西凉的影响力

而马超为先锋,是因为这次出征的地方是雍凉,马超在这个地方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世代居住西凉,是当地有名的世家大族,马家影响力根深蒂固,这也是马腾能迅速取代董卓在西凉的统治成为西凉第一大军阀的原因之一。

(4)马超的个人能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马超,马超超强的战力带领三千骑兵曾经打的西凉三十六羌抬不起头,对马超奉若神明,尊为神威天将军,马超在西凉当地的统治力是深入人心的。

马超(网图)

曾经有人问了我一个白痴的问题,他说,既然马超那么厉害,那他被曹操打败后为什么不逃回西凉而是选择投靠张鲁?说实话,听着有点儿好笑,感觉问这问题的人有点儿智障,如果马超当时能讨回老巢,那还算是失败吗?而且马超再强,但当时形势比人强,西凉即使对马超再怎么佩服尊敬崇拜,面对曹操的大军控制 也没有施展的余地啊。所以说别拿这个反驳马超在西凉的影响力,没意义。

(5)马超的作用

而现在,如果以马超为先锋出征西凉,首先马超熟悉当地地形地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西凉之地曹操占领不久,人心不定,而马家在西凉世代经营,必然是有不少心腹之人在此地的,再加上马超曾经的威名煽动,响应马超的人必定不少,到时候里应外合占领西凉问题不大,到时候再通过马超号召当地人民反抗曹操,西凉之地民风彪悍,从小善其善射,上马就是现成的弓骑兵,步站拿起武器就是精锐,和蜀军相互配合下守住西凉不成问题,到时候在与汉中成为掎角之势守望相助,便能彻底限制住曹操的步伐,干着急没用。

马超(网图)

亲征后的发展

然后稳定下来,到时候蜀中和西凉共同发展,不出数月,就可以利用西凉彪悍的民风和马家的影响力拉起一只数万的汉羌混杂的西凉铁骑,而蜀中的军力发展必然也不会闲着,山地精锐步兵也会不断的训练出来,实力绝对会空前增强。

我之前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总觉得马超有点儿可惜,就因为马超之前曾经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刘备心有防备,马超几乎被雪藏了,担心反叛,导致马超四十五岁就郁郁而终,在凉州一带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实际上大可不必防着马超,首先,马超人品没那么差,只要你不负他,他绝不负你,其次,如果马超再背叛了刘备,那和吕布有什么区别,那样的人,天才之大也不会有他的容身之处的,西凉之人也不会再敬佩他的,马超不可能不明白,所以,真的没有必要防着他。

马超(网图)

等到占领西凉后稳定发展几年,到时候关中和洛阳之地那就是嘴边的肥肉,没有任何悬念,凉州之地居高临下,到时候利用这种有利地势十万西凉铁骑虎扑关中洛阳,那就是摧枯拉朽,谁能抵挡?而且汉中还可以出兵向长安,也可以出兵宛城,而宛城之后就是洛阳,再加上合肥那边东吴的牵制,司隶之地实无论如何守不住的,而占领了关中和洛阳之后,中原之地的豫州还能久存吗?要么蜀汉一家吞吃,要么和东吴瓜分,总之就是实力大增,到那会儿,徐州之地也危险,可以说是三面合围,一面是从西边扑过来的蜀汉铁骑,一面是从扬州发动的东吴步卒,一面实从南面海上来的东吴水军,徐州必失。

(1)曹魏陌路,东吴的抉择

孙权(网图)

到了这一步,可以说曹魏就大势已去了,核心之地基本上没了,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时候曹魏不会和东吴联合吗?东吴此刻必然是感受到了蜀汉的威胁的。但是没用的,此刻的东吴哪怕明知道这一点,也不可能和曹魏联合的,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曹魏大势已去,蜀汉占领关中洛阳之后,面对虎牢关和函谷关,曹魏是无可奈何的。但是蜀汉却可以依据险关地势逐步蚕食东吴的,这是东吴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只能选择和蜀汉继续联合消灭曹魏,在这个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疆土,加大筹码。

(2)一统的格局,明朗的局势

刘备(网图)

事情到了这一步,我想不用我说什么,大家也能看出,蜀汉必然一统天下。东吴陆战不是对手,而水战,以关羽为首的荆州系武将都是专家,要知道,当年的刘表时期,荆州水军天下第一。现在的关羽等人也不会比当时的水军将领蔡帽张允差到哪里去的。所以说蜀汉一统就是必然的。

卧龙凤雏的终极比较

说到这里,就能看出,庞统的策略比诸葛亮的高明多了,庞统的策略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最适合他的,从实际出发,一步一步壮大,而诸葛亮的策略过于理想化,相比于庞统的策略就有些华而不实了,似空中楼阁,看似完美无缺,实际上与刘备的实力和真实情况格格不入,所以造成了刘备后期一系列的矛盾,就像有个伟人评价过诸葛亮的隆中对一句话,他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从开始就错了。

诸葛亮(网图)

而且格局不同,庞统的策略从开始就是以一统天下为目标而制定的策略,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则是三分天下的格局,三分天下之后是待天下有变,也就是听天由命而已,文章看似完美,是篇好文章,可是对于刘备的真实情况而言,可行性太低了,俗话说得好,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所以注定了诸葛亮的不成功。可惜的是刘备当初没听庞统的,不然早就一统天下了。

庞统(剧照)

也许会有人说,你说的太绝对了,又没有真的尝试过,谁知道能不能成功呢?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就刘备的真实情况而言,如果庞统的策略都不能一统天下,那就只能说他的命该如此了,因为庞统的策略就是最适合刘备的,但仍然做不到一统的话,那只能说他没有这个命了。最起码庞统的策略没有明显的问题和漏洞,从实际出发,不是诸葛亮的策略能比的。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杀庞统、捉刘备、困张飞,这个改变蜀汉历史的男人,究竟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庞统

    众所周知,三国之中,魏国最强,蜀汉最弱,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蜀汉原本应该比曹魏更强,只不过蜀汉的命运被一个猛人给改变了!那么这个猛人是谁呢?他究竟有多厉害呢?改变蜀汉命运的男人按照诸葛亮的谋划,其实蜀汉是真的能一统天下的!在诸葛亮的谋划中,刘备需要先占领荆州,后攻占益州,之后以益州和荆州为基地,

  • 四川德阳市白马关,埋葬三国时期有为但命短的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庞统

    庞统祠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代刘备的军师庞统的地方,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鹿头山白马关。庞统祠墓俗称白马关,位于罗江城西的鹿头山上,是缀连在四川三国旅游环线上的一颗明珠。鹿头山与雄伟、险峻无缘,只能算是川西的浅丘。白马关建在这样的山上,真不知可以守住什么。然而在历史上,这里确是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历

  • 庞统和诸葛亮齐名是否过誉?若庞统不死,对三国结局会有影响吗?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庞统

    庞统与诸葛亮齐名是否过誉,要看一下庞统的真才实学。赤壁之战,周瑜定下火攻计,要火烧曹操的水军,但在大江上用火烧战船,点燃一只大船,其它战船肯定会四散而逃,不能给曹操水军造成毁灭性打击。鲁肃奉周瑜命令向庞统问计,庞统说道:“想要彻底烧毁曹操的水军,只有让曹操把战船连在一起,在用火攻,才能成功。”鲁肃向

  • 诸葛亮被称卧龙,庞统的是凤雏,却不知司马懿绰号很是霸气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庞统

    诸葛亮被称卧龙,庞统的是凤雏,却不知司马懿绰号很是霸气大家知道,王者荣耀这个游戏中多以三国中的英雄人物命名,可知三国的影响性。其中的法师司马懿是一个极难上手的一个英雄,当然诸葛亮的名气比他大得多,当然难度也非同一般。今天小编就给你们说一说这两个历史英雄人物,当然不是教你们如何在王者荣耀里玩好他们。不

  • 庞统曾经提议放弃荆州,为何全力争夺雍凉?刘备却没有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庞统

    从207年冬到208年春,中山靖皇后和汉家左将刘备,受司马辉先生的指点,并由顾问徐舒推荐。他决定带关羽、张飞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出来帮助他。在隆中时,诸葛亮曾为刘备制定了基本的战略方针,即后人所说的“隆中一对”。诸葛亮在隆中提到,要想争霸世界,就必须拥有荆州。天翻地覆,荆州派将军去

  • 庞统到底是谁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庞统

    历史上庞统确有其人,他是刘备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不幸的是在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然后关于他的死因大家众说纷纭,有朋友说他是诸葛亮害死的,原因是诸葛亮嫉贤妒能,怕庞统抢了自己风头,所以故意套路他,把他逼上绝路,也有人说

  • 刘备让白马给庞统,自己骑劣马,令庞统死在落凤坡,是天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庞统

    刘备让白马给庞统,自己骑劣马,令庞统死在落凤坡,这并不是天意,而是认为。刘璋部将张任是直接杀死庞统,而刘备则是间接导致庞统被杀。庞统年少有为,在荆襄一带很有名。但是,和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养声望不同,庞统喜欢游学,且居无定所。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时,庞统还在外游学。等曹操南下,荆州大乱之后,庞统到江

  • 非百里之才的除了庞统外还有一人,诸葛亮点名让他接班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庞统

    《三国演义》脍炙人口,诸葛亮更是被描写得像神一样,可是罗贯中老先生也不能罔顾事实,所以诸葛亮还是落幕了,不过临终前又高光了一把,当刘禅派人问谁能接他的班时,他说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这么牛,能接诸葛亮的班呢?下面咱们就来回顾下他的生平。诸葛亮他就是蒋琬,零陵郡湘乡县人,他年少好学,仪态轩昂

  • 庞统和诸葛亮一样厉害,为何会轻易死在落凤坡?其中猫腻不言而喻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庞统

    对于经常看《三国演义》的朋友来说,一提到谋士,肯定会想到“卧龙”,“凤雏”两个名字,卧龙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不仅智谋无双,还是千古名臣典范,而说起凤雏庞统,很多人却不是很熟悉,好像他出场没多久就死在了落凤坡,并没有显示出过人的能力,与徐庶所说的“卧龙凤雏,得以可安天下”似乎有些不符合,那

  • 为什么凤雏庞统选择了刘备而不是其他势力?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庞统

    庞统有才,但狂妄自大。连周瑜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的嚣张气焰。正是因为他低估了周瑜,才被孙权痛恨。曹操是英雄,他骄傲,眼里不揉沙子。庞统这种疯子自然不会在曹操的账上结好果子。结果很可能像杨修、许攸或张松那样。所以,庞统不投曹操是明智的选择。当初有人说,刘备是织席履履的,是出卖主子求荣的人。但是卧龙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