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和诸葛亮一样厉害,为何会轻易死在落凤坡?其中猫腻不言而喻

庞统和诸葛亮一样厉害,为何会轻易死在落凤坡?其中猫腻不言而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4/2/5 16:07:24

对于经常看《三国演义》的朋友来说,一提到谋士,肯定会想到“卧龙”,“凤雏”两个名字,卧龙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不仅智谋无双,还是千古名臣典范,而说起凤雏庞统,很多人却不是很熟悉,好像他出场没多久就死在了落凤坡,并没有显示出过人的能力,与徐庶所说的“卧龙凤雏,得以可安天下”似乎有些不符合,那么这样一个不出彩的人,真的能够像诸葛亮一样帮助刘备匡扶汉室,统一天下吗?

实际上,凤雏之才,的确不亚于诸葛亮,只是其所擅长的方向与诸葛亮不一样,其更擅长于战略大局方面的智谋!据记载,庞统在跟随刘备不久,就献出“入蜀三策”,帮助刘备奠定了蜀汉的根基,庞统的才华更多的倾向于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不似诸葛亮事无巨细皆算的清清楚楚,这也导致了他在行军途中,竟大意之下死于了乱箭。

作为一名顶尖的战略大师,庞统为何如此草率的就死在了落凤坡,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难道说刘备之仁为假,容不下这位旷世之才?还是诸葛亮从中作梗,不愿意朝堂之上多出一个对手?这还要从庞统提出的“蜀中三策”说起!

当时庞统给刘备提出了三条策略,其一为偷袭成都,用优势兵力快速拿下城池,从而据城而望整个益州;其二则是先剪掉刘璋的羽翼,然后大兵压境,在正面战场上与刘璋决一死战;其三,则是先返回荆州,在荆州站稳脚跟,再寻找机会占据益州。

这三条战略,对于刘备来说,适合的选项只有第二条,因为刘备素以仁义为名,偷袭的名义对他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而且即使拿下了成都,也只是暂时占领,后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而第三条则不符合刘备当时的处境,毕竟荆州五郡之地尚且都是暂时占领,东吴随时都有可能以收回的名义来犯,哪有时间来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留给刘备的选项也就剩下了第二条,而恰好是这第二条,要了庞统的性命!因为自古以来战略家都很少自己真正领军上战场,而当时的刘备集团人才机制尚不成熟,庞统献出了计策,想要真正的施行,往往需要亲自带队去攻城略地,才能真正让人信服。

而庞统此人,在细节上不如诸葛亮那样算无遗策,也就到导致了他在跟随刘备入川的过程中,随时可能身陷险境。

公元212年,张松事件败露以后,刘便与刘璋正式的刀兵相向,在翻脸之前,刘备准备充足,同时刘备阵营的猛将如云,这就导致战局如同一边倒的向刘璋倾轧而去。

在这个过程中,刘备手下的将领纷纷领兵出击,作为提出“蜀中三策”的庞统自然也少不了跟随大军前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庞统领兵经验不足的缺陷便暴露了出来。他在行军之时,被刘备安排在了小路之上,同时本该位于中军位置的他,却出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这些细节不遇见敌人袭击还好,一旦遇到埋伏,很容易被集火攻击,可惜庞统一位天下顶尖的谋士,不得已被安排在冲锋陷阵的位置上,最后大意之下被乱箭射死在了攻打雒县的途中。

然而一代天才如此轻易的死在了自己的计策之上,难道真的只是意外,其中真的没有猫腻吗?

有人说庞统贪功心切,想独占益州之功!却不知他在刘备集团没有任何立足之处,没有功劳,哪还有说话的余地?诸葛亮曾在攻打益州之前提醒过庞统和刘备,说攻打西川的统帅多凶少吉,庞统之死,无论是因为什么,刘备都脱不了干系。

庞统出征之时,所骑的白马本来是刘备的坐骑,名为的卢,此马向来是不祥之马,之前徐庶就曾明言,若刘备与谁有仇,便可将此马赠与谁,刘备当时出于仁慈之心,没把的卢送给刘表,却将此马让给了庞统,其用心是否可疑,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其次,庞统虽有大才,却也有傲气,平时说话做事很不尊重刘备,经常私自决定一些事,比如说,宴请刘璋的时候,庞统还未请示刘备,便私下做主摆了鸿门宴,令刘备很是尴尬;再比如刘备准备攻打西川的时候,庞统在旁阴阳怪气的指责刘备假仁假义,这种种举动,对于乱世的君主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说,庞统之死,看似一场意外,可是其间种种反常的细节,都在暗示着有人不希望他活着!天命的理由之下,总能隐隐的发现推手,意外的表象之中,暗藏的猫腻却是他必死的理由。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凤雏庞统选择了刘备而不是其他势力?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庞统

    庞统有才,但狂妄自大。连周瑜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的嚣张气焰。正是因为他低估了周瑜,才被孙权痛恨。曹操是英雄,他骄傲,眼里不揉沙子。庞统这种疯子自然不会在曹操的账上结好果子。结果很可能像杨修、许攸或张松那样。所以,庞统不投曹操是明智的选择。当初有人说,刘备是织席履履的,是出卖主子求荣的人。但是卧龙君和

  • 刘备践行诸葛亮隆中对夺取益州,却为何只带了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庞统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最终形成了以刘备为首的蜀汉、以曹操为首的曹魏、以孙权为首的东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从卖席为生的落魄贵族、一路南征北战、最终成为开国之君,诸葛亮居功至伟,从隆中对战略规划、到赤壁之战奠定孙刘联合抗曹的外交策略、到建都成都、六出祁山,刘备的每一步发展都得益于诸葛亮的谋划。刘备建国

  •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庞统,这一生出过哪些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张晶爱美食标签:庞统

    庞统这个人,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毕竟卧龙凤雏两人得其一,就可以安定天下了。那么与诸葛亮齐名的他,究竟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呢?庞统一生只出过四个计谋,但就是这四个计谋,让曹操铩羽而归,帮助刘备占领益州,为蜀国的建立打下基础。也正是在他的协助之下,刘备有了三分天下的实力,从而实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由

  • 诸葛和庞统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庞统

    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从两人的名号来看,中国古代有“龙凤呈祥”之说,虽然有双头并进的意思,但『龙』有时指皇帝,『凤』则指皇后,在古代男权世界,当然龙比凤厉害。这是从名号字面来分析――孔明比庞统厉害。(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影视形象)实则真实的历史,诸葛亮要比庞统厉害。庞统长的其貌不扬而孔明则儒雅有

  • 刘备27岁兴兵,为何前半生碌碌无为?庞统道破缘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庞统

    刘备的成长经历非常励志,他祖上是西汉中山靖王,但血缘经过了几百年的稀释早已经不被当朝皇家承认,再因为早年丧父的原因,以至于他家徒四壁,一度要靠卖草鞋讨生活。后来爆发黄巾起义,27岁的他决定放手一搏,配合官军歼灭黄巾贼获得了一些战功成为了县令,完成了从草根到士人的转变。后来天下大乱,刘备以一个君主的身

  • 庞统命运与此人紧密相关,他竟是庞统无法摆脱的劫数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庞统

    庞统命运与此人紧密相关,他竟是庞统无法摆脱的劫数庞统命运与此人紧密相关,他竟是庞统无法摆脱的劫数。关于庞统这个人,我们肯定是非常熟悉的,对于刘备来说,这个才干过人,而且非常有谋略的人那肯定是非常有用处的。他更喜欢军事和实战。那么这个人是谁?为何他和庞的命运有如此的关联呢?其实这个人就是法正。他们两个

  • 如何评价谋士庞统?庞统为蜀国做了那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庞统

    细说三国风流人物,就不能不忽略庞统,庞士元,一个生于战乱之中的旷世奇才,崛起于人才辈出的英雄时代。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与惊人的判断能力成为了世人皆知的“凤雏”。世人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可谓是群星中的一个不折不扣的怪才。虽然他的生命十分短暂,从出

  • 常言道“郭嘉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郭嘉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郭嘉

    常言道“郭嘉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郭嘉到底有多可怕?常言道“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中的郭嘉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诸葛亮的对手,魏国重要谋臣郭嘉。郭嘉的才华、胆识和人格魅力,使得他在魏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有非常卓越的表现。在历史上,郭嘉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为魏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与诸葛亮到底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灿灿宠物标签:郭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几年在网上甚是流行,但历史上真的有这句话吗?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句话纯属扯淡,在所有的正史之中,根本找不到这句话,甚至是明清时期的演义小说中也没有,估计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成功学培训大师给无限解读了。在历史上,三顾茅庐与郭嘉去世是在同一年——公元207年,如果要是按时间来强

  • 曹操杀吕布时,为何问刘备,不问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冷玉逍遥标签:郭嘉

    吕布乃汉末第一猛将,他的战绩可圈可点:1、虎牢关战三英;2、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典韦,曹魏六员大将都不能奈何吕布。吕布虽勇不可挡,可他的人品有很大的问题,他一生中认了两个义父,他也被称为“三姓家奴”。他被曹操围困下邳城的时候,他被手下绑出了城门外,当时曹操面临着两个选择:杀吕布或者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