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在曹植和曹丕争世子的问题上一度很踌躇和苦恼,他为此问贾诩,贾诩一语不发,后来被逼不过,只能说他在想昔日袁本初之事,曹操对此骂道:“你个老滑头”。当然曹操也明白了贾诩的意思,贾诩不希望曹操废长立幼。但实际上真正让曹操决定立曹丕为世子,其中程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曹操:“卿当终为吾腹心,君非徒明于军计,又善处人父子之间。”(《三国志程昱传》)从这些评价里可以看出,程昱在曹操心里分量不亚于荀彧,郭嘉和陈群等人。程昱,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程昱出身于豪强,这样的出身让程昱从小得到的物质和教育资源就远非一般平民可比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将领。曹操自己占据的第一个的地区就是兖州,而程昱就是在此时投靠的曹操,所以程昱是曹操的起家班底和嫡系。从此程昱就是曹操身边谋士,程昱最大特点在于不仅能够建言献计、而且文武兼资,可以领兵作战,这是荀彧等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曾以以东中郎将兼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曹操攻打陶谦时被吕布偷袭,根据地老家兖州郡县几乎全部沦陷,程昱和荀彧拼死保全了甄城、东阿(程昱老家)、范县三个城池,为曹操留下最后的地盘,事后曹操握着程昱的手说:“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来看,程昱这是一个能力极强的,冷血而残酷的精英主义者。我们以官渡之战为界,看看程昱都扮演了哪些角色,官渡之战前后,程昱出任武将,为振威将军、直接领兵作战,参与征讨袁谭、袁尚等人,就此被封为安国亭侯。程昱是较早归顺曹操的重要部属。程昱虽然投靠曹操很早,但他的年龄已经很大了,此时的程昱已经五十一岁。说程昱残酷,就在于他为了给曹操筹措粮食,在自己老家东阿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屠杀,他是当地首富,县里的豪强都是他的熟人和朋友,但程昱依旧对老家进行了一次最彻底搜刮,不仅豪强被灭,普通老百姓更是如此。如此行径和曹操屠杀徐州并没有什么区别。程昱并不是疯了,他是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做出了这样灭绝人性的行为,这比事件本身还要恐怖。
在对待刘备的问题上,也可以看出程昱的为人,刘备投靠曹操之后,曹操询问大家如何处置刘备。郭嘉的看法是不能杀,杀了刘备会失去人心。然而程昱则说,正是因为刘备得人心,就必须斩草除根。可见程昱的性格和曹操很像。所以《三国志·程昱传》说程昱“性刚戾,与人多迕”,就是说程昱个性情怪僻、脾气暴躁的人。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称魏王之后,置卫尉。程昱任卫尉,但很快又被免职就此被曹操罢职,因为是程昱这人与人多有不和,不能和同僚搞好关系。这显然是一个借口,实际上却是和立储有关。
在建安十六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时,曹操的意向基本已经确定,如果说此时的曹操还有一点犹豫的话,“司马门事件”的爆发彻底让曹植出局,曹植“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曹操大怒,把负责守门的公车令处死,曹植开司马门,驾车上御街,无异于以天子自居,是在行使皇帝的特权。这在曹操看来,无异议大逆不道。其后果很严重。曹操终于决定立曹丕为太子。曹丕与曹植的斗争中,程昱显然是曹丕的支持者。
早在曹操西征马超的时候,曹丕留守许昌,程昱给曹丕当助手。但以程昱的政治谋略,他显然不会公开表示支持,因为曹操对部属插手储嗣之争是极为反感的。凡是公开自己的政治表态的,都为曹操所不容。崔琰和杨修最后均以“交构”之罪赐死。程昱在储嗣之争中对曹丕的帮助究竟有多大?由于史料阙如,无法详知。而曹操把程昱免职,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到了程昱对曹丕的支持,这从曹丕即位后对程昱的态度来看,曹丕对程昱的支持是十分感激的。曹丕称帝后,立即让程昱复为卫尉,封安乡侯,邑八百户。程昱死后,曹丕追赠车骑将军。成为第一批配享太庙的大臣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夏侯惇、曹仁)。
程昱最大的长处就在战略选择方面总是有着高超的先见之明:他选择了曹操,终得施展才干。晚年不选择曹植,而选择曹丕,最终得给家族留下一个长期饭票。这个残忍的利己主义者最终得以善终。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