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临死前,为何把兵权给李严而不给孔明?5年后发现刘备真聪明

刘备临死前,为何把兵权给李严而不给孔明?5年后发现刘备真聪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访问量:2848 更新时间:2023/12/12 5:45:06

在大家的印象中,刘备对诸葛亮是非常信任与欣赏的,然而在刘备临终前,他却没有把兵权交给诸葛亮,而是给了李严,这是为什么呢?刘备不信任诸葛亮?他在架空诸葛亮?

白帝城托孤

刘备前半生,虽然有关羽张飞等猛将相助,但一直颠沛流离,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则主要是因为刘备缺乏战略规划!在很长一段时间,刘备都是以雇佣兵的形式出现的,他并没有做好战略规划,幸亏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刘备集团才得以补足短板!

隆中对,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占荆州、夺益州、三分天下的战略,使得刘备集团有了清晰明了的规划,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也正是因为这一战略规划,所以刘备集团才能在短短数年内做强做大,一跃成为足以媲美东吴、曹魏的存在!

遗憾的是,刘备的事业还没有到达巅峰,转折就快速到来!当时关羽不顾蜀汉刚刚打赢汉中之战,百姓疲敝,执意发动襄樊之战,并越打越大,虽然在前线战场,关羽大败曹军,打得曹操差点迁都,但关羽对襄樊地区的持续用兵,却导致了荆州后方的兵力空虚,并给了东吴可乘之机!

吕蒙陆逊等人的偷袭下,关羽后方被迅速拿下,关羽就此失去立足之地,只能向益州方向突围,并最终遭到斩杀!自此,刘备失去了荆州,也失去了关羽这员厉害的猛将,实力大打折扣!

对于这个结局,刘备自然是非常不满的,所以他很快就集结兵力,准备征讨东吴,重夺荆州!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刘备的伐吴之战,进展得并非一帆风顺,在此战后期,刘备甚至在夷陵遭到重创,损失了大量的精锐!

夷陵之战的失败,几乎预示着蜀汉的结局:蜀汉再也不可能逐鹿天下了,等待它的命运只能是苟延残喘!对于这一点,刘备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在夷陵战败以后,刘备根本不敢返回成都,只能天子守国门,老老实实的待在白帝城!而且也正是因为看不到希望了,所以刘备才会郁郁而终,最终选择在白帝城托孤!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白帝城托孤非常感人,此事件体现了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友谊,然而在正史上,白帝城托孤却和三国演义中完全不同!

演义中,刘备托孤的主要对象乃是诸葛亮,但是在正史中,刘备的托孤对象却有两位,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

《三国志》:章武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在临终前,选择了诸葛亮和李严共同辅佐刘禅,其中诸葛亮负责治国理政,李严则负责行军作战!看到这里,大家不禁好奇了,刘备不是非常信任诸葛亮吗,为何他要把军队大权交给李严而不给诸葛亮呢?

诸葛亮的弱点

关于上述问题,很多人都认为,刘备之所以这样干,其实是不信任诸葛亮,他在架空诸葛亮!而对于网友们的这种说法,本文是不完全认同的!如果说刘备真的有心架空诸葛亮,他何必让诸葛亮去当托孤大臣?何必对诸葛亮说,要是刘禅不行,诸葛亮可以自取皇位?何必让刘禅对诸葛亮像父亲一样?

很明显,刘备并没想过架空诸葛亮!但从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而不是给诸葛亮的做法来看,刘备也确实不信任诸葛亮,只不过,他不信任的乃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事实上,直到刘备去世,他也没发现,他手下最能打的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北伐后期,吊打司马懿的操作,那可是连唐太宗李世民都叹服的!只不过刘备活着时期,诸葛亮一直没有表现出多么优秀的军事能力!

当年曹操南下荆州,刘备想要撤退,毕竟他在荆州的实力严重不足,然而年轻气盛的诸葛亮却建议刘备,进攻襄阳,夺取荆州大权,从而率领荆州百姓抵挡曹操!

诸葛亮的这个建议,看似豪情万丈,但可操作性一点也不强!首先,曹操南下的速度非常快,而刘备得到的消息又十分迟滞,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备不能在荆州拖下去,多待一刻就多一份风险!其次,襄阳城并不好打,刘备师出无名的进攻襄阳,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成功!所以说,一旦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进攻襄阳,那么他的军队很可能和曹军遭遇,他自己也很有可能遭到俘虏!

从诸葛亮建议进攻襄阳的操作来看,年轻时候的诸葛亮,军事能力确实不是很强!事实上,直到北伐前期,诸葛亮的军事能力都不是非常厉害!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虽然开局打得非常漂亮,但是在街亭之战中,他却犯下了致命错误!

街亭乃是咽喉之地,对于蜀军非常重要,一旦街亭失守,蜀军将面临后路被断的风险,如此重要地方,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派一个名将去镇守。当时的蜀军众将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都建议让魏延或者吴懿前去,结果诸葛亮力排众议,直接让马谡去守卫街亭了,令众人大跌眼镜!

《三国志》: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

马谡是什么人呢?一介参军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实战经验,这种人留在身边当个参谋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让他独当一面,独立领军!结果诸葛亮竟然让这种人去守卫街亭,最终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也就此失败,令人遗憾!

从诸葛亮任用马谡去守卫街亭的操作便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还略有不足,他远远没有那些实战将领能力强!事实上,诸葛亮的军事能力都是在战争中不断提升的,平定南中、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所展现出的军事能力一次比一次强,直到第四次北伐,诸葛亮直接吊打司马懿,成为封神一般的人物!

刘备的聪明之处

刘备托孤,之所以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而是交给李严,其实就是不信任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刘备看来,诸葛亮治国理政是很不错的,但是军事能力欠缺,而5年后诸葛亮在街亭之战的糟糕表现,也恰恰证明了刘备的预判!

原本刘备是让李严统内外军事的,但李严的斗争能力显然比不过诸葛亮,最终诸葛亮夺取了军队大权,开始率军北伐,结果因为缺乏实战经验,诸葛亮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全面失败,令人遗憾!而这,也恰恰证明,当年刘备让李严掌握兵权是非常正确的,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确实需要打磨!

幸运的是,诸葛亮天纵英姿,在实战中越来越强,最终军事能力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连司马懿都不是其对手,令人震撼!

结语

刘备之所以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并非是想要架空诸葛亮,而是担心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行,怕把蜀汉带进沟里。而5年后的街亭之战也确实印证了刘备的担忧,诸葛亮前中期的军事能力确实一般……不得不说,把兵权给李严而不给孔明,确实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标签: 李严

更多文章

  • 除了诸葛亮,李严也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为何刘备会这么重视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李严

    据《三国志李严传》记载,刘备伐吴大败后,征召李严进永安宫,任命他为尚书令。尚书令是尚书台的长官,权力很大,在此之前的两任尚书令分别是法正、刘巴,他俩都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成为诸葛亮正李严副的托孤大臣;刘备临终,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以抵御东吴

  • 诸葛亮废李严为庶民,断其前程,为何李严在诸葛亮去世后痛哭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候塞雷历史手札标签:李严

    汉昭烈帝刘备去世时,在文官之中选择了两位大臣托孤,一个是创业集团核心之一诸葛亮,另一位则是蜀中旧臣李严。这二人在蜀汉政权建立过程之中贡献卓著,刘备本来期待二人联手能为蜀汉再造辉煌,但没想到的是,刘备一死,二人之间屡屡发生矛盾,并公开化且愈演愈烈,这场蜀汉高层的内战最终以李严被诸葛亮废为庶民而画上句号

  • 刘备为何让李严驻守边境?这才是刘备比诸葛亮高明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孕育乖宝宝标签:李严

    公元222年,刘备兵败夷陵,次年四月,因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病逝前急召诸葛亮来白帝城安排后事,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托孤重臣除了诸葛亮外还有李严,当时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镇守永安,“中都护”和周瑜的级别一样,属于大都督职位,相当于军队的总司令,内外的军队事务都由

  • 李严和诸葛亮同为重臣,为啥斗不过诸葛亮呢,是因为无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李严

    刘备快要死的时候非常担心刘禅,就写信给他,交代他以后要好好学习,远离小人,同时把他最信任的两位臣子叫来,将自己的儿子慎重的托付给他们,这两个人就是李严和诸葛亮。那同为托孤重臣的两人,为什么李严斗不过诸葛亮呢?是因为李严无能吗?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1、 两人的分工虽然这两个人的地位是一样的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何功败垂成?其实答案藏在李严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李严

    文:追风怒放(作者原创授权)很多读者觉得,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但是笔者不这么认为。笔者认为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就差那么一口气,便要成功了。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了第四次北伐。为何要发动第四次北伐呢?原来,曹魏那头,先前关中兵团指挥的四路伐蜀,除了司马懿的荆州兵团打了就撤之外,张郃的

  • 刘备去世之前把蜀汉兵权交给李严,以制衡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李严

    刘备去世之前把蜀汉兵权交给李严,以制衡诸葛亮?其实真相并非如此!对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小伙伴们都是有所了解的,而在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之后,更是自比“得先生好比如鱼儿得水”,而之后也是对诸葛亮非常的器重,所实行的战略也是一开始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一直没有改变过,而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为何将兵权交给

  • 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废掉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李严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古往今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皇帝需要有两股势力相互争斗,自己才能稳坐钓鱼台。刘备去世,托孤诸葛亮与李严,意图也非常明显,就是为了平衡,防止一家独大。随着李严被废,诸葛亮最后还是独掌朝纲。第一,两人政治立场不同。诸葛亮是荆州派的代表,也是蜀汉的创业元老;李严是益州派的代

  • 《乡村爱情11》一看就吐的三个人:香秀、大国、马忠

    历史人物编辑:一男发型荟萃标签:马忠

    可是在小编看来,这可不仅仅只是对观众们生理上的影响,其实,在思想和精神层面上也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这可不是小编夸张,这三个人在《乡村爱情》里的三观展示,对年轻观众不可能没有影响。别看好多观众都在吐槽他们,可对年轻观众的影响就发生在不断吐槽的过程中,最终吐槽者也变成了吐槽对象。可是当初是马忠先对香秀产

  • 《乡村爱情13》热拍谢广坤王小蒙同框搞怪马忠李大国又争香秀?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成就感标签:马忠

    今年《乡村爱情13》开拍得比往年早,不过,因为疫情的缘故,并没有举办开机仪式,也没有开放探班,所以十分低调。不过,剧组演员们聚在了一起,还是会有一些现场互动的动态传出来。比如,今天王小蒙的扮演者毕畅就上传了一段与谢广坤扮演者唐鉴军同框搞怪的视频。在戏里面,王小蒙受尽了谢广坤的各种气,戏外,公公和儿媳

  • 《乡村爱情12》香秀在大国和马忠之间,摇摆多少回了

    历史人物编辑:神祗与歌标签:马忠

    再有4集,《乡村爱情12》就播完了,说真的,还没看够呢,就没了。真希望,明天就能看到《乡13》。拥有这种急迫心情的人,基本上都是乡迷。也正因为我们都是乡迷,所以我们多数人都不怎么喜欢王香秀、李大国、马忠三个人之间朽烂不堪的关系。并且,好像除了马忠值得大家同情之外,大国和香秀都是人渣。这仨人,仨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