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庞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 访问量:1640 更新时间:2024/2/4 13:06:39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时名士庞德公称其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当时俗语有云:“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首任为南郡功曹,后为刘备重臣谋士,历任耒阳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后于进围雒县率众攻城时,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死后由后主刘禅追封为关内侯,追谥为靖侯。

庞统人物生平少年盛德庞统年少时质朴鲁钝,未有人识。叔父庞德公看重他。颍州人司马徽清高雅正,有知人之鉴。庞统弱冠之年(二十岁)去见司马徽。当时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庞统坐在树下,由早谈到夜一起交谈。司马徽甚奇异,称庞统为荆南士人之冠,评他为“盛德”,更赞叹庞德公知人的才能,庞统开始渐有名声。雅好人流郡守任庞统为南郡功曹,周瑜占领南郡,领为太守 。后周瑜病卒,庞统前往江东吊丧,遇到闻名而来的陆绩、顾邵、全琮等。庞统认为全琮:“你好施予、慕贤明,有点像汝南人樊子昭。虽然智力不多,但仍是一时的佳话。”

又认为:“陆绩有驮马的脚力,而顾邵则有驮牛能负重走远路的能力。”有人便问:“如你所见,陆勣较优胜?”庞统解释:“驮马虽厉害,但只能负起一人。但驮牛一日能走三百里,所负又岂止一人!”于是顾邵招待庞统留宿,并问道:“你评价过如此多名人,我与你如何?”庞统说:“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教化世俗,荐举人物,我不及你;但论帝王的秘策,揽、倚、伏的精要,我则较有利。)”

众人受到庞统点评后都十分满意,更与他结为朋友,说道:“当天下太平时,一定与您谈尽四海之士。”奇才小用刘备督管荆州后,用庞统为耒阳令,但在任内无法将职务做好,被免官。鲁肃寄书信给刘备为庞统说话:“庞士元不是管理百里之地的人,命他为治中、别驾的职任,才开展示出其杰出的才华。”诸葛亮亦加以推荐,刘备才再用他,任治中从事。其待遇与诸葛亮差不多,后同升为军师中郎将。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描述庞统任耒阳县令,张飞去监视期间,庞统就将百余日所累积的公务全按部处理。这事件的蓝本就是在《三国志·蜀志十一·杨洪传》裴注引陈寿另一著作《益部耆旧传杂记》里的何祗。经学思谋之后跟随刘备入蜀,并提出夺蜀提案,但刘备不从。刘备后来与刘璋决裂,庞统再提出上、中、下三策取蜀:

上策:“秘密挑选精兵,昼夜不停赶路,突击成都;刘璋不懂军事,平时又没有准备,大军突至,一举可定,这就是上策。”

中策:“杨怀、高沛是刘璋手下名将,各持强兵,据守关口、山头,听闻他们曾数次上书劝谏刘璋,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你派人到他们处问候,说荆州有紧急军务,要还军救助,并假装收拾,装作要离开;此二人既服于你的英名,又为你的离去而高兴,我推想他们必定乘轻骑来求见,你藉以捉拿他们,夺取他们的士兵,向成都进攻,这就是中策。”

下策:“退还白帝城,与荆州兵联合,慢慢消灭他们,这就是下策。”更认为:“若是还沈吟不做行动,将失去时机,不可再等了。”

刘备认为上策过急,下策又太缓,故依采取中策而行。先斩杨怀、高沛,再攻成都,所向披靡。涪城上谏当大军经过涪城时,刘备大宴众人,饮酒作乐,并对庞统说:“今日的宴会,真是乐事。”但庞统责备:“攻打别人的领土,还在饮酒作乐,此非仁者的兵法。”道破刘备的野心,当时酒醉的刘备愤怒地说:“当年周朝武王克殷,既唱歌,又跳舞,难道他不是仁者?你说话不当,快些离开!”于是庞统离席引退。

后来,刘备感到悔意,请庞统还席,庞统便回到坐位。不过,庞统没有多谢刘备请他回来,却自己在饮食,神色自若。刘备问他说:“你认为当时,是何人的过失?”庞统答道:“是君臣皆错。”刘备大笑,继续宴乐。凤雏殒落刘备进攻雒县时,庞统率军攻城时,被守军的流矢所射中而亡,年仅36岁。刘备为之痛惜、流泪,诸葛亮也亲自前往拜祭,更升其父为谏议大夫。后追赐关内侯,260年九月,追谥为 靖侯 。

人物特征庞统年少时显得比较纯朴鲁钝。爱结交朋友,朋友众多。他也认定仁的重要,有急才,于涪城上谏时可见到。而且甚有修养,评价人物时,会夸大赞美别人的优点,有人对此好奇便问他,庞统回答道:“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大意是想通过赞美人去鼓励、指导世人向善。因貌丑且狂妄而受刘备、孙权排斥,乃小说家虚构之事,史书记载乃风雅之名士。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透刘备真实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他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庞统

    《隆中对》的意气风发、鸿鹄之志,《前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淋漓尽致地映射出了诸葛亮从挥斥方遒到日落西山的无奈和悲凉。被世人尊称为一代军事奇才的“卧龙”尚落得这般田地,由此可以窥见出相貌不怎么出众的“凤雏”之境遇。《三国演义》中年仅36岁的庞统为何会死于落凤坡?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何

  • 棋盘戏谑一语成谶,诸葛亮、庞统各有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庞统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所以又叫卧龙先生,是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曾隐居于湖北襄阳隆中,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一生以复兴汉室为己任,

  • 庞统跟诸葛亮齐名,为化么惨死在落凤坡?真想实在令人预料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庞统

    今天小编继续给大家讲历史。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在三国里的顶尖谋士是哪两位吧?没错就是众人熟知的卧龙、凤雏。说起名气响铛铛的卧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华竟他是刘备的在背后强大的智囊,全力为刘备等划。孔明先生不但智计超群,而且还神机妙算,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学握之中。关于他的事迹相信不用小编多说

  • 如果是诸葛亮死在落凤坡,庞统活着辅佐刘备,他能打赢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庞统

    三国时期,庞统是和诸葛亮齐名的顶级谋士,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的才华在司马徽眼中,不次于诸葛孔明,他同样具有经天纬地之能,能够帮助君主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霸业!遗憾的是,庞统出山不久就死在了落凤坡上,不像诸葛亮那样帮助刘备实现了天下三分的战略构想……许多人说,庞统就是因为死

  • 如果死在落凤坡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答案不言自明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庞统

    熟读《三国演义》,读者无不惋惜诸葛亮的离世,同时也十分难过同为“凤雏”称号的庞统早早下线,也没能让读者见识到庞统的才能。为此不少人都在思考,如果诸葛亮和庞统调换一些,死在落凤坡的是诸葛亮,庞统是刘备的军师,那么庞统和司马懿对战时,能赢吗?对于这种猜测很多人都好奇,但是答案很显然,就在书中。让人惋惜的

  • 庞统真的长得很丑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看动漫标签:庞统

    庞统真的长得很丑吗?刘备手下两大谋士,一是卧龙诸葛亮,一是凤雏庞统。就智慧而论,二人不相上下,各有所长,只不过庞统运气不好,四川还没完全定下来就死于战场,如果卧龙凤雏俱在,蜀国的情况可能不至于如此。就颜值而论,那就有天壤之别,诸葛亮的帅,不只是演义有点赞,史书上也有赞美,那是妥妥的。然而,庞统就没那

  • 假如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答案显而易见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庞统

    乱世出英雄,三国就是这样的时代。英雄不问出处,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王者。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半辈子,还是输了!刘备作为三国起家最少的君主,却在三国中占有一席之地,靠的就是身边的武将和谋略家。刘备虽然能力不佳但是手下人都厉害,有关羽张飞、诸葛亮庞统。庞统同样作为权谋家,还没有大展身手便英年早逝。如果当时和司

  • 庞统的陨落是蜀汉灭亡的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庞统

    伏龙凤雏各得其一可安天下,但我认为凭刘备当时的条件,只有全部得了而且都不死才能得天下,原因有以下几点:1.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从诸葛亮的隆中对说起,隆中对其中的战略核心内容就是先取荆州,然后以荆州为跳板攻取益州,汉中等地,随后交好孙权等待合适时机从汉中地区出兵秦川和荆州地区出兵宛,洛两路夹击曹魏。其

  • 诸葛亮和庞统的策略谁更高一筹?如果听庞统规划,能一统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史仁穆标签:庞统

    东汉末年分三国,纷争不休,顶尖文臣武将战场争雄,千古兴亡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今朝回头看三国,蜀汉成败最人怜!大家好,今天,我看三国的时候,又想起了我思考很久的事情,那就是蜀汉卧龙凤雏两人的战略谁的更好?这个问题讨论的人很多,那到底两人谁更胜一筹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看法,我们不说谁对谁错,毕

  • 杀庞统、捉刘备、困张飞,这个改变蜀汉历史的男人,究竟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庞统

    众所周知,三国之中,魏国最强,蜀汉最弱,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蜀汉原本应该比曹魏更强,只不过蜀汉的命运被一个猛人给改变了!那么这个猛人是谁呢?他究竟有多厉害呢?改变蜀汉命运的男人按照诸葛亮的谋划,其实蜀汉是真的能一统天下的!在诸葛亮的谋划中,刘备需要先占领荆州,后攻占益州,之后以益州和荆州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