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27岁兴兵,前半生为何一事无成?庞统道破其中原因

刘备27岁兴兵,前半生为何一事无成?庞统道破其中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萌宠之家 访问量:628 更新时间:2024/3/7 21:22:15

刘备27岁兴兵,前半生为何一事无成?庞统道破其中原因

导语:刘备身上流有汉室皇族血统但却不被承认,年轻的时候只能卖草鞋过生活。后来爆发黄巾起义,27岁的他兴兵讨贼,同时和关羽、张飞两人结拜。黄巾贼被镇压之后他又跟随公孙瓒参加反董联军,联盟解散后开始争霸天下。几十年时间风风雨雨,最后终于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政权。从刘备的履历来看,他的能力是有的,可很多网友不理解的是,为何刘备的前半生一直一事无成,后半生才开始逆袭?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件事。

首先我们要知道刘备所处的时期是一个以门阀士族为核心的时代,比如曹操、袁绍孙权刘表刘璋马腾司马懿等人,他们背后都有强大的家族作为依靠,一出场就有钱有粮。特别像袁绍这样“四世三公”的背景,凭借着强大的名望就可以招揽到很多人才为他所用。而刘备一介白身,他只能靠着双手,做好一件又一件事,以成绩吸引社会的关注,所以花的时间也多。

而曾经庞统和他说的一句话也道破了其中玄机。刘备攻略益州的时候庞统作为军师跟随出行,他们行军路上除了商议作战计划之外还对夺取天下交换了意见,他们的对话记载在《九州春秋》里: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

刘备认为他现在和曹操是势同水火,为了能更好的和曹操对抗,曹操严厉,那他就温和;曹操暴虐,那他就仁慈;曹操奸诈,那他就忠义;这么做才能得天下。但庞统却认为,现在这个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混乱,我们更应该效仿“春秋五霸”一样,先把自己变强大了,然后再陆续兼并周边的小势力进一步推高自己的实力。等我们有威望、人口之后,歼灭曹操统一天下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刘备一定要高举“仁义”、“忠义”的人设,庞统对此没有异议,毕竟庞统只是身为军师,刘备才是整个势力的核心。所以我们就能看见,刘备当初得到徐州之后,为了仁义之名接纳吕布,最后被反客为主丢失徐州。在荆州的时候刘表身死,荆州变成无主之地,而此时刘备同样因为仁义,不愿意拿下荆州,以至于被曹操所得,最后多此一举打了赤壁之战才拿到荆州。还有这次攻略益州,庞统建议他直接在宴席上斩首刘璋,然后凭借自己的威望掌控益州。但刘备却选择了最困难的方法,用并强攻益州,尽管最后拿下了益州,但为此损兵折将,庞统也战死沙场。

??

结语:本来有又快又好的方法做好这件事,但刘备却顾及所谓的名声,把这件事复杂化看,耽误时间耽误金钱浪费精力,这也就是他为何前半生一事无成的原因。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凤雏庞统与卧龙齐名,为何初见刘备时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丹宝星辰标签:庞统

    《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写江南名士庞统去拜见刘备,结果,一向礼贤下士、爱惜人才的刘备干脆打发庞统去当了县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庞统初次见刘备时,自恃才高,对刘备长揖不拜。看到庞统行这样的见面之礼,刘备有些不高兴,加上庞统又长得十分丑陋,刘备就更不高兴了,干脆草草打发了事。所谓“长揖不拜”,就是行

  • 庞统与诸葛亮对荆州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不要寻章摘句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庞统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对诸葛亮,凤雏二人的高度评价。三国时期名人辈出,什么将才,统帅,谋士多如牛毛,而诸葛亮与庞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诸葛亮善于治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庞统更是天下名士,备受后世推崇。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游走于公孙瓒,袁绍,吕布,曹操,乃至陶谦之间,

  • 人们都在争夺荆州,而庞统为什么要刘备夺取益州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庞统

    庞统也是刘备的军师,然而庞统与诸葛亮的特点不太一样。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50年的发展蓝图,庞统却为刘备找到了根据地。刘备能夺取益州,还多亏了庞统。法正建议刘备谋取益州时,刘备还很犹豫,但是庞统坚决赞成夺取益州。当时人们都想着如何占领荆州,庞统为什么要刘备夺益州呢?其原因有两点。1、荆州已破败荆州当时已

  • 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庞统果真死于落凤坡吗?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庞统

    有关庞统之死,《三国演义》的描写基本上是靠谱的,但是唯独那个地名——“落凤坡”,是小说家自己虚构的,只是为了迎合庞统“凤雏”的雅号而已。我们先来看《三国志》对庞统之死的记载:(庞统)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蜀志-庞统法正传》再来看看《三国演义》里对庞统之死的描

  • 庞统的名气那么大,为何孙权、曹操都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庞统

    伏龙、凤雏这两个称呼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起的,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我们难以得知。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两人都是很优秀的,这毋庸置疑。区别在于,诸葛亮能在隆中沉住气,待价而沽;庞统积极求功名,不放过任何机会。庞统得不到重用,很重要一个原因是相貌。古人非常在乎相貌、风神、气质,这一点诸葛亮有绝对优质,他身

  • 先有落凤坡还是先有凤雏?庞统遇难真的是天意?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庞统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书中是这样描绘的:庞统带兵前进,看到道路渐渐变窄,树木丛生,便问部下这是什么地方,属下告诉他这里是落凤坡。庞统意识到自己号凤雏,这个地方对自己大为不利,便令全军后退,不料这时,山前一阵乱箭射来,庞统落马而死。其实在前一天,诸葛亮夜观天象已经发现凤雏第

  • 凤雏庞统,才比孔明,却因“貌丑”存在感低?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庞统

    #头条中国史#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这里的卧龙凤雏便是诸葛亮与庞统,诸葛先生光芒万丈后人无不识,庞统却是黯淡得多。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庞统能收获“凤雏”之名与诸葛亮比肩,得益于他们共同的老师司马徽的鼎立背书。但名气虽盛,人气却不够,拿现在的话说是没流量。他最早是周瑜的幕僚,

  • 庞统年级轻轻却早逝,仅留下八字,诸葛亮连连叹气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庞统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备、孙权、曹操,诸葛亮、周瑜、庞统,张飞、关羽、赵云,随便拉出一个人,都是大名鼎鼎,被现代人熟知。说起谋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卧龙诸葛亮,其实,凤雏庞统也毫不逊色,不然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人才时也不会说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也”这样的话来,后来,庞统成为

  • 孔明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司马懿的绰号是啥?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庞统

    三国之中最务实的是谁?是孙权,声色不动拿下关羽,火烧连营,使蜀汉几十年家业一举消磨殆尽。最失败的是谁?是曹操,兵力雄厚,才华横溢谋臣甚多,却在大功告成之际被司马家夺取兵权,差点落了灭门之灾。那么最能吹牛的是谁呢?是刘备,“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得天下”,两个都得到了又怎样呢?还不是被“冢虎”克的死死的?

  • 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司马懿的号杀气腾腾

    历史人物编辑:湘人李说标签:庞统

    诸葛亮和庞统同是《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并称为一“龙”一“凤”。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马懿则号称“冢虎”,与诸葛亮、庞统、姜维合称“卧龙凤雏幼麒冢虎”。诸葛亮北伐中原,不仅使司马懿军事才能大加展示,屡建战功,而且因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更加显得司马懿非同寻常。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