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吕布听陈宫的,能不能战胜曹操,答案是依然不可能

如果吕布听陈宫的,能不能战胜曹操,答案是依然不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浮玉织史 访问量:2767 更新时间:2024/3/14 20:29:43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描绘成一个猛男大帅哥的形像,手拿一个方天画戟,战场上来去如风,杀敌如同砍瓜切菜,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破关东联盟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到现在还有人为吕布可惜,为什么他当时不听陈宫的,一步一个脚印,完全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吕布听陈宫的,我的答案是:依然战胜不了曹操。

曹操与吕布早有深仇大恨

曹操与吕布的深仇大恨由来已久,兴平元年(194年)曹操第二次攻打陶谦,在节节胜利之时。后方却传来陈宫叛变迎来吕布的消息,把曹操的老巢兖州占领了,只剩下3个城池,于是和吕布结下了梁子。曹操只好放弃攻打陶谦,回救兖州,跟吕布打了一年多,才把他赶跑。曹操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吕布都不是曹操的对手。主要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谋士将领如云,吕布手下就陈宫、张辽高顺而已。

吕布得不到徐州豪强的支持,立足不稳

后来吕布投奔徐州,刘备接纳了他。吕布不思回报,故伎重施,又捣了刘备的老巢。趁刘备在盱眙与袁术对峙的空当,把徐州据为己有,自称徐州牧。刘备还要反过来向吕布投降,屯住在小沛(江苏沛县)。

吕布本来就声名狼藉,又两次摸了曹操、刘备的屁股,真是一个专捣别人老巢的专家,名声变得更臭。然而这是很危险的,臭名声换不来徐州宗族豪强势力的支持,所以吕布无法站稳徐州。比如大富商糜竺,下邳陈氏,主要是陈珪父子。

建安二年(197年)当时袁术在寿春称帝,吕布准备与袁术联姻,陈珪就怕袁吕一旦组成联盟,就会危害徐、扬二州。在陈珪的劝说下,吕布也怨恨当年袁术不接纳他,于是决定不跟袁术联姻。追回已经出嫁的女儿,截杀迎亲的使者。

陈珪还劝吕布与曹操搞好关系,于是派陈珪的儿子陈登去联系曹操。陈登就是一个高级卧底,到了曹操那净说吕布的弱点,不仅没结盟,陈登还被曹操任命为广陵太守,像一个楔子插入下邳(江苏睢宁,徐州治所)的后方。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吕布得不到徐州豪强宗族的支持,还被耍得团团转。

吕布反复无常,没有盟友

在徐州的日子里,吕布与袁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什么叫反复无常,搞得像过家家。袁术答应跟吕布联姻结盟,但袁术又打起吕布的小弟刘备的主意,想一口吃掉,被吕布辕门射戟化解掉,结盟不了了之。

第二次前面说过,袁术称帝,吕布又准备联姻。吕布的女儿本来已经已经上路去寿春了,在陈珪的劝说下,杀害迎娶使者,此事又不了了之。

反正袁术与吕布俩人反复无常,时而要走到一起,时而大打出手,始终形不成铁杆联盟。如果这样曹操打吕布的话,袁术根本不可能来救。

陈宫的计谋

说到这,历史并没记载陈宫的言行与计谋。曹操打张绣的时候,吕布为什么不趁机搞曹操,陈宫在干什么?反而是曹操在彭城(徐州市)集结时,陈宫才露面给吕布谋划。

陈宫的第一招,主动迎击,以逸待劳,无往不胜。这个计谋简直是胡说八道,曹操在彭城休整集结,离下邳也就200里,实际上不是疲劳之师。

还一个容易弄错的问题,许多人都说吕布的凉州骑兵很牛的,可以一战,胜负难以预料。实际上吕布出走的时候,只带几百骑兵而已,也不一定是凉州骑兵,很有可能是并州骑兵。再说了前期与曹操争兖州时也损耗得一干二净,吕布哪有大杀器。

如果就按陈宫的计策,吕布主动迎击曹操,不要忘了后方有一颗陈登的定时炸弹。人虽然不多,但也能牵制一下。当然吕布没听陈宫的,吕布自信的想等着曹操大军来,把他们赶到泗水河淹死。第一方案结束。

曹操大军即将赶到下邳时,陈宫提出第二方案,让吕布领一支精兵出城,陈宫领一支守下邳,互为犄角。

具体操作如果曹操攻城,吕布就带兵杀出,陈宫就能和吕布合围攻击曹操。如果曹操先打吕布,陈宫就悄悄的出城,绕道曹操的屁股搞偷袭。这招可以说很毒,但理想是丰满的,可操作性就不一定了。

显然陈宫低估曹操了,曹操手下可是高精尖谋士云集,比如荀彧、荀攸郭嘉等,陈宫的计谋就很难实施。

再说了曹操的兵力要比吕布的多,吕布可不敢轻易分兵。还一个重要原因,吕布的妻子一语道破吕布的担心,她说“高顺一向和陈宫不和,万一出现问题,将军就会失去根据地”。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信任陈宫的问题。那好吧,就一起守城吧!

第二条都被吕布否定了,至于陈宫说曹操缺粮,一个月就会自行退去,就不是他能考虑得了。事实上曹操打吕布用了俩月,没出现缺粮的迹象。

接下来吕布就是待宰的羔羊,曹操凿开泗水河,水淹下邳城,此时没有人来救他。袁术这个志大才疏,脑子不够用的不会来救吕布的。一月后,吕布手下将领叛变,绑了吕布。那个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英雄,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事实上,吕布在徐州得不到当地宗族土豪势力的支持,压根站不住脚。又没有强有力外援盟友的支持,反复无常的吕布失败一点都不意外。至于吕布听不听陈宫的,最终都会注定失败

标签: 陈宫

更多文章

  • 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要供养陈宫一家老小,留下这种后患呢?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陈宫

    曹操这种老狐狸,怎么可能留下这种后患。此事看似简单,实则疑点重重,就让我一步步给你推理出真相吧。 陈宫和曹操的恩恩怨怨 历史上真实的陈宫,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他出身于兖州当地的世家大族,懂谋略,且人脉广泛。他的成名作,便是帮助曹操得到了兖州。在此之前,曹操虽然担任东郡

  • 三国“宁死不降”的谋士:除了陈宫,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陈宫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诞生了众多勇猛的武将。而对于这些武将来说,如果还具有宁死不降的气节,自然是更加吸引人们关注和讨论。比如高顺、张任、庞德等人,都是非常具有气节的武将。当然,除了武将之外,三国也有一些“宁死不降”的谋士。一、陈宫陈宫(?-199年2月7日),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

  • 陈宫是吕布的谋士?恐怕没那么简单。用史书重新解析两人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陈宫

    说起陈宫,算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了,因为他和曹操组成的CP实在是太经典了,这一切,应该是源自《三国演义》中的陈宫形象。在罗贯中笔下,陈宫和曹操还有过结伴逃亡的故事,途中路过成皋县时,在故交吕伯奢家中投宿,因为曹操生性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导致陈宫与曹操分道扬镳。多年后陈宫与曹操再次在兖州

  • 曹操杀了陈宫,为何还供养陈宫一家老小,不怕陈宫的儿子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悖论LG标签:陈宫

    历史悖论讲坛,欢迎来找茬。为活跃气氛,考验读者历史知识水平,提高整体国民素养,文章中故意漏出一些常识性错误,看你能找出几处?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化家,他的人格魅力和治理能力备受推崇。陈宫是曹操的一位重要谋士,朋友,近臣,曾给曹操出谋划策,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但因一些原因,曹操最终

  • 陈宫为什么看不上刘备,明知吕布无能,也不投靠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陈宫

    陈宫觉得,刘备和曹操是一丘之貉,而吕布却是可塑之才。背弃曹操三国时期的谋士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了生存,为了家族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在乎名声的谋士。其中代表人物便是贾诩、陈登。第二类:想要辅佐明主,打造理想国度的谋士。郭嘉、诸葛亮、贾诩、法正、庞统位列其中。第三类:真心想要兴复汉室的谋士。例如荀

  • 白门楼上曹操百般招降陈宫,为何陈宫却毫不理睬,一心慷慨赴死?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陈宫

    在白门楼上,曹操对陈宫百般劝降,但是陈宫就是不听。最后曹操拿出杀手锏,用陈宫的老母妻子来威胁他。陈宫不冷不热地用孝道、仁政的标准回答曹操,使得曹操不但不能加害陈宫的家属,还赡养了他们。最终陈宫死在白门楼下,可是吕布已经败亡,陈宫却宁死也不投降曹操呢?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在《三国演义》

  • 三国雄主怎么都不待见玄学大师?只怕他们成为下一个张角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挺好玩标签:张角

    孙策斩杀于吉,刘备诛杀张裕,曹操这边不光追杀左慈,沾点玄学边的华佗都没逃过厄运......三国三雄主不谋而合,怎么都不待见玄学大师?贫民百姓眼里的仙人神通,竟是三国雄主眼中的奇技淫巧? 东汉末年,张角兄弟以玄学做包装,结合奇书《太平要术》和自身行医经验,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张角为何能够揭竿而起:因为皇帝不管事,官府不作为,大灾加大疫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张角

    导言:张角,本事冀州巨鹿人,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叫做《太平经》的书,经过多年的日复日复的研讨,终于有所成就,并且创立了太平道。张角本人懂点医道,常常免费给农民治病,病治好了,他就劝人家参加太平道,穷苦农民为了摆脱眼前困苦的生活,把张角看成是自己的救星,都纷纷信奉太平道,就这样张角的信徒越来越多,

  • 曹操墓曾被张角后人挖掘之谜,七十二疑冢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金娃趣谈史标签:张角

    曹操可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鲁迅就曾评价他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曹操生性多疑,且通达世事,活着的时候十分精明,死后也留下了无数的话题。据说曹操生前总是派人盗墓,因此有摸金校尉一说,为了供养自己的军队,曹操只能出此下策,靠挖掘坟墓中的宝藏来养活军队。所以曹操临终前就料定在自己死后,一定也会有人来挖自己的墓

  • 解析东汉战争:汉末天下大乱,张角聚众叛乱,爆发黄巾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张角

    黄巾起义爆发时,整个东汉王朝的行政机能已经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无法顺利运转。刘秀当初建立东汉王朝时,大多为豪族拥立,所以见过之后,东汉的豪族们享受的福利最多,掌握的资源也就最多。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江山,而又不想像刘邦那样屠戮忠良,刘秀想了一个更加合适的办法。---将东汉王朝和地方豪族打造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