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大战长坂坡,历史上确有此事,而在演义中,则借此事让赵云一战成神。
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为了寻回幼主刘禅,以及甘、糜二位夫人,在曹操的大军之中,杀了一个七进七出,共斩杀曹将五十余员。爱才的曹操直夸赵云:“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并立刻传令不许放箭,只要捉活的。
当时,曹操带了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曹洪等九员名将,外加刚投降的刘表旧将文聘,共十员大将。
如果曹操手下的这十员大将,全部聚齐,一起围攻赵云的话,赵云即使再厉害,恐怕也难有机会逃脱。但是,在赵云左冲右突,来回厮杀之时,除了张郃出现跟赵云交手之外,其他九个则完全是游离在战场之外。
难道是因为其他九将都没赶到,所以,才没有去拦截赵云?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曹操派出的先锋铁骑,追上逃跑中的刘备,是在当阳景山附近。
两军相遇后,赵云从四更天(现在的凌晨1点到3点),一直战到了天明,这才发现跟丢了刘备,还不见了甘、糜二夫人和阿斗。这才开始在乱军之中寻找,拉开了长坂坡大战的序幕。
赵云遇到的第一个有名字的将领就是曹仁部将淳于导。淳于导抓了糜竺,被赵云一枪刺死。曹仁的部将都赶到战场了,曹仁必然也在附近了。
接着,赵云又遇到了背着曹操青釭剑的夏侯恩,夺了神兵。夏侯恩替曹操背剑,自然不会离曹操太远。只是他自恃勇力,脱离了曹操,四处抢掠,遇到了赵云。而此时的曹操,的确已经登上了景山的山顶。
赵云在得了阿斗,掩埋了投井自杀的糜夫人之后,又遇到了曹洪部将晏明。这说明曹洪也已经到了战场。事实也是如此,在赵云击退张郃之后,曹操派身边的曹洪从景山顶下来,询问赵云姓甚名谁。
赵云在杀了晏明之后,被张郃拦截,没有恋战,夺路而走。张郃肯定是在了。然后,又遇到了马延、张凯、焦触、张南等降曹的前袁绍手下旧将。
赵云在杀透重围,离开曹军大阵时,又被夏侯惇部将钟缙、钟绅兄弟拦截。这说明夏侯惇此时也在战场附近。
文聘是曹操追赶刘备的先锋,也是最先跟刘备交手的,早就在长坂坡战场中了。在赵云杀了钟氏兄弟之后,他才假装率兵追赶。
等到赵云过了长坂桥,文聘紧跟着追到桥前。他看到张飞立马桥上,便停了下来。演义中,文聘刚停住,“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
这说明,除了曹洪还在紧跟曹操,稍后赶到之外,其他人跟张郃一样,当时都在战场上晃悠呢。只不过,大家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想法,等赵云走了,咱们再露面呀。
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其中必然有鬼。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演义中这么安排,也具有其合理性。
先说文聘故意放走赵云,是因为他对于没能保住旧主刘表的基业,心怀愧疚。
正因为此,他原本有机会生擒刘备,却因为被刘备骂了一句:“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羞愧而走,放过了刘备。文聘一直等到赵云杀出了重围,才假装率兵追击,装装样子跟曹操交差而已。
再看十大将之中,唯一一个跟赵云交过手的张郃。这位应该是想趁机报复赵云,毕竟赵云曾在之前杀了他的好兄弟高览,还曾经三十回合打败过他。张郃在十将之中,除了文聘之外,就属他资历最浅,应该也有在曹操面前立功表现的想法。
张郃很积极,上去拦住赵云打了十余回合。不过,后来被落入陷坑的赵云,突然又跃马腾空而出给镇住了。张郃自知没有机会抓住赵云,也就放弃了。
至于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张辽、许褚这帮人,不是曹操嫡系,就是投靠了曹操许久,已经立功无数,深受信任的元老级人物了。
在他们看来,一个人上去抓赵云,不一定打得过。一群人上去抓赵云,抓住了,以多胜少,胜之不武;没抓住,岂不是长了赵云的威风,灭了自己的锐气,还颜面扫地。更何况,曹操还要抓活的,束缚了手脚。而赵云可是马急枪快,还夺了青釭剑,万一伤了自己怎么办。
更何况,以前抓了个关羽,好吃好喝的招待,最后还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给跑了。再抓个赵云回来,会不会重蹈覆辙。张郃没经历过,但是,这些曹营旧将都经历过,他们对于活捉赵云,都不是很感兴趣。
不过,曹操下令了,又不能不给面子。于是乎,曹洪、曹仁这几位是心照不宣,有部将的派部将上去抵挡两下,没有部将的,派小兵上去围一围,等见到了曹操好交差。等到他们看赵云跑了,大家这才呼拉拉地聚在了一起,赶在曹操前面,齐刷刷在长坂桥前亮相。
还好曹操下了活捉赵云的命令,这才让赵云怀揣阿斗,成功逃脱了险境。否则,在曹营十名将皆在的情况下,赵云即使武勇超群,也恐怕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即使不死,估计也会被打个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