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试探刘备是否真的贤明,刘备这样对他说

徐庶试探刘备是否真的贤明,刘备这样对他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亮亮老唐 访问量:201 更新时间:2024/6/17 17:14:38

三国时期,有个非常有名的谋士徐庶。他听说刘备是一个为人宽厚仁慈的贤明之主,所以很想投靠他,但是又不知道刘备是否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贤明。于是,徐庶就想试探一下刘备的虚实。一天,徐庶去找刘备,碰巧见到刘备正专心致志地欣赏座下的战马,便走上前对刘备说:“我以前曾学过一点相马术,让我来看看您的马。”刘备叫人把战马绕着徐庶转了几圈,徐庶突然故作惊讶地说:“主公的马虽然是一匹好马,但是一定会伤害到一个人。主公可以先把这匹马送给您最痛恨的人,等伤害他之后,您再骑它就平安无事了。”刘备一听徐庶说这话,非常不高兴的说:“我希望先生能告诉我做善事的道理,而不是教我害人的办法。”徐庶在旁哈哈大笑说:“主公,得罪了!我一直听人说主公仁德宽厚,今日特用这番话来试探您,果然是名不虚传。”从此,徐庶尽心辅佐刘备,以后又为刘备推荐了旷世之才诸葛亮。徐庶采用试探手法,诱使刘备暴露其真实品性,这就是打草惊蛇的策略。

春秋时期,秦穆公准备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的都城。大夫蹇叔认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会事先作好迎战准备,而且途中会经过晋国,恐怕又会遭到晋国的埋伏。秦穆公不听劝谏,派孟明视等三帅率部出征。蹇叔在部队出发时.痛哭流涕地警告说,恐怕你们这次偷袭郑国不成,反而会遭到晋国的埋伏,只好到崤山去给士兵收尸了。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郑国得到了秦国准备袭击郑国的情报,逼走了秦国安插的奸细,作好了迎敌准备。秦军见袭击郑国不成,只得回师,但部队长途跋涉,十分疲惫。部队经过崤山时,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国刚死不久的晋文公有恩,晋国不会攻打秦军。哪里知道,晋国早已在崤山险峰峡谷中埋伏了重兵。一个炎热的中午,秦军发现晋军的小股部队,孟明视十分恼怒,下令追击。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突然不见了踪影。孟明视看见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知道情况不妙,但为时已晚。这时鼓声震天,杀声四起,晋军伏兵蜂拥而上,大败秦军,生擒孟明视等三帅。正是秦军的不察敌情,轻举妄动,打草惊蛇终于遭到惨败。

春秋时期,绞国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但是其城墙高森坚固,宜守不宜攻。楚国攻打绞国时,采取正面进攻的方法,始终攻不下来。楚国的谋臣使出一计,先派出一队不带武器的士兵,装作打柴的农夫,到绞国城北的山中砍柴,然后故意惊动绞国的城防力量,让绞国军队先赢取暂时的胜利。第二天,绞国集中优势兵力,再一次的到山里去捕杀楚国的“砍柴人”。而这时,楚国早已在周围设下埋伏,一举将追杀砍柴人的绞国军队全数歼灭。随即,楚国也顺利攻克绞国城,灭了绞国。

打草惊蛇原指打在草上时却惊动了蛇。原比喻惩治甲方时,而令乙方警觉。现比喻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因泄密而惊动了对方。作为谋略,在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此计正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三计。

标签: 徐庶

更多文章

  • 徐庶降曹时向诸葛亮推荐刘备为何会被怼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徐庶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神一样的人物,在三国时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几乎无人能跟他相比,因为他是封建时代的一面忠诚和智慧的旗帜。在三国同一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在诸葛亮的智慧和算计面前,黯然神伤;孙权手下也有很多英雄好汉,也被诸葛亮的心计折磨得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不过诸葛亮在择主的时候是

  • 河南焦作发现三国徐庶之墓,墓地打开,揭晓一个千年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徐庶

    汉末三国诸多运筹帷幄的谋士中,“于新野高歌自荐,到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徐元直对蜀汉刘备来说至关重要,毕竟有了徐庶力荐好友孔明,刘备才能三顾茅庐问计天下,而离开蜀汉投身曹魏后,徐庶的才华却始终未得施展,生平远没有诸葛亮那般浓墨重彩,历史上真实的徐庶亦与演义中人相距甚远。《三国志》《魏略》记载,颍川人士

  • 徐庶离开刘备以后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听说以后连连叹息?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徐庶

    刘备属实可怜,自己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谋士,结果还被曹操这个家伙使用阴谋诡计给抢走了。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刘备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手底下谋士太少了,他也属实倒霉,到了后期好不容易有一个庞统,一个法正可以拿来撑场子。结果这两人寿命都不长,搞的整个蜀汉集团就只有一个诸葛亮在唱独角戏,诸葛亮也确实挺辛苦的。相

  • 徐庶谋略过人,却不愿再辅佐刘备,原因并非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闲聊科技标签:徐庶

    徐庶不回刘营有三条理由徐庶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次要人物,是为诸葛亮的出山作铺垫的,但他的形象被写的十分生动,到现在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字元直,化名单福,曾短暂辅佐刘皇叔,为其大破曹仁八门金锁阵。后曹操俘虏徐母到许昌,他不得不分手刘备,投入曹操阵营。那么,徐庶的

  • 谋士徐庶,他一面之词,为何会让刘备不辞辛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徐庶

    谋士徐庶,他一面之词,为何会让刘备不辞辛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文|少年带你读历史在三国中,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是一件耳顺能详的事情,推荐刘备去请诸葛出山的就是谋士徐庶。那么为何他的一面之词,为何刘备不辞辛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其中原因究竟何在?其实这个原因也有两点。先来说第一点,在诸葛亮没有跟上刘备的

  • 徐庶为何不遵从母亲的遗言,弃暗投明回刘备身边呢?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徐庶

    建安十三年,徐庶在跟随刘备逃亡的过程,母亲被曹操劫持,徐庶向刘备辞行,刘备不忍,徐庶对刘备说道:“我本来想和主公一起创造王霸之业,所凭恃的就是这颗心,但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抓去,方寸已经乱掉了,对主公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请求从此与你告别。”刘备只好答应,徐庶为了保全母亲前往曹营。到了许昌见到母亲后,

  • 诸葛亮被徐庶举荐,出现一个问题,至今无人能解

    历史人物编辑:平沙趣说历史标签:徐庶

    三国时期恐怕是后人们最为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了,时至今日三国已经成为了人人都知道的历史。只不过这段大乱世之中,出现的战争是数不胜数。出现的最为人熟悉的有三国三大战役,分别是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和官渡之战。作为历史上的大乱世之一,三国时期持续了百余年的时间,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从东汉末年一直

  • 作为三国著名的谋士,徐庶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美妞爱生活标签:徐庶

    古龙小说中,名号响的刀有圆月弯刀,但不是最强兵器。比较重要的有割鹿刀,类似金庸笔下的屠龙刀。最厉害的要算孔雀翎,属于独一无二的暗器,杀伤力最强。以《读大唐札记》而在网上颇有名气的写手书空,说他原先读《圆月弯刀》的时候一口咬定古龙没有这样的水平,写不出这么有条理的作品,承包了古龙小说两个十年的一种兵器

  • 曹操千方百计把徐庶骗去,为什么却一直不用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徐庶

    三国时期,有一个问题让后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什么问题呢?就是当年曹操率大军南征,刘备打不赢曹操败逃。在败逃过程中,徐庶的母亲不幸被曹军俘获。曹操知道后,派人伪造徐庶母亲的书信,召徐庶去许都。徐庶得到书信后,方寸大乱,痛不欲生,不得不辞别刘备,去许都找他的母亲。然而,曹操得到徐庶后,却始终不用他,直到曹

  • 徐庶为何离开刘备?是客观原因,还是有其他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徐庶

    在豪杰辈出的三国乱世中,徐庶也算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了解徐庶的人都知道,徐庶非常的孝顺。当曹操的军队抓到了徐庶的母亲之后,徐庶当即离开刘备去营救母亲。有不少人说:徐庶离开刘备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徐庶出身在穷苦人家,家庭条件贫苦的他自然没念过几天私塾,母亲独自一人抚养着他长大